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不敢!”参知政事等所有站出来的官员连忙跪下,齐声说道。
李钰接过太监递过来的折子,翻开看了起来。折子上面写着这些天堆积了多少政事,有多少折子需要批复等等。李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才罢免六部尚书几天,政事都已经堆积到了一个李钰都想象不到的数量。
李钰将折子合上,放在桌上,扫视了一下站出来的那些臣子,说道:“说吧,怎么个重组法?”
参知政事站起身来,又从自己的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显然是已经将事情计划得非常完善,然后交由太监递了上去,说道:“皇上慧眼识人,此等大事,当然要由陛下亲自做主。”
李钰瞄了他一眼,接过折子,看了起来。折子上列着朝堂上所有文官的名字和标注出了他们的资历,百官的排列也有先后,自然是委婉地表明了百官们的意思。
李钰只看了前几个人的名字,就将折子放了下来。李钰的心中其实早就有几个人选,而奏折上前几个人大致也正是李钰心中所想的人。
“既然如此,那就定下来吧。”李钰撸起衣袖,对一旁的太监说道,“纸笔!”
太监见李钰是要亲自书写圣旨,不敢怠慢,连忙将笔墨和一张蚕丝布一起放到了李钰面前。
李钰提起笔,在蚕丝布上写着,片刻之后,李钰放下笔,向太监伸出手。
太监非常机灵,一见李钰伸出了手,立刻就将玉玺恭恭敬敬地放在李钰的手中。
李钰用玉玺在蚕丝布上盖下印章,接着就交由太监宣读蚕丝布上的内容。
大殿中的文武百官见太监展开圣旨,纷纷跪在地上,安静地听着。
太监看着蚕丝布,有太监那种特有的尖锐的声音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李钰的安排大致和百官心中想的差不多,只是略微有一些变动,但是变动都不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听太监念完圣旨,先是拜倒在地,随后都站了起来。
被提拔为六部尚书的那六人则是大声呼道:“谢主隆恩。”
那个太监就将圣旨交到了新的六部尚书的手里。
李钰扭了扭自己的脖子,再次问道:“还有事吗?”
百官缄口,都没有说话。
李钰就站起来,一边走一边说道:“那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