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强加的理想和装甲列车

第二百五十四章 强加的理想和装甲列车(2 / 2)

鉴于火车尤其是机车在工业发展上占据的重要地位,所以当西北决定修建工业区区内铁路的同时,就开始在工业区内建立西北机车制造厂,最初不过是利用现有图纸生产各种规格客货车厢,像现在的西北机车制造厂制造的30吨、60吨、90吨为标准货车,已经进入了国内除东北南满铁路之外大多数路局投入运营。

这座现在拥有六千多名工人数百名干部的机车制造厂,占地面积达数平方公里,技术力量雄厚,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机车制造厂,其六千多名工人之中有四千多人都是高薪从满铁下属大连沙河口铁路工厂聘请,可以说自从西北机车制造厂建立以来一年之中,满铁下属沙河口铁路工厂等数家铁路工厂的工人几乎被挖空。

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中国境内技术力量最为雄厚的满铁沙河口铁路工厂,俄国人和后来日本人用了近二十年建立铁路车辆制造、维修的最低层力量,熟练地工人被挖掘一空,以至于沙河口铁路工厂在年前发生千人突然辞职之事后,被迫停工达两个月之久,直到近期才算得到日本工人加入工厂,工厂才得已覆工。这些有着生产机车以及各种客货车厢经验的熟练工人,到达西北之后,使得西北短期内就得以在国内以及德裔技术人员协调下,制造出了第一批客货车厢,并在春节前制造了以美国mkl型机车为原型地西北型机车。

西北机车制造厂从建立之日起,就改变了这个时代的中国铁路工厂以维修为主的建设思路,而是一上来就是以机车制造为主,其目前是成为全国技术最强、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机车车辆生产工厂,生产的机车车辆接近世界水平。

“吱、吱、吱、吱”在机车制造厂二十六号车间之中,伴随着钢板焊接时产生耀眼、忽白忽暗的焰火,车间上空行车吊运着厚实的钢板在半空中来回穿梭,伴随着长短不一的哨声,这些厚实的钢板被吊运在忙作一团车板上。

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此时停在车间轨道上这六节车厢明显与众不同,车厢两侧呈大倾角黑灰色的厚实钢板构成了坚固的装甲车厢,在几节几经完工车厢外,拿着喷枪的工人们正在向装甲车厢上喷涂着油漆,在一节车厢的厢顶,两座钢板轧制的园型炮塔上,一门75毫米野炮和左侧并列机枪,让人一眼认出这列火车应该就是外界传说到装甲列车,装甲列车的车厢上密集地射孔,在提醒着人们这列尚未完工的装甲列车,一旦投入使用,无疑将会给敌人造成毁灭性的杀伤。

“幸亏当初选择的是90吨货车车厢,否则这么厚的钢板,普通列车显然不能承载,希望回头试射不会有任何问题。”在装甲车厢之中仔细检查施工质量的程孝刚,量完装甲车厢倾角后自语道。作为西北机车研究所的设计员,程孝刚对这列装甲列车可谓是再熟悉不过,因为这列装甲列车就是由自己,程孝刚设计。

在西北机车研究所接到为西北边防军研制一种可以装备两门大口径火炮装甲列车的任务后,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程孝钢也参加了这个装甲列车的设计竞标,如果说作为年青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不拘一格,和那些从美国来的几十名机车设计人员最大不同就是,程孝刚和他们相比并没有那份保守,其它人的设计不过只是一列搭载着两门152毫米远程火炮的装甲列车炮而已。

而程孝钢的设计却是真正的装甲列车,除了搭载两门152毫米远程火炮装甲炮塔的四节车厢之外,还另外多了四节装备着四门75毫米野战炮和装备可伸缩凸窗枪座的二十余架重机枪的装甲车厢,毫无疑问这种火力强大的装甲列车立即被边防军选中。

为了增强整个装甲火车的远距离打击能力,程孝刚甚至于还为装甲列车装备了气球,乘坐在气球上的观察员能侦察方圆2o千米内的地形,向装甲列车远程火炮以及地面部队提供矫正弹道和指示地面目标信息。相比于其它几类纯粹小型装甲列车炮而言这种火力强大、防护能力超强的装甲列车,无疑是边防军最好的选择。

“程先生,一会儿火炮安装完毕之后,这列您设计的装甲列车就需要驶出工厂进行实地射击试验,到时射击结果会检验你的设计,希望你的设计足够完美。”仔细核对装甲炮座内炮座的马克.阿索勒夫在检查完成后,开口对身边程孝刚说到,作为152毫米远程火炮设计师马克比任何人都註重这一次射击结果。

这一款是西北制造的第一种152毫米加农炮,实际上马克.阿索勒夫根据美国海军mark12型舰炮设计出的一款性能相近的火炮,同样由膛管,身管,外管和2层套管,1道套管环,和侧启式welin式断隔螺式炮闩组成5倍身管,射程比mark12远出数百米,使得其射程高达24公里,是目前西北射程最远75毫米野战炮的两倍,105榴弹炮的3倍,其重量达47.6公斤重的榴弹,更是105榴弹炮榴弹的3倍。

但是相比之下其恐怖的重量显然不可能供边防军选作陆军野战用炮,毕竟设计这型152毫米舰炮目的,除了用作技术储备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不久之后葫芦岛港炮臺,提供一款合适的岸防炮,但是在这之前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用做装甲列车炮。所以其能否批量生产,直接受到装甲列车成功于否的影响。

尽管这种以美军最新型mark12型舰炮为原型的火炮早已在靶场进行了多次试射,但是现在能否成功移植到装甲列车上,直接关系到了马克.阿索勒夫目前在西北火炮研究所的权威地位,毕竟这是马克.阿索勒夫设计的第一款火炮!能否成功投入使用直接影响到目前马克.阿索勒夫的权威性。

“马克先生,您现在更应该考虑的是炮塔设计是否合理,我个人觉得这种仅仅依靠炮围提供装甲防护半封闭式炮座结构并不合理,只有全装甲炮塔才能够为操作火炮的士兵提供全范围的装甲保护,否则很有可能会在战斗中给士兵造成不必要的杀伤。”对于马克.阿索勒夫的担心程孝刚直接开口回应到。

程孝钢并不喜欢马克设计这种取自军舰的半封闭式炮座结构炮塔,毕竟陆地不比海洋,尤其是装甲列车这种体积庞大的玩意,一旦抵近作战时,装甲列车所需面对的是来自己四面八方的进攻,任何一个防护上的不足,都有可能导致装甲列车从一个移动的陆地巡洋舰,变成一个移动的装甲靶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让程孝刚对这种移植于军舰上半封闭式炮座达到几乎是不屑一顾的地步,而现在这个马克质疑自己的设计,程孝刚当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缺点。

“程先生。请不要忘记一点,半封闭的炮塔是置于装甲包围之中,坚固的装甲炮围可以提供操作士兵周围防护,而半封闭炮塔的操作环境也优于全封闭炮塔,视野也非常地宽阔,对于装甲列车而言,足够宽敞的视野,远比其它更为重要。”对于程孝刚的责问和怀疑马克并不觉的意外,在其它人眼中看来,这种引自海军舰炮的半封闭炮塔设计无疑非常失败,但是马克这么做有他自己的道理,视野和炮塔内的通风是马克坚持如此的根本原因。

不过马克显然忘记一点,就是所谓的视野问题,早已经被程孝刚考虑到了,装甲列车上的系留气球就是最好证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程孝刚一直都觉得马克是在为自己设计上的失误寻找借口,孰是孰非恐怕只有在未来使用过程中才能得到根本地解决。

“咔、咔、咔、”就在这时从装甲车厢外传来一阵机车头缓缓驶进车间的声音,程孝刚急忙从从装甲炮围中站起出来,只见到一辆涂着绿、碣、黑、土黄等色斑的机车车头缓缓喷吐着白烟进入了车间,这列机车便是装甲列车动力机车,一个同样被厚实钢板保护着的 “覆兴”型机车,这种机车是目前西北机车制造厂制造性能最先进的机车。

在人们的眼中这种覆兴型机车,是西北机车制造厂按照外国图纸制造的大功率干线货运机车。其实这种机车图纸是司马在后世购买的前进型机车图纸,这种在后世已经被淘汰的干线货运机车,经过近五十年使用,已经证明其是最出色的蒸气机车,在决定生产机车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当然是西北不二的选择,同样在设计装甲列车时,这种大功率的机车,也是装甲列车最好的动力选择。

就在这辆被涂有四色迷彩的装甲机车缓入车间的时候,车间内行车将二十余吨重半封闭式炮塔缓缓吊进装甲炮围之中,随后几名早已等候多时的工人快速将炮塔用大型螺栓等与炮座连接成一体,一个小时后两座半封闭炮塔被安装完成,而此时装甲列车的士兵搭载车厢焊接工作也基本完成,西北第一列装甲列车在此时已经基本完工。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