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3章 就是自己的家啊!

第23章 就是自己的家啊!(2 / 2)

之后的四次进攻中,半个布里亚特步兵营以及一个亚美尼亚步兵连的损失,更是超出了谢德洛夫的估计。面对中国军队一个营近五百人的伤亡,绝对是谢德洛夫军事生涯中的耻辱,即便是十二年前在满州和日军打仗时,也没有碰到如此大的伤亡。虽然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轻敌的因素。

近五个小时足够中国军队在买卖城,修建完整的防御工事。而且从库伦俄国领事馆传来的消息,中国援军正在北上,尽管现在下着大雨,中国军队增援的脚步必定会被拖住,但是谢德洛夫必须抢在中国增援地军队到来之前,占领买卖城!

“咔!”位于山包前刚刚前置的重型臼炮营阵地中,一名身强体壮的俄国炮兵奋力抱着近四十公斤重的炮弹,将其装入臼炮之中,此时重型臼炮营八门一百五十二毫米口径臼炮,已经作好了发射准备,臼炮最大射程虽然只有八百多米,但是重型炮弹的威力和他弯曲的弹道,即便是在重炮林林的欧洲战场,也为德军步兵所顾忌。 “咚!咚!”随着一旁身着白色军装军官们的一声呼喊,重型臼炮营阵地立即被一阵沈闷的炮声笼罩,炮弹刺破开空的呼啸声,打破了天地间的沈寂,立即成为了天地间唯一的声音。

一个土木构建机枪掩体被炮弹直接命中,掩体内战士们的残骸被抛到数米的空中,正在观察的石良被拖进掩体,置身于战壕、工事之中的第七旅官兵们,眼睁睁地看着俄军炮兵的狂轰滥炸。俄国人的炮弹像是用不完一样,持续了约10分钟也没见结束的迹象。石良喘了一口气,爬出了掩体,作为连长的石良,现在必须要组织救护伤患清点损失,此时又听到远方隆隆的炮声。

一枚炮弹在石良身边开花,几分钟前将石良拖进掩体的战士,再一次把自己的长官拖回了掩体,原本整齐的工事此时在爆炸声中被炸的四分五裂,一颗城外的小树被炮弹直接命中,木屑与枝叶四处溅飞,石良被近在咫尺的炮弹震得头晕眼花,只能在掩体里等炮袭结束。

用门板、木梁构建的掩体,在炮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中,不时有土粒顺着缝隙落下来,掩体内木桌上的空饭盒,被震的不时上下抖动着和勺子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响。被先前炮击震的头晕眼花,刚刚回过来神的石良,抖抖衣领内的灰土,从观察孔朝外看去,炮弹如同下雨一般落在阵地上,不时落入战壕中的炮弹,扬起的烟雾尘土和着炸飞战士的肢体飞散开来。

“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绝不后退!”感受着从未经历过的炮火,石良看着阵地上那面在炮火中、大雨中仍然飘荡着的五色国旗旗,石良想起了营里那个小参谋的话来,抓一把工事上散落的黄土,石良使劲嗅了一下,和江苏老家的土是好像一个味儿,用舌头品了一下,湿润的土壤和家乡的土,完全就是一个味!剎那间,石良明白了为什么九营兄弟们死战不退,这脚底下站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啊!

草原上天气变化无常,之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下起倾盆大雨来,这种大雨下起来覆盖面广,穿着雨衣站在路边冷遹皱着眉,看着搭载着唐师的车队速度越来越慢,原本搭载在卡车上的官兵们,此时都已经跳下了卡车,奋力喊着号子,推动着陷入了泥泞之中的卡车。在烂泥中奋力开动的卡车车轮扬出大量烂泥,原本就已经被雨水泡烂的年久失修的商道,此时在数百辆卡车的折腾下,已经变成土黄色的泥沼,夯土路面上的已经被泡起来的烂泥,被车队车轮卷起了十数厘米,深处甚至没过推车战士的深腰军靴。

“师长,汽车团弟兄们已经尽力了!这路他娘的全毁了!师长,你就是毙了我,我也没有办法了!这路是越压越烂,车根本就没办法走,要不然咱们在这里和烂泥耗着,要不然咱们就得另寻他法!”浑身甩满泥污的于卓远精疲力竭的走到师长面前,敬了一个军礼后,开口说道。作为唐努乌梁海师汽车团团长,现在于卓远根本就没有办法在这种烂泥地里开车,根本就是他娘的做梦,这种年久失修的夯土路是越压越烂。

“于团长,你和汽车团的兄弟们是尽力了不假,别忘300多里外,还有咱们第七旅八千号兄弟在那!等着咱们去增援,全中国都在看着咱们唐努乌梁海师!司令部命令我们要在明天晚上六时前赶到买卖城!不能按时增援,我不找你,军事法庭到时会去找你!我也跑不掉!”冷遹看了一眼于卓远。在这种被泡软压烂的夯土路上站的时间长了,以至于连挹脚都有些困难,人尚如此,更何况是几千斤重的卡车,现在并不是谈客观条件的时候,现在俄国人正在进攻着买卖城,唐师是唯一一支增援部队!部队不能按时到达,军事法庭自然会介入调查。

“高建怀,我是冷遹!你的阿尔泰旅是我们唐努乌梁海师主力,图拉旅现在还在库伦以南,我现在命令你部,立即抛开一切不必要辎重,务必在56个小时内赶到买卖城,如果不能按时抵达,你也不用回来了!用你的佩枪自己对着脑袋一枪就行了!省得我费事了!听到没有56个小时,从现在算起!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那怕你就是把部队分散出去抢马,只要你能按时把部队送上去就行!”看着已经入陷入和泥沼战斗僵局的部队,冷遹咬咬牙从车中拿起步话机大声命令道。

唐努乌梁海师是除教导师之外唯一一个两旅四团四四制部队,师属汽车团输送力只能保证师主力的运输,现在困在这里的唐师,只有阿尔泰旅这么一支野战部队,其它都是师直辖部队,汽车现在走不到了,那就用腿!管他是人腿还是马腿。

“是,请师长放心,阿尔泰旅就是跑断腿,也一定按时到达买卖城!”正在前方指挥部队下车推车的高建怀,听到电臺听筒内传出师长命令后立即服从道,在西北军内必须要无条件服从上级长官的命令,接到师长的这个命令,高建怀知道那位冷师长不是在开玩笑。

“师长!五十六个小时行军一百五十三公里!阿尔泰旅没让老毛子打垮,自己就累垮了!除非……你,西北军不是土匪!”因为推车已经变成如泥猴一般的查明山,在听到师长命令后有些失色的说道。查明山看着仍然面色冷静的冷遹,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冷遹在拿阿尔泰师近万官兵的命和西北军的荣誉去赌!当联想到冷遹的最后一句话,查明山知道冷遹想干什么了,他是让阿尔泰旅抢马增援。

“我已经电令司令部,相信主任会支持我的命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正是甄别敌我最佳途径。命令师搜索营、直属团队,立即向周围蒙古居民点赴去,马、牛车、但凡可以使用交通工具,都给我征过来,阿尔泰旅冲上去了,咱们也不能闲下来!”对于查明山的指责冷遹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显然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眼下当务之急是把部队想办法送上前线。这库恰商道两侧到处都是蒙古人的牧场,只要愿意。阿尔泰旅连四十里都不用走,就能征到足够的马匹,借助马力完全可以及时到达。

“主任钧鉴:职率唐师自接增电令,即全力北进,然路遇大雨,年久失修商道,已尽为大雨所泡,陷深近膝泥沼,现唐师困于路况恶劣……御秋已命令唐师阿尔泰旅近万将士,扔掉一切辎重,徒步北进,……职部必不惜一切增援第七旅,请主任放心,只要唐师一息尚存,定不负司令部重托!”看着手中唐努乌梁海师发来的电报,司马终于知道什么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了。

对于夯土路司马并不陌生,在后世司马家乡直到21世纪初农村大多数道路,仍然是夯土沙浆路,尤其是被压烂之后土路,那种路即便就是越野车也会困于其中,更不要提现在唐努乌梁海师装备这种老式卡车了。

“司马,五十六个小时!等到阿尔泰旅仅靠步行赶到那里,体力早已透支,还打什么仗,我们是去打仗,不是拿战士们的生命去拼命。冷菩萨竟然让阿尔泰旅抢马,你的一纸电令把冷遹逼到绝路上!否则他绝对不会下这种扰民的命令。”蔡锷放下电报后直接对司马说道,早在清末时蔡锷就已经认识了冷遹,对于他再了解不过,如果不是到了绝路上,他绝对不会出此扰民下策,而绝路就是司马那份增援电报,当年在江苏时老百姓可给他冷遹起过冷菩萨的外号。

“唐师去借马、借牛也是出于无奈,回电给冷遹,借马可以,咱们西北军不是土匪,记得给那些蒙古牧民打上借条,以后等咱们回过头,再还他们就行了!卫国战争!不分军民、民族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现在我才知道什么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把空军主力派到库伦,一旦天气条件准许,就立即起飞增援买卖城第七旅作战!这一仗老毛子既然开了头,那怎么结束!就不是他们说的算了!”看了一眼沙盘后司马开口说道,对于冷遹是不是冷菩萨,司马并不是在意,现在既然已经开打了,虽然时机不是自己挑选的时机,但是既然打了,那就再也没有退路可谈了,除了彻底打垮俄国人!

原本按照司马制定的作战计划,对俄国人的战争,至少要等到年底之后,在此期间至买卖城、乌里雅苏臺的公路将全面修通,到时在蒙古的军队,第七旅这支前北方军部队也会完成改编,唐努乌梁海师将会进驻乌里雅苏臺、外蒙古四部也会进驻至少四个旅,蒙古地方官军也可以完成改编,而且大量武装殖民农场也会沿公路两侧建成。

到时整个蒙古驻军接近十万人,武装农场可以达到2000座,移民至少可以达到三十万,到那时蒙古问题自然可以轻易彻底解决,无论是在政治上或是军事上。可是计划了一切,就是忽视了俄国人对中国轻视,导致俄国决定用武力解决问题,最终所有计划都被俄国军事冒险打乱了!俄国人提前逼着自己做决战。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西北的摊子铺的太大了!”看着若有所思的蔡锷司马想起他对自己说的话,是啊摊子铺地太大了,自己总以为历史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为了能够尽可能实现自己全盘计划,中亚的自由军团、俄罗斯华工武装,自己都倾註了全部的努力,同时在西北军仓库中还储备了大量军械。

但是偏偏在最重要的地区,自己眼皮下的地方就那么给忽视了,第七旅改编半个多月未后撤进行全面改编,而是接着让第七旅驻防边疆,如果用西北军一个旅换下第七旅,那么现在绝对不会这么仓促。尽管司马现在对第七旅充满了信心,但是在司马心里却非常担心第七旅的现状,第七旅几乎根本就等于没有改编,更没有换装,当时自己为了不刺激到高在田,并没把改编计划拿出来,只是稍提了一下,见高在田有些担心就搁下了。

现在第七旅除了补充了一些轻重机枪和几十门迫击炮之外,就是两百多名西北军派去的技术士兵和少量军官,但是第七旅骨子里还是北方军,这些加强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现在司马心中,唯一祈祷就是第七旅可以撑到唐师增援部队到达,可现在年久失修被雨水泡烂的夯土路,却成了阻碍唐师增援最大的障碍。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