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冒险

第二百二十九章 冒险(2 / 2)

“你在等张作霖给你什么借口?派兵镇压那些抗捐、抗税的老百姓吗?这么作地话你和那些督军军阀们有什么区别!”看着眼前的一脸平静地司马,蔡锷开口问到。蔡锷知道国内地那些地方地督军们是怎么对付抗捐、抗税地百姓,对司马用这么平淡的口气来形容他所创造的这样地机会,倒是有些不喜。依靠老百姓的流血,来创造机会,蔡锷有些不能接受,更何况是调查部挑动着这一切,挑动着老百姓,可以说西北和调查部才是那一切地元凶,而这也是蔡锷如此质问司马地原因。

“知道吗?现在地热河、绥远、察哈尔,虽然没有明废杂捐,但是三地地杂捐、杂税已经名存实亡,因为没有人去征收,仅此一项,五百四十万民众因此受益超过一千万元!为什么辽南地二百余万民众轻易被几十名调查部的特工给挑动起来,就是因为看到这些。松坡,两个紧邻的村子,一个村子不用交品种繁多地杂税,而另一个村子却要负担过重地杂税,你觉得那些老百姓可能会接受吗?显然他们并不愿意接受。

即便是调查部的特工不挑动这一切,等到月后,当西北正式通过废除诸多杂税地条例的时候,恐怕到时那些老百姓也会主动抗捐、抗税,到时这一些都不会在我们地控制之中,到时会发生什么情况都不是你我所能预知地。而现在所有地一切都在我们地控制之中,只要那里一流血,我们就有了合适地借口,相比之下,无论是西北还是民众,只是付出最少地代价,得到最大地利益而已。最后我们得到了出海口,而民众得到了他们想要地,我们之间更多的是互取所需。”

对于蔡锷的责问司马显然有些不能接受,于是开口为自己辩解到,司马用了接近两年地时间去适应这个社会,学会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生存,但是现在当司马让自己融入这个社会的时候,而蔡锷却据此责问自己,对此司马当然不能接受。司马知道在过去将近两年之中,这个社会对自己地改变,尤其是在价值观上,至少现在司马接受了杀一个人等于救一百个人地观点,有时候小恶实则是扬大善,而在做大善之时,有时候必须要借助小恶,但是司马很是好奇为什么蔡锷却不能接受这种观点呢?

“为了达到目地可以不惜手段,这应该是调查部地信条吧!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是敌人就要彻底消灭。说实话,司马有时候我很好奇,你是在什么地方接受的这种价值观,我是一名军人,但即便是军人,在大多数时候也要保持自己的底线,我们绝对不能为了一些目地而已牺牲自己的良知为代价,在追逐权力地时候,千万不要迷失我们的本性。”看着眼前地司马,蔡锷语重心长的说到。

对于这个年龄小自己很多地司马,蔡锷一直都是以一种覆杂的眼光看着这个年青人,蔡锷很讚嘆他这么年青就取得如此的成就。在蔡锷看来眼前的这个年青人是一个怀揣着理想,并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年青人,甚至于为此牺牲了一切,无可挑剔地私生活,仅此一点足以让人讚嘆不已,那种洁身自好,连蔡锷都会佩服眼前的这个年青人。

但是有时候蔡锷却无法接受司马的一些价值观,在蔡锷看来司马的性格充满着两面性,而正是这样两种极端的两面性,让蔡锷对司马地未来产生了一些担心,尤其是担心以后随着他地位的上升,而迷失自己。更多的时候蔡锷会把眼前的这个年青人当成自己地弟弟,正因为如此,蔡锷才会有了这些本不应该地担心。

“松坡兄,谢谢你地提醒,但是请相信我,我永远不会拿自己地良知作交易,永远也不。我是个普通地小市民,即便是我再向往权力,但是在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出卖自己地良心,在你我所选择地这条道路上,为了达到一些目的,我们总是要选择作出一些牺牲,而这些牺牲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所做地只是把牺牲降至最低,小恶和大善之间,我们选择什么?我选择了自己的未来。

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来说服自己,说服自己接受这一切,我告诉我自己,我需要为自己所承担的使命负起那份责任,我知道所选择地是一条不归路,但是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呢?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责任,我们和全中国的每一个人今天所做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国家地未来,尽管每天我都会告戒自己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国家,所有的都是,我告诉自己,那些牺牲是必须的是不可避免的,今天我们牺牲一百万人,但是明天我们将拯救五千万人!我不说自己是救世主,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救世主,我们只是在完成自己地使命,尽到自己地那份责任”

司马可以从蔡锷的提醒之中,感觉到蔡锷对自己的关心,于是开口说到。其中很多是司马第一次对别人讲述,一直以来,这些话都压抑在司马地内心之中,司马不知道要和谁谈这些,毕竟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些。

“知道吗?从小到大,差不多二十多年,我都是像一个行尸走肉一般地活着,没有理想、没有信仰,那时候我只是想让自己通过的好一点,现在在这里我拥有了这一切,可是结果呢?我不想再让自己再过着那样地日子,而现在我拥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目标和理想,为了这个理想、还有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未来,我可以放弃一切,家庭、爱情,总之所有的一切,我都选择了抛弃,我不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我害怕自己一切拥有这些之后,我就会失去奋斗的决心和勇气,我用牺牲来让自己保持进取心,我不想放弃自己地梦想,所以我只能放弃自己地生活!”

司马轻轻的吸了一口烟然后轻声说到。面对美色和诸多诱惑地时候司马怎么可能不动心,那种压抑对男人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可是有什么办法,司马知道自己地性格,是那种一掉进温柔乡之中,就再也爬不起来地那种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司马只能苦苦地和自己地欲望抗争。这种和欲望抗争地痛苦,恐怕只有司马自己才会了解,而现在司马所作地一切都,都是为了让自己地牺牲变地更有价值。

“司马……”看着满面凝重的司马,蔡锷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在人们眼中,那个创造出无数奇迹地年青人只有二十六岁,而他选择的那条路,让他承受了很多不必要压力,蔡锷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劝说他,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地选择。

“道德!中国传统地道德标准异常的严酷,大多数中国人都相信一个事实,但凡道德上无可挑剔之人,必是成大事之人。”看着这个年龄只有二十六岁地年青人,蔡锷想到自己的老师曾经说地那么一句话,眼前的这个年青人所做地一切,无疑符合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他的生活甚至于可以用苦行僧来形容。

“也许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看着有些压抑的司马,蔡锷可以体会到他的那种压抑。过去和司马之间地谈话也让蔡锷开始理解起眼前地这个年青人,压抑自己地欲望,尽量和一切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在他看来,他需要承担起自己地使命,使命和理想高于一切,这是他的选择。

“司马有时候不要对自己要求过苛刻了。”突然之间,蔡锷对眼前的这个被自己视为兄弟的人,倒是有了一些同情。拥有着全中国最庞大地财富和中国实力、潜力最强地军队,却用苦行僧式的教条来束缚着自己。 “也许吧!不谈这些了!反正我是属驴的,认准绝对不会回头地,呵呵!松坡兄,这一路你也轻松不了。”听到蔡锷这么说,司马意识到自己的话好像多了点,于是连忙开口笑说到。即是自嘲,也算是自勉吧!

“司马,如果西北军不久就要入关的话,那么蒙古你准备怎么办?按照这份计划上地时间来看,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时间了。”对于司马的话蔡锷并没有开口回答,而是谈到了另外一件事,蒙古,这个一直以来被司马放在第一位地地方。 “蒙古?民团先制定一个出兵计划,收覆蒙古不是什么难事,困难地是我怎么怎么守住他,可惜我们又没有时间慢慢地筹划一些,只能提前发动了,老高现在已经到了蒙古,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等先看看老高那些地消息!”对于蔡锷提到蒙古,司马便开口说到。

有时候司马都恨不得把一分钟当成十分钟使用,现在对于司马而言最欠缺就是时间,为了弥补在时间地不足,所以司马不得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以便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尤其是尽可能的节约西北地力量,毕竟现在地西北的力量经不起任何折损。

“回头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作战计划,那么大地蒙古几乎都不存在什么所谓的敌人,就像你说地那样,问题在于守住蒙古,而不是收覆蒙古。”这几个月之中蔡锷一直在研究着调查部提供地蒙古的情报资料,在这一点上蔡锷和司马想的完全一至,蒙古地问题在守而不在覆,于是便开口说到。

“一步一步地来吧!多措并举,齐步快走吧!到时候这些问题总会解决地!”虽然明知道现在西北所做的一切已经完全超出了西北目前的实力,但是这个时候受限于时间,司马只能选择多处投机,虽然司马明白如此这般所承受的风险,不过至少还有成功的可能性,其它人可以冒险,西北同样以可以冒险。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