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我是汤姆逊·里德尔……是的,我已经抵达了中国,教授您放心,他们绝对无法拒绝我们,此次行动我们志在必得。”男人神情肃穆,语气中透着骄傲和自信,“中国科学院的人会来接我,是的……是第三届亚太合作理论物理国际研讨会,没错,这个会议只是个名目,真正的目的是讨论下一代大型强子对撞机……”
“是的,可以说很有把握,中国政府急需一项工程,来提高他们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中国科学院也是如此……如果下一代大型强子对撞机真的在北京落成,那么中国科学院就会从边缘角色一跃成为学术界的中心。”男人一边打电话,一边大踏步地穿过航站楼的大厅。
“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嗯?没错,我听说他们也邀请了欧洲方面的人,欧洲不会阻碍我们的计划,日内瓦有部分人也希望建造对撞机,但欧盟已经不肯划拨预算了,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人身上……是的!”
“教授,我向您保证,这笔五百亿美金的大生意,我一定帮您拿下来!”
男人结束通话,把手机放回口袋里,迎面碰上了前来接机的人。
双方热情而兴奋地握手。
“普林斯顿大学的汤姆逊·里德尔博士?”
“您就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张松先生?”
双方大笑。
汤姆逊·里德尔,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同时还有心理学与哲学学位,擅长分析与辩论,是个精于钻营的人,作为弦论的坚定支持者和得力干将,他是美国学界此次派来中国游说政府的前锋和谈判代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即将召开第三届亚太合作理论物理国际研讨会,汤姆逊·里德尔受邀前来参加,他们准备在本次会议上把对撞机的事情敲定。
“张先生,现在国内情况如何了?”
汤姆逊·里德尔坐进车内,开口就问。
张松坐在他的身边,“各个方面都在稳步推进,上面也已经有人去说了,不少领导都已经松了口,但问题在于,国内还是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建造对撞机毫无价值……我们的阻力不小啊。”
汤姆逊·里德尔点了点头,“我们必须得消除这些阻力。”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界的意见,是支持与反对五五开,支持方主要是我们高能所的人,而反对意见来自不同领域,还有一些老人。”张叔说,“但学术界的意见只是用来参考,真正拍板的还是上头的决策层。”
“决策层不太好说,还差一点点。”张松回答,“毕竟是要花五百亿美金的大工程,如果加上前期施工和后期维护的钱,花费可能要上千亿,领导们也还在犹豫,千亿美金,这毕竟不是小钱啊。”
“但这钱花的是值得的。”汤姆逊·里德尔拍了拍他的肩膀。
“是啊……是值得的,为了追求真理和科学发展,花点钱算什么呢?”张松靠在椅背上,悠悠地说,“以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太少,现在有钱了,之前欠的帐,现在当然都得补回来……基础科学不发展,国家怎么振兴?社会怎么进步?”
“我本次到中国来,就是要协助你们,把对撞机的工程彻底落实。”汤姆逊·里德尔语气很诚恳,“有什么地方要帮忙的,你们只管说,我们一定全力支持。”
“里德尔先生不必太客气,我们其实倒没什么大问题,那些反对的意见也能克服……”张松摆了摆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