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65章 无名

第65章 无名(1 / 2)

1917年俄历8月5日公历9月17日,在起义当夜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由乌米扬诺米亲自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根据绝大多数工人、士兵和农民的意志,依据彼得格勒工人和卫戍部队所举行的胜利起义,临时政府已被推翻,代表大会已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苏维埃政府成立了。

苏维埃政权将向各国人民提议立即缔结民主和约,立即在各条战线上停战,苏维埃政权将保证把地主、皇族和寺院的土地无偿交给农民委员会处置;将使军队彻底民主化,以维护士兵权利;将规定工人监督生产;将保证按时召开立宪会议;将设法把粮食运往城市,把生活必需品运往农村;将保证俄国境内各民族都享有真正的自决权。

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各地苏维埃应负责保证革命秩序。紧随其后社会民主工党建立的全俄革命委员会,立即发布了两个宣言《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收地主的土地给农民。在逃出彼得格勒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试图拯救俄罗斯的军事进攻,在三天后被击溃,大本营俄军总司令杜鹤宁不接受新政权的命令,而被下属暴动士兵杀死,被一同杀死的还有各个集团军的大多数军官,仅仅还不到两个星期,前线被暴乱士兵接管的各个集团军都先后通电服从全俄革命委员会和苏维埃。

在颁布《和平法令》后,乌米扬诺夫和全俄革命委员会曾经电报命令前线的军队暂时坚守阵地等待新政权和德国签订和约,但是经过三年酣战,已经极度厌战的士兵们,根本没有耐性再等下,他们纷纷牵着马扛着枪抢走仓库中可能的或值钱的物资挤上火车、马车等等一切交通工具离开前线奔回家乡,仅仅十天时间,数百万旧俄罗斯军队士兵纷纷离开前线,把空荡荡的阵地留给了德国人。

上乌金斯克这个四个月以来一直饱受轰炸和炮击之苦的城市,在六天前,当地苏维埃接管了这座城市,通电接受彼得格勒新政权的领导,上乌金斯克只有在彼得留拉得夫用爱国主义等等团结在一起的军队还在观望之中。

“今天上乌金斯克的局势越发混乱,苏维埃代表们和士兵委员会一直在前线鼓动士兵,中国人最近几天似乎停止了轰炸和炮击,这种停止给前线那些厌战的士兵们一个理由,使得他们相信中国军队似乎是在等着他们做些什么,而他们现在正在准备这么做”在城内地下指挥所昏暗的马灯灯光下,彼得留拉得夫将军坐在办公桌前写日记,最近十天国内局势变化超出每一个人的想象,彼得留拉得夫明白现在的俄罗斯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俄罗斯了。

在西线受到《和平法令》的鼓动,那些士兵们枪杀了军官,然后抢夺可以抢夺的物资离开前线回到家乡,在农村地主们被农民们用镰刀或猎枪杀死,地主的土地被抢占,财产被掠夺,在城市中工人赤卫队和苏维埃接管了政权。

“……也许这将是前所未有混乱的开始,愿上帝保佑俄罗斯!”彼得留拉得夫用这么一句话作为日记的结尾。从报纸上、电报中得到的信息让彼得留拉得夫坚信,一场大规模内战正在俄罗斯酝酿着,现在新政权建立的最初阶段,就已经遭到各种反对派势力和民族主义者的顽强抵抗。

在这些反对力量中有地主、一部分大工业家和大商人中的保皇分子、希望恢覆沙皇制度的高级官吏、教会和旧军队的高级将领,以及由资产阶级自由派知识分子组成的立宪民主党等,这一切都是大规模内战的前兆。现在受到社会民主工党《和平法令》鼓动的上千万士兵离开前线,他们经历了多年战争之后侥幸回到家乡,却没有任何职业和财产,生计成为他们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彼得留拉得夫相信这些返乡军人,会沦为强盗或土匪,从而引发农村的暴乱。

内战和暴乱现在都已经无力避免,尽管彼得留拉得夫或许不够虔诚,但是此时彼得留拉得夫除了向上帝祈祷保佑俄罗斯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这使彼得留拉得夫想起被迫逊位的沙皇。

“砰!砰!”就在这时从外面传来的枪声打断了彼得留拉得夫的思考,听到有些稀落的枪声,彼得留拉得夫轻嘆了一口气,该来的总会来,在西线上演的一幕即将在这里上演,尽管十天来彼得留拉得夫一直用爱国主义等等来团结上乌金斯克的士兵们,但也仅仅只是推迟了暴发的时间而已,现在终于到了, “将……将军!请您……不!是你,交出你的武器和佩剑!”在门被撞开后,数名穿着黑色水兵军装的陆战队士兵和灰色军装的陆军士兵提着步枪闯进来,一名海军陆战队士官拿着手枪指着彼得留拉得夫,可能是心中仍然有一些纪律观念,所以声音显得怯怯的,但是话说到一半,声音变得坚定了起来。

看着眼前陆战队的士官,彼得留拉得夫直视着他的眼睛,然后轻蔑的看了对方一眼,整理了一下身上军装后,彼得留拉得夫便从墻上取下自己的佩剑,然后挂在腰带上,在挂在腰带上的时候,彼得留拉得夫用拇指扶了一下剑鞘上的双头鹰,这支将军佩剑还是革命前,沙皇尼古拉二世晋升自己为中将的时候授予的,皇室的双头鹰即便是在革命后也未被取下。

整理好一切之后,彼得留拉得夫径直朝屋外走去,站在昏暗的地下指挥所通道内暴动的士兵纷纷给彼得留拉得夫让开一条路,在彼得留拉得夫走出指挥所后,地面上有些刺眼的阳光,让在地下指挥所内呆了十几个小时的彼得留拉得夫有些不太适应,只能半瞇着眼适应了好一会,适应了光线之后,彼得拉得夫看到指挥所外正在和士兵们持枪对峙的军官。

数百名手持手枪的陆战队海军军官和陆军军官们,虽然面色紧张,但带着绝然之色,每一名军官都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军官看到将军走出来的时候,都把目光投向了将军。望着和士兵对峙被逼到角落的军官们,被炸成废墟花园的地面上,血泊中躺着几名已经失去生命的军官,他们手中都握着手枪,他们是拒绝缴获时被士兵们杀死的。

“将军米扬基可夫少校看到将军走到面前的时候,便开口想说些什么。彼得留拉得夫轻轻把米扬基可夫少校手中的手枪按了下去,然后在军官们和暴动的士兵们註视中走到十数米外的桥上,站要桥中央彼得留拉得夫取下自己的佩剑,用拇指轻抚着剑鞘上的双头鹰,有些神伤的彼得留拉得夫看着手中的佩剑,脑中浮现出沙皇尼古拉二世授剑时带着期许的目光,如果现在可以选择的话,也许……已经过去了。

随后,彼得留拉得夫没有犹豫,便把佩剑扔入了河中,随后又把佩枪扔入了河中,作为一名军人,彼得留拉得夫无法接受被自己人解除武装的耻辱,看着佩剑和手枪在河面上激起的波纹,彼得留拉得夫知道俄罗斯曾经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原本和军官们一同与士兵对峙的罗里琴科中校看到将军将武器扔进河中,受到启示的罗里琴科便和几名军官一起走到桥面上,将武器扔入河中,其它的军官也纷纷在士兵们有些不明所以的目光中,把武器扔入河中,既然已经不能改变,那么就至少保留最后的荣誉吧!

“将军!鉴于你们拒绝接受上乌金斯克苏维埃的管理,同时拒绝服从来自彼得格勒的命令,因此你们将以反革命分子的身份关入监狱!还请你们配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死伤。”看着这些军官们把武器扔入河中,一名暴动士兵走到彼得留拉得夫面前说道,而此时士兵们都看着那些依然和过去一般傲然的军官,直到他们被押离的时候,这些士兵仍然记住了那些军官把武器扔入河中时的神情。

经过四个月的炮击和轰炸上乌金斯克这座两百多年前建成的城市早已经成为一片废墟,而这片废墟之中仍然有数十处完好无损的建筑,这些建筑最大特点,就是他们房顶上都覆盖有中国国旗或英、法、日等国国旗,这些建筑因此得以在轰炸中幸免,而且在轰炸时还会充当居民的避难所。

在一座屋顶上覆盖中国五色国旗的建筑内阁楼上,李伟业一直看着被炸毁的市政府花园广场上这一切,当看到那些军官们把武器扔到河中的时候,李伟业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作为调查部派驻国外的第一批特工,李伟业以西北公司商务代表的身份来到这里已经快十个多月了,当四个月前战争爆发之后,李伟业并没有撤离这座城市而是留了下来。

得益于彼得留拉得夫避免扩大冲突的顾虑,才使得李伟业这位俄罗斯人眼中西北在上乌金斯克的情报头子没被投入监狱,虽然李伟业受到警察和暗探局严密监视,但是当他们註意力放在李伟业身上的时候,自然就会忽视其它地方,这也正是李伟业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