潘凤灵机一动:“可否将与本侯成亲那位接到邺城安置?一应事宜皆在邺城举行。”
这来来去去得省多少事。
荀谌扶额道:“倒不失为良策,不过起码得双方交换婚书之后,否则容易惹人嘲笑。”
潘凤拍手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本侯等友若的准确消息,再去请郑玄先生。”
“婚事将定,不知荀公达何时来邺城?”
迎娶的事刚说完,他开始惦记起“嫁妆”来了。
荀谌正色道:“交换婚书后,公达会送未来侯爷夫人到邺城。”
潘凤摇头:“送人未必非得他出面,不如让他先来,荀氏另外安排人送新娘子过来。”
荀谌迟疑片刻:“好,下臣这就给他去信,让他尽快过来。”
……
荀谌的尽快,一晃就是十天。
这期间,潘凤在荀谌的陪同之下,带着丰厚的礼物去看望郑玄。
说明来意后,老先生欣然允诺:“既是结两家之好,老夫辛苦一趟又何妨?”
老先生虽年过六旬,但说话中气十足,还在潘凤面前展露了一手高超的剑术。
潘凤看着微微喘气,仍强撑着耍完剑术的老先生,瞬间福至心灵,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于是拱手问道:“先生可愿屈尊出仕冀州,不辞辛苦教化百姓?”
非是他恶意揣测他人,而是年过六旬的老先生这般卖力,很难不让人联想别有所求。
而他作为掌控一州的征北将军,能给的,不就是只有这些吗?
郑玄笑着摇头:“将军一番好意老夫心领了,可一把年纪,头昏眼花,再教导他人,恐怕会误人子弟。”
潘凤正色道:“老先生恐怕有所误会,本将请老先生出仕,并非像寻常讲师那般,整日上课教导他人,而是如孔丘夫子一般,不定期讲一堂课。”
“具体讲几堂课,讲哪些内容,全都先生定夺,此外,先生只需管教讲师和弟子,无须太过劳心。”
“再者,恕在下直言,立功立德立言,此乃圣人所为,先生已过天命,该学孔丘夫子立言,本将欲在邺城城郊建一座书院,由先生兼任山长,书院的弟子,皆可襄助先生立言。”
说直白点,他请郑玄出仕,是打算让他去当高校校长,而不是什么老师。
再说,你学了一辈子,难道不想出几本巨作吗?
自己忙不过来,可以让弟子帮忙啊。
我帮你建书院,我帮你招弟子,最后我还来兜底,多好。
郑玄还在考虑当中,他的那些弟子,个个心动不已。
道理很简单,老师出仕,难道还会忘了他们?
大家都有地方去发挥所长。何乐而不为?
谁知郑玄果断拒绝:“无需多说,老夫并无此意。”
但潘凤从他的眼里看到了一抹希冀。
不管是否对方欲擒故纵,他已经决定,起码三顾茅庐。
等潘凤从郑玄隐居之地回到邺城,荀谌府上的下人来报,荀攸到了。
潘凤颇为激动道:“快快有请,来人,请郭祭酒过来。”
日常考验环节。
在验证荀攸是否真正有才华之前,有些事,不能一下子交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