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74章 海参崴

第74章 海参崴(2 / 2)

“中国领事馆的刘光奇通过考德威尔领事转告,希望我们派出100名水兵配合中国人海参崴先遣支队接管海参崴,以保证中美联合出兵协议得到执行,他们派来的二十辆汽车已经在码头上等着。”尼尔斯舰长得到领事馆传来的信息后,便向奈特上将汇报,而此时日本的二十四旅团已经依次登陆,前后有千人已经上岸列队集结。

“100名水兵?整个布鲁克林号上只有不到600名水兵,都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中国人还没忘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旧名,或许中国人和日本一样心存借机吞并西伯利亚的念头吧!尼尔斯,给中国人派去80名,再从港口抽过去40名,派出120名水兵协助他们吧,日本人控制港口是不可避免的了,帮助中国人控制火车站和铁路是必要的。海参崴先遣支队?就是过去那支施工团赤卫队吧!这群中国人!”看着港口上登陆的日本军队,奈特知道为了自己必须要有所行动,否则那些已经接管要塞的中国人可能真得会和日本人打起来,如果他们现在打起来,和国内制定的策略显然有所抵触,现在是需要美国表明态度的时候了。

“或许他们也期待着开炮吧!”拿着望远镜朝在半小时前升起中国国旗的俄罗斯堡垒看去,堡垒中的数门10寸火炮仍然瞄准港口,奈特便在心中如此想到。作为亚洲舰队的司令官,奈特知道中国国内存在敌日情绪,现在国内借助中国人阻止日本人的策略非常成功,但是却进一步激化了目前中日之间愈演愈烈的敌视行为,即便是中日两国军队在这里打起来,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

位于海参崴正北的俄罗斯堡垒群,是海参崴要塞堡垒群中建设最早的一个堡垒群,早在1877年时即开始营造,同样也是最为重要的堡垒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多次扩建,所在的俄罗斯山脉末端已经被完全要塞化,这里距离金角湾泊区约4.5公里,距离金角湾入口8.5公里,从海拔100-120米的核心要塞炮兵群下望,可以俯视整个海参威金角湾。

曾经这里的要塞炮兵拥有四门356毫米和十六门305毫米、二十四门254毫米岸防炮守卫着整个海参崴和附近海面,而数量众多的152、120、107、76、57毫米速射炮为堡垒提供良好的外围防御。这座堡垒曾经和整个海参崴堡垒群构成了世界上最坚固、最强大的海岸堡垒群。

不过这座堡垒的辉煌早已不在,在俄罗斯卷入战争之后,为了加强芬兰湾等地的海岸防御力量,大量火炮被抽调至欧洲,失去全部二十门356、305毫米岸防炮和一半254毫米岸防炮以及大量57-152毫米速射炮,尽管如此这里仍然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之一,而堡垒中两门直指金角湾威力强大的254毫米速射炮,更是可以威胁金角湾内任何目标。

随着日军二十四旅团登陆,日军源自德军的硬低军靴踩踏在海参崴石质路面上发出 “咚、咚、咚”的声响开始在海参崴街道上响起,按照命令他们想抢在中国人和美国人之前抢占海参崴各处要地。

当小松权兵卫率领小松大队一千余名士兵,根据青木联队长的命令,二十五分钟强行军4.6公里,赶到俄罗斯堡垒,在距离还有百米的时候,就看到堡垒外林立的铁丝网堵住道路,而且可以看到机枪堡中伸出的枪管,这一切让小松心头禁不住咯噔一声,望着所谓支那军队 “海参崴先遣支队”的防御工事,小松知道中国人是不可能让出堡垒了,小松抬头朝俄罗斯堡垒上方望去,只见两个旗桿上挂着中国五色旗和美国的星条旗。

“美国人?”在走到距离堡垒铁丝不远处,小松挥手示意部队停止前进,看到铁丝网后几名穿着俄军军装,系着中国五色国旗袖标持枪的中国劳工,想到堡垒上的星条旗,小松权兵卫明白是什么给了那支中国工人组成的所谓海参崴先遣支队底气,是美国人。

“美国水兵现在应该还没有到达这里,或许还有机会!”小松权兵卫不相信那些美国水兵能够抢在日本士兵之前到达这里,于是在心下打定主意,小松权兵卫不相信中国劳工胆敢阻拦日军进入,支那工人拿了枪,他们仍然还是工人而不是军人。

“你们的,立即让开,大日本帝国皇军接管堡垒的干活!”小松中佐走到铁丝网前,隔着不到一米宽的拒马铁丝网对警戒的中国工人喊道。 “小日本滚蛋的干活!这里是中国的干活!”李天奇大声模仿小松口生硬的中国话喊道,话音一落,哨卡上几名警戒士兵立即笑成一团。

“岗田军曹!带人搬开铁丝网!阻拦的刺刀的死啦死啦的!”被人嘲笑后,恼羞成怒的小松权兵卫立即命令道。对于铁丝网上挂着用日、俄、中、英四种文字书面的 “擅闯军事要地格杀勿论”的警告根本就是置若罔闻,不过命令的时候,还没忘记提醒不要开枪。 “还!”岗田军曹接到命令后,立即带着几名士兵冲上去,试图把拒马铁丝网搬开。 “哗啦!” “你们再动一下看看!老子弄死你们!”见这几名日本兵想搬拒马,李天奇和另外三名警戒的士兵立即从肩上取下步枪,拉动枪栓直抵岗田等人。

“你们的让开!刺刀的干活!”见行动受阻后岗田军曹大声喊道,随着岗田一声命令,岗田身后四名士兵便立即为步枪上了刺刀,直抵铁丝网后李天奇等人。 “弟兄们,上刺刀和小鬼子玩玩!”见日本兵上了刺刀,李天奇立即大声叫喊着,尽管施工团赤卫队不过只组建了数月,但是这几个月的训练可都是由西北军派来的军事教官负责,刺杀是西北军步兵所强调的五大基本技能之一,在边防军中刺刀被视为军人的魂魄,任何武器都不过是一把与敌人搏杀的刺刀,拼的就是胆略和意志,所以每一个士兵都接受过最严格或者残酷的拼刺训练,自然受他们训练的赤卫队员们在这上面也下了一番功夫。

一米三长的莫辛纳干步枪加上四十多厘米的刺刀,全长超过一点七米,比日本兵三八式步枪装刺刀后长十余厘米,再加地势的原因,李天奇等人占据绝对优势,双方曲弓着双腿成拼刺状,怒目而视彼此互抵刺刀。此时隔着铁丝网彼此对峙的中日两军士兵,手握武器,表情显得专註沈稳,双目註视对手,尽管对峙只不过刚开始短短几秒钟,无论是李天奇或是岗田额头都开始滴下了汗水。

两人都感觉自己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呼吸似乎也变得凝重起来。此时前沿哨卡的气氛骤紧,呈一触即发姿态。而小松权兵卫则在这时仔细观察数米外的李天奇,想从他眼中找到一丝恐惧的眼神,但是让小松失望的是,在那个支那士兵眼里找到了跃跃欲试的眼神,这时他们在小松眼中已经从 “支那劳工”转成了 “支那士兵”。

“你们立刻放下刺刀!立即隔离他们!”就在这时要塞内开出一辆汽车,从汽车上跳下六名背着步枪的美国水兵,米道尔下士大声用英语喊着,以防止他们发生冲突。听到米道尔下士命令后,跳下卡车的五名美国水兵立即持枪冲到铁丝网前,持枪隔离了举刺对峙的中日两国士兵。

“美国人!”看到美国水兵竟然从要塞内乘卡车冲过来,小松权兵卫瞪大眼睛看着铁丝网后的美国水兵,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明美国水兵还在……怎么可能比自己跑的更快,看到美国水兵身后的卡车,小松权兵卫明白了,美国水兵是乘卡车过来的。不要说是在1917年,即便是二十年后的1937年,大多数日本军队仍然停留在挽马时代,而在这时,日本汽车工业基本为零,军队怎么可能装备汽车。

别说汽车,在二十四旅团找不出几个会开汽车的士兵,因此尽管日本人控制了码头上百余辆卡车,但是他们仍然只能步行前进。至于美国水兵,他们会不会开汽车没关系,华社特意派出二十辆汽车到港口接送他们,在小松权兵卫带着步队抄近路朝俄罗斯堡垒强行军赶来的时候,搭乘卡车的米道尔下士和另外五名水兵,已经轻轻松松来到堡垒,而那时小松大队的千余名兵佐还没走完一半的路程。

“你好,长官,我是美国海军米道尔下士,根据美华联合出兵协议,俄罗斯堡垒已经由美国政府以及中国政府联合接管,请阁下立即撤离此地,不要因此造成美日两国军队间不友好的对抗。”看着眼前的小松中佐米道尔下士开口说道。十多分钟前,米道尔就和几名水兵到了堡垒,只不过先去拜访了接管要塞的先遣支队宋平团长而已。

“你……”三十秒钟前,小松权兵卫还想强行进入要塞,而现在小松明白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在出发时青木联队长特意交待,不能和美军发生冲突。就在小松权兵卫犹豫着到底是撤退,还是继续在这里和中国人以及这六名美国士兵对峙的时候,在整个海参威到处上演同样的一幕,一百二十名美国水兵被分成几十队和接管了要塞、部分工厂以及火车站的 “海参崴先遣支队”共同阻止日军占领整个海参崴的企图。

而在 “青岛丸”上等待的大岛由颜少将在接二连二得到各部队报告的 “好消息”后,恼怒至极点的大岛由颜只开口说了两个字。 “八嘎!” “日本人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因为海参崴和美国全面对峙!在西伯利亚和亚洲问题上,他们还需要美国的支持!而美国政府则心存利用我们和日本人之间的对抗,确保我们双方都不能吞并西伯利亚,以达成他们在亚洲的平衡抑制政策。”在接到 “海参崴先遣支队”已经接管了要塞、造船厂、火车站、电厂等海参崴重要设施后,蔡锷对司马开口说道。

“哼哼!日本有吞天的野心!美国人是没安好心!现在咱们的问题是这次出兵能得到什么?最后还得在谈判桌上解决,美国人不会把日本人往死里得罪,咱们得做好在海参崴被出卖的准备。通知冷御秋,后贝加尔集团军也差不多完成整合了,我要在谈判结束之前,在外贝加尔地区每一个城镇都升起中国国旗!咱们要的东西,只能自己去取。”司马用非常平静的口气说。

弱国必须要有弱国的自觉,这次在海参崴虽然进展异常顺利,但是控制了大部分港口的日本肯定不会接受这一事实,既然不能打仗,那么就只能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而谈判桌上从来都是强国的舞臺!弱国没有发言权!尽管现在西北和美国之间达成了合作默契,但是如果说美国人会愿意在海参崴问题上紧逼日本人,司马绝不相信,美国这面旗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现在已经发挥了,剩下的,一切还得按计划进行。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