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沟!这片铭刻于中国人记忆中的海域,1894年9月17日,当硝烟从这片海域散去的时候,从此之后在国人记忆中,这片海域代表着中国百年的耻辱,和英文中的 “滑铁卢”以及俄语中的 “对马”一样,从那天起大东沟在中文之中成了含有特定意义的名词。
共和六年9月17日,大东沟这片海域上空被层层翻滚的乌云笼罩,这里带着海腥味的空气显得有些沈闷,此时天空中滚滚乌云,就像是三十三年前,笼罩着这片海域的炮声一样。在乌云滚滚的海面上,海防号训练舰以十二节航速缓缓驶入这片有特殊意义的海域,此时海防号训练舰上,四百名葫芦岛海警学校学员列队站在舰舷边,所有学员都面色肃然、目光凝重的望着这片风平浪静的海面。
“电告边防军司令部:海防号训练舰已驶入大东沟海域!”站在舰桥上同样微皱着眉头、目光凝重的凌霄,在静默了数秒后对身边同样肃然的大副说道,作为一名中国海军军官,凌霄知道这片海域对于海军而言意味着什么,二十三年前的今天,北洋水师惨败于此地,在这片海域的海底, “超勇”、 “扬威”、 “致远”和 “经远”四艘在那次战役沈没的北洋军舰仍然静静躺在这片水域的海底,这片海域是那些英灵们归宿之地。
“海防号电:海防号训练舰已驶入大东沟海域!”在距离大东沟八百公里外的西北,司马将手中电报紧抓在手中,站在窗前面色肃然朝东北方大东沟方向望去,此时司马完全笼罩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之中。二十三年前的今天,在那片海域上那场海战的炮声,此时似乎在司马耳边响起,闭上眼睛的司马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了那些英勇无畏的水兵们拼死一战的场景。
“畅卿,海防号训练到大东沟了!”沈默了数分钟之后,司马用一种带着些许凄凉的口吻说道,海防号训练舰出渤海后,第一站进入大东沟是司马的命令,对于司马而言,大东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大多数国人眼中,大东沟代表着百年国耻,随着所谓亚洲第一舰队全军覆灭,使得国人对这支舰队的败军之将们咬牙切齿,在痛骂朝廷昏庸的同时也将怒火发到了这些无辜官兵身上!
“作战不力”、 “素质低劣”、 “贪生怕死”等等就好似大山似的压在了这些在海战中英勇作战、不死不休的官兵身上。 “主任!……”看着主任面上流露出些许悲伤,杨永泰想说些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又变得哑口无言起来,对于主任的这种悲伤,杨永泰知道出自何处,甲午年间大东沟那场海战,闻者无不悲愤、伤心。
杨永泰知道那场海战对于主任而言或许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并不知道意义在何处,但是仅从主任曾经在西北公墓那座规模庞大的忠烈祠建成时,准备把北洋战没官兵灵位摆在那里得享祭祀的打算,从中就能探知一二。而主任打算让北洋官兵进入其中,可以想见会引起什么样的风波,最后迫于压力,主任被迫暂缓此事,但是因为这个原因,曾有好事之徒称主任是北洋后人,否则也不会如此厚待战没的北洋官兵,不过这也只是小道新闻罢了……
“他们说北洋水师战败是因为北洋官兵这群乌合之众的素质低劣、贪生怕死造成的,而在我看来,正是这些国人眼中的乌合之众、无能之辈才是当时最有资格享受 “民族英雄”称号的一群人!知道吗?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而一个有英雄不去敬仰反而大加指责的民族更是可悲的!而将原本应该由高层承担的责任硬扣在一群在前线奋勇抗敌的将士头上,那简直就是无耻至极的事!打得好了是 “托太后老佛爷和皇上的洪福”,打得不好倒是前线将士之罪!屎盘子全部扣到了前线将士的头上。早晚有一天,我得光明正大的把他们的灵位请进忠烈祠之中!你看着吧!”望着大东沟方向司马似是在自语,又像是和杨永泰解释着什么。
一直以来,北洋都是司马心中的痛,嘆北洋官兵之怜,痛北洋官兵之遇。在司马看来,北洋水师大东沟忠魂们是尽了他们的全力了,在后世竟然得到如此那般的对待,让司马大嘆老天不公。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建立忠烈祠的时候,大东沟战没官兵的灵位,司马就打算把他们请入了忠烈祠之中,当时此事还在西北甚至于国内引起了争议,在这个民族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很难接受把北洋水师官兵灵位请进忠烈祠之中,最后迫于压力以至于司马不得不放缓此事。
“知道吗?畅卿,早晚我得给北洋水师官兵正名!”想到半年前那场论战,司马悲伤之余几乎用咬牙切齿的口气说道,为了给北洋正名,司马可是没少和别人论战,结果就像蚂蚁无法憾动大树,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一切,但是在这个时代,司马却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去做这件过去想做而无力做的事情,但是会面对什么样的压力,恐怕不是司马所能估计的。
不管是日本随军记者的笔记还是当时服役于北洋水师洋员们的回忆录,都高度评价了北洋水师在大东沟海战中的表现!而当时身为铁甲舰镇远枪炮二副的美国海军中尉马吉芬在回到国内后着书立说,不遗余力叙述北洋水师英勇战斗的事迹,呼吁中国海军应该受到尊重,以扭转当时人们对北洋水师的偏见!
在1897年3月16日,也就是他曾经的上司和战友丁汝昌、刘步蟾、杨用霖自杀殉国两周年纪念日,这位曾经在大东沟海战中英勇作战并且身负重伤的中尉在悲愤交加中自杀身亡,身后留下了: “上帝!愿你接受一颗破碎的心与无助的灵魂,我将用我的死亡,来捍卫警醒我的同胞”的遗言以及忠实记录了大东沟海战地《鸭绿江之战》。
每每想到这里,司马的心中就无法平静!为什么一个外国人能如此不遗余力讚扬北洋水师的英勇,哪怕用自己的生命来换也在所不惜,而国人为什么就不能以尊敬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为了中国海疆以及中国海军、中华民族的尊严拼尽全力的中国海军官兵们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才会决定要给北洋正名。
“主任,想来到那时北洋将士如泉下有知,定会感念主任之厚恩!北洋遗族之心必为我西北所用,海军之心也必为西北所收!”杨永泰就事论事的说道,如果主任出面为北洋官兵正名的话,在杨永泰看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北洋遗族之心,北洋在海军中影响不是十年、二十年可以消除的,一旦主任为北洋官兵正名,那么海军之心很有可能尽为西北所握,到那时主任想重建海军的愿望自然可以很快实现。
“畅卿!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功利!此事并不是为了收取海军之心,而是为了人间公道,为国尽忠的将士必须要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司马看着自己的秘书长说道。
对于为北洋正名和偏爱的执着,实际上缘自过去上学的时候,因为一个同学是巢湖人,同学的老家距离丁汝昌家乡高林乡郎中村不远,在到同学家玩的时候,听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老家就在邻村后,司马就抱着游玩的念头到那里去看一下。
结果在那里,司马看到一样让司马永生难忘的东西,在村子后面的小山坡上,荒草丛里,是一片墓碑,在这一片夫妻合葬的墓地上,每块墓碑上男人去世的日子都是甲午年8月18日,死因皆为血战身亡,而每个妻子去世的日子都是两个月以后。全村投奔丁提督的男子牺牲两个月以后,消息才传到家乡,这些北洋海军下级官兵的妻子们,全部选择了同一条路---自杀殉节。
看着那些墓碑司马被惊呆了,从那以后司马便痴迷于北洋,当发现那些所谓的主流竟然是谎言之后,司马愤怒了,慢慢的为北洋正名,就成为了司马的愿望,可惜当一种谎言铸就的主流观点延续百年之后,想要扭转这种观点难度可想而知,面对着人们的冷嘲热讽,最后司马无奈的选择了沈默。想着那触目惊心让人热泪盈眶的墓碑,还有那些被曲解了,被扣了百年屎盆子的北洋将士们,还有日本人的那句 “敌舰奋战至殁,当瞑目于海底”,他们可以瞑目吗?不能,没有海战的胜利,就永远不可能为北洋正名!
司马缓缓的开口说道: “畅卿,去电海防号:甲午之耻末雪,北洋热血未尽,重建北洋,一雪国耻,尔等使命!”北洋之后无海军!指的不是海军军舰,而是随着北洋的战败,那些流逝的海魂,还有消失的自信,如果什么可以找回那走向大海的海魂的话,那就是屈辱,让耻辱鞭笞每一个海军官兵的灵魂,只犹如此才能够重建海军,重建北洋,最终一雪甲午之耻。
随着海防号驶入了大东沟海域,泊停于二十三年前那片战场上,在舰艏处面色严肃的凌霄在满摆贡品的祭臺前按照中国人自己的方式,祭祀牺牲在这片海域的北洋水师将士们,随后凌霄拿出了主任书写的祭文。 “北洋水师先烈:甲午战争,因日本侵略朝鲜肇始,我北洋水师被迫应战,虽然战力有逊于敌,但全军上下,将士用命,有死无敌,勇往直前,义无返顾,故能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牺牲奋斗,虽败犹荣,愿忠魂在天安息!”
凌霄话音一落,海防号上大小炮同时鸣放,轰隆的炮声在二十三年前北洋官兵酣战的战场上再次响了起来,他们的后辈们用这种方式向那些长眠于海底的北洋水师先烈们表达着自己的敬意。在隆隆炮声之中,在舰艏持枪水兵组成的礼宾队註视下和学员们的军礼中,两名踏着正步穿着礼服的海校学员抬着一副花圈,在花圈上系挂有五色国旗,走到舰艏后花圈被扔进了大海。二十三年来,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在这片海域祭祀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地北洋海军将士,第一次,但不会是最后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