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百三十三章 谁是强盗

第二百三十三章 谁是强盗(2 / 2)

“高经理!高经理!”数分钟之后,当孙风为快马加鞭跑到领事馆前的时候,正好看到插着五色中国国旗马车刚刚在领事馆地门前停下,于是连忙第马跑过去,同时大声的喊到,当看到刚刚走下马车地高传祥朝顺着声音朝自己这里看过来地时候,孙风为一直悬着地心,终于放下来,还好没晚!

在被白雪覆盖地群山环绕之中,有一片炫丽无比的千里牧场,这里就是着名的山前牧场,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墨绿色地原始森林和如同天毯一样地长着青翠地青草地牧场,清清地溪水齐着岸边的草丛在漫流,无边无际的草原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一样,在阳光蓝天之下、青翠地牧场之上,点点蒙古包点缀着这个如同仙境一般的牧场。

不过如果想要看到这一切,至少还要等到至少一个月以后,现在地天山依然是被一片严寒笼罩,白色地冰雪依然这里地主体色,绿色地针叶枝不过只是偶尔地点缀罢了。尽管如此,在被冰雪覆盖着地牧场上,那些蒙古包周围穿着或是有些炫丽或是有些破旧地服装地人们仍然在那里忙活着,为即将到来地春天准备着。

“艇长,你说咱们说话,他们能听得懂吗?到时和他们说话,别是对牛谈琴,照我说,咱们需要粮食,就直接过去放两枪得了,保准他们乘乘的把粮食交给咱们。”从望远镜里看到那些在蒙古包前忙活着牧女们,看着那些长像介于汉人和洋人之间女人,柱着步枪地註明远半开着玩笑地说到,註明远知道艇长绝对不可能答应地,毕竟作为军人,还有起码地军纪,毕竟并不是自由军团。

“明远。别开玩笑了,你们两个在这掩护我,我去跟他们换一些粮食过来,顺便打听一下消息,那天那支巡税队走了就再也没有什么消息,这里头肯定有什么不对劲。”对于註明远的话,时明新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位艇员是在开玩笑,在这深山里窝了两天,当初从飞艇上跳艇上十六名艇员,除了五个没有消息以外,其它人都要看到黑烟信号后,都再次聚集到 “阿尔泰号”的周围。

不过这两天大家成天吃着没有盐的山鸡之类的野味,嘴里早都淡出了鸟来。作为艇长的时明新知道再这么下去,恐怕没等联系到总部,恐怕大家都会病倒在这深山老林之中,正因为如此,时明新今天才会决定到山外的牧场看看能不能换些粮食和盐巴之类地,而拿来交换地东西,就是两支步枪,没办法为了生存只能如此。

“那尔苏老爷,这次可真是太谢谢您了,下次那尔苏老爷到迪化时,在下一定好好答谢一番。”在蒙古包里吃着手抓羊肉的田奉清一边吃着肉一边喝着茶,同时对眼前地这个胖乎乎的巴依说到。从迪化一路赶过来,不过是刚刚进山,田奉清和所带来的十几个人地马就被冻伤,如果不是在这里碰到了这个有过一面之缘的那尔苏,恐怕田奉清就不得不靠双腿走遍这些大山。田奉清之所以这么高兴,实际上因为眼前地这个那尔苏除了答应给借马给自己,更重要地是派几个向导带着自己的进山,有了向导剩下的自然就再简单不过了。

“呵呵!田先生客气了!田先生能来我这种小地方,实在是那尔苏地荣幸,上次在迪化城里,如果不是田先生帮忙,恐怕我这早都让那些俄人给骗了,自从上次之后那尔苏一直在寻着什么机会报答田先生,这次田先生进山找失散地朋友,那尔苏自然是义不容辞,等吃完饭,那尔苏就让人给先生带路”听着田奉清地道谢,那尔苏开口回答到。

对眼前的这个田先生,那尔苏更多地是心存感激。半年前如果不是田先生从中帮忙,恐怕那尔苏带到迪化的那些绵羊毛就会被俄人骗走,损失万把卢布不是什么大事,问题在于作为一名巴依,那尔苏如果被骗了,很有可能会造成地位不稳,这才是那尔苏所在意地。

“那尔苏老爷地盛情款待,在下一定铭记于心。今后您这的绵羊毛和皮货,尽管送到西北商行,西北商行一定优价采购,以谢那尔苏老爷今日之盛情,还请那尔苏老爷找两个向导,尽快带我们去野狼沟,多谢,多谢!”喝了口茶后,田奉清站起身来抱拳开口说到,田奉清可没有什么闲情逸致还在这里呆着,毕竟那边部里还在等着自己地消息,野狼沟,这是田奉清从那些巡税队那里得到消息,也是田奉清这次地目地地。

“老爷,帐外来了两个汉人,说是要拿枪换些粮食和盐巴,小人看过了,那枪比杨大人地兵队的枪还要好上几分,看样子不比俄国人的差。”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皮袄地仆役掀着包门走进来,开口对正吃着肉地那尔苏说到。

“汉人?枪?”听到那个仆役地话后,田奉清扭头和自己地身边地同事对视了一眼,从对方地眼神之中,田奉清看到了和自己所想一样的眼神,不会这么巧吧!虽然不知道那拿枪换粮地两个汉人到底是不是自己要找地人,但是田奉清有九成的把握相信那两个汉人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要找地人,毕竟在新疆地人都知道,在新疆什么最贵,就是武器,新疆自身不造武器,而武器大都是从俄国来地旧式武器,因为俄国限制突厥斯坦人持有武器,所以即便是流入新疆地旧式武器,也非常鲜有,就是杨督军的部队,也不过只是有四千多支各种旧杂枪而已。

拿枪换粮,这种新鲜地生意恐怕除非对新疆不了解地外地人,才会做出这样地生意,正是因为这一点,让田奉清有九成的把握相信换枪地汉人,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这次进山要找地人!

在克孜勒城中央,乌梁边区专员公署门前的小型广场之中,几名木匠临时搭建了九个绞架,而广场周围早早地就围满了听到消息从城内外赶来地人们,其中地一些人甚至穿起了盛装,好像他们即将观看并不是一场集体绞刑,而是来参加舞会一般。

“伊万,知道为什么要绞死那些鞑靼人吗?就是因为他们抗税?”从相馆拿出了相机,在广场正中架着相机的马里科维奇看着那些忙活地木匠离开已经搭好的绞架地时候,便开口问到不远处地一个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地中年男人。

“鞑靼人?抗税?马里科维奇,你什么时候见过那些鞑靼人留着和我们一样的短发,知道吗?他们是中国地商人,在专员下令驱逐他们的时候,他们拒绝了,接着和哥萨克们发生了一场战斗,二十多名哥萨克死伤,结果他们被送上了绞架!”对于马里科维奇的问题,伊万开口回答到,那副神情显然是在炫耀着自己的信息灵通,好像除了他之外,整个克孜勒都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一般。

“啊!专员怎么可以处决这些中国人,在没经过审判的时候。”听到答案后地马里科维奇听到将要被处决地人竟然是中国商人,有些惊骇地啊了声,听倒是这个原因于是便开口质问到。

“我的马里科维奇,你还是那么地理想主义,现在是战争时期,他们非法持有武器入境,就有可能是德国间谍,专员是用战时法律处决他们,以保证国家地安全,另外你知道吗?专员公署还没收了价值超过二十万卢布的货物,好像这些东西是用来收买我们地,以用以收集西伯利亚的情报,供德国人入侵西伯利亚使用。”惊讶于这个马里科维奇地理想主义,伊万开口笑说到。其中带着讽刺的同时,还带着一丝的羡慕,二十万卢布的货物,伊万相信专员大人,这一次可算是发了一笔大财。

“根据伟大地沙皇尼古拉二世授予我的权力,我以乌粱海边区专区专员的身份,按照战时特别法律,判处九名充当德国间谍,持有武器非法入境的中国人绞刑!”看着那九名中国人被警卫队的士兵架到绞架上之后,格里戈里耶夫拿着盖有章印的文件大声的喊到。处决这些中国人,在格里戈里耶夫看来非常有必要,在格里戈里耶夫看来,只有通过这种威慑,才能让中国人和中国政府相信俄罗斯帝国地决心,进而保证乌粱海边区不被中国人染指,格里戈里耶夫早已厌倦和中国人之间的捉迷藏游戏,和没有休止地交涉工作。

“嗵!”当看到那几名中国商人被推上绞架的旁地时候,马里科维奇便一举着镁光灯,照下了一张照片,然后快速换了一块低板,以接着拍些照片。看着周围地那些眼神有带着兴奋的人们,还有在绞架上那些脸色中透着不逊之意的中国商人,马里科维奇感觉到一种耻辱,马里科维奇不知道那些同胞们,怎么可以这么坦然地接受这种如同强盗一般的行为。 “嗵!”在又一道镁光灯闪过地时候,绞架地低板同时被侩子手打开,在马里科维奇看来,这些全新地强盗们制成地木质简易绞架,夺去九个中国商人的生命,看着那眼前的场面,马里科维奇强压住心里的恶心感,在心里思考着一个简单而又覆杂的问题---谁是强盗。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