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崇祯是个刚刚登基两年的青少年,他既没有眼光,也没有魄力去做这种事。
而方逸人微言轻,他一个小小知县,更无力推动此事的实施。
看到方逸陷入沉默中,一旁的祖宽和赵率教两人,心中皆有些不安。
两人明白,袁崇焕那边是军令难违,方逸这边,也确实是急缺士卒。
对于赵率教而言,方逸对他有救命之恩,方逸最近接二连三地击败敌军,早已激起了皇太极的怒火,如果赵率教这一走,皇太极亲率十余万大军杀来,那兵力空虚的遵化城,如何能抵挡得住?
而祖宽的内心,其实也是倾向于留在遵化城。
常言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跟对领导,非常的重要。
方逸连战连胜,紧跟着他周围的将领们也都是水涨船高,就拿田见秀来说,原本不过是关宁军中一小卒,可是如今跟着方逸才不到两年的光景,借着近期的这几场胜仗,朝廷赏赐下来,一个参将的位置,是断然少不了他的。
而祖宽征战沙场多年,到现在才混了一个游击将军,比参将还低了一级!
这让祖宽如何不羡慕,如何不眼热?
所以祖宽很想留在遵化城,跟着方逸立功。
吴三桂则有些忐忑。
方逸虽然是知县,但他是代替推官何天球守城,所以他的话,现在也代表着何天球的意见。
大明一向以文驭武,文官地位高,武将地位低。
方逸如果铁了心要把赵率教等人留在这里,吴三桂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法子,他总不可能公开和方逸对抗,如果方逸不同意,那吴三桂也只能回报袁崇焕,让袁崇焕去处理。
战场上时机稍纵即逝,等方逸和袁崇焕扯皮扯完了,估计仗也打得差不多了,最后这件事的对错,就会变成大明官场上的又一笔糊涂账,不了了之。
沉默了片刻后,方逸终于开口。
“袁督师的处境,本官非常理解,既如此,本官便放两位将军回去罢。”
吴三桂听了,顿时大喜。
“不过,本官有一句话,还请吴将军带给督师。”
“方大人请讲。”
“京畿重地,断然不容有失,袁督师既已占了蓟门,还请一定小心从事,切勿让敌军突破防线,靠近京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