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49章 撮皮 (1)

第149章 撮皮 (1)(1 / 3)

空降兵一支以伞降、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或部队,习称伞兵。在欧战之中,已有军事专家探索建立空降兵的问题,1918年,美国w.米切尔等曾提出用轰炸机群将1个步兵师空降到德军战线后方实施攻击的设想,在欧洲建立空降部队仅仅只是设想,而在亚洲这一设想早已变成事实。

“三肿三消,才上云霄”边防空军海冬青基地第一空降陆战团营地墻壁上形象的写上了这样的标语,这支隶属边防空军的空降部队成立于共和六年十月,共和六年9月18日空军司令郑培林在机场目睹使用轰炸机把教导师六百余名官兵空运至长春,郑培林便提出成立空军空降步兵的想法。

一个月后,经边防军司令部同意,边防空军用75架原始型h-1式轰炸机和精心挑选的千名机场守备部队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空降部队---边防空军第一空降陆战团,这支部队按照精锐部队的要求进行训练,专门用于特种作战。

空降团一队官兵列队在空旷的停机坪上,面对整装待发的飞机,所有人都好奇得象一群刚刚出壳的小鸟,在队伍中不断东张西望,今天虽然是大家第六次跳伞,不过这一跳之后,将会佩带上象征伞兵的伞兵胸章,所有人在兴奋之余,更有几分紧张。

“快看,三连跳下来了。”这时空中飘浮几十具漂亮的伞花,地面上的战士们变得更加兴奋,列队官兵望着空中的伞花发出一阵欢呼,为战友完成成为伞兵的最后一跳而欢呼,同样也为自己打气,尽管降落在数公里外综合训练场上的战友听不到他们的欢呼声。 “现在就要轮到你们了,所有人开始穿伞。”空中等待进场的数架h-1型轰炸机还未落地,伞训军官就站在部队面前喊到。

听到命令战士们连忙穿起因重量过大而一直放在脚下的降落伞,空降陆战团使用的是西北自产的伞兵一型降落伞,所用丝绸、绳、带、帆布等都是特制的国产材料,重量 “仅”只有不足三十公斤。

“教员,咱们团今天抢先完成最后一跳,是不是司令部准备让咱们空降甘肃啊!”在大家忙着穿伞的时候,几个和伞训教员比较熟的战士轻声问道。完成最后一跳意味将成为一名真正的伞兵,按照原来的计划,这最后一跳应该在一个月后,也就是八月初的时候才会进行,现在提前进行,显然司令部另有安排。

“呵呵!怎么我的小鹰们,害怕了?”教员一脸轻松。 “放心,到时如果要空降甘肃的话,我们一起去。” “怕个鸟,到时小爷我用半自动枪扫死那群狗日的!”李继远拍拍绑在腿侧枪袋内拆迭枪托六式半自动步枪说道。

终于轮到二营四连登机了,此时军官们一改轻松风趣的样子,气氛变得异常严肃。战士们每上一个,军官一个个仔细检查穿伞情况,每检查完一个,都会在伞包上轻轻一拍,并冲本人竖一下大姆指,在飞机螺旋桨噪音下,其实什么也不必说,这样一个动作,让战士们倍感温暖和信任。

一架h-1轰炸机搭载一个空降班,一班九人,战士们上飞机后,先挂好拉索,旧式h1轰炸机早已被改成专用运输机。战士们按指定位置坐好后,专心等待飞机起飞,透过机窗可以看到外面战友不停向他们挥手。飞机关上舱门,开始加速滑跑,随着螺旋桨音调骤然提高,机舱内战士心都提了起来,十分钟后飞机到达指定投放地域。

“高度800(米),速度12(公里小时),投放时间10秒,准备离机”机上扩音器传来前舱指令。 “准备离机”这时班长起身大声重覆,随着 “嘀” “嘀”急促有力的信号响起,机舱内黄色信号灯开始闪烁,机舱舱门被班长打开。一听到指令,全副武装的伞兵迅速从座椅上站起来,放座椅,占位置,拽拉绳,推座带,摆姿势,很快排成一排,做好离机前的准备。

“嘀……”随着一声长笛在机舱内响起,舱内绿色信号灯开始闪烁,没待李继远看清怎么回事,他前面的一号伞兵就没了踪影,自然而然李继远顶到舱门前面,舱外气流直冲面门,在舱门口,被身后的战友轻轻扶了一下,趁势屈膝、收腹、跟腿,一气呵成跳离机门,眨眼之间,就跃入蓝天的怀抱,外面的风把李继远吹得一趔趄。

空降兵跳伞采用的开伞方式是最简单的绳拉式开伞,绳子一端固定在飞机钢索上,另一端分两叉,短的一叉连接伞包锁针,长的连接包内主伞的伞衣。开伞过程其实也很简单,人跳下去之后,绳子先被拉直,抽出伞包索针,伞包打开后,再进一步把伞衣拽出来,拉直,随后原来的绳子被拉断,人伞脱离飞机,拉直的伞衣开始充气。按照空降兵训练要求,在离机后几秒钟是要默数秒数的。

“离机一秒种,离机两秒钟……”基本上默念五个字是一秒钟,正常情况下,三秒钟就能感觉到开伞的过载,如果五秒钟没有感觉,就要考虑使用备份伞了。

这是教材理论,但当李继远跳下去的时候,虽说已是第六次跳伞心中并不害怕,但在刚一跳下的数秒钟脑袋瞬间一片空白,全然忘了数秒之说。 “嘭!”就在这时主伞张开,伞花怒放长空。几乎一瞬间李继远感受到开伞时巨大冲击力带来的疼痛,只觉得伞绳猛得把身体往上一提,被降落伞猛拽之后,李继远才回过神来,而这时身体已经稳稳浮在空中

。空中景色的确优美至极,李继远抬头向上一看,数十片洁白的伞衣就象一张大网,结结实实罩在自己头上,周围白云之间飞舞几朵洁白的伞花,再向下看,块块沙漠农场上紫红色土豆花错落有序,排排整齐的房舍就象战场沙盘上模型一样,纵横交错的马路,象一条条闪亮的带子。在距离地面十余米时李继远连忙把两腿并齐,两脚夹紧,绷紧全身准备着陆。

“砰!”的一声,李继远脚触到地面,随之顺势向前一滚,隔着胸前的备份伞包,李继远重重趴在地上,虽然姿势不好看,但却让人长松一口气。刚一落地,李继远按照条令要求,迅速把伞带从身上解下来,把伞衣抱成一团,半拖半拉扔到一边,随即从腿侧袋内取出六式伞兵型半自动步枪,上膛、开保险、据枪警戒一系列动作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同时向距离最近的战友靠去,所有一切完全符合条令规定。

“砰!砰!砰!”就在李继远收拾降落伞向战友靠近时,远处树林突然闪出一个钢靶,李继远瞄准扣动扳机,伴随三声清脆的枪响,百余米外的靶位被击倒在草丛中。

“哒、哒、哒……”几乎就在同时连绵不断的机枪声在左侧响起,刚踏上地面的伞兵随即投入演习之中,枪炮声接连不断的在空降场响起,由大喇叭制造的战地声响刺激着每一名伞兵原本就紧绷的心情。 “我们是空降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每一个空降兵都有此觉悟,即便只是一次训练,但仍然尽可能模拟战场环境,伞兵随时可能因为飞行员的失误而误投危险区,刚一落地既身陷敌人包围之中。

当第六次伞降训练模拟演习结束之后,一直在辽望臺上用望远镜观察空降的陆战团团长于秋实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这是最后一支完成第六次伞降的连队,完成第六次伞降意味着空降陆战团已经基本形成战斗力。 “二等兵恭喜你成为一名真正的伞兵。”于秋实行军礼面带喜色的说道,同时从身后副官捧着的盒中取出一枚银翼飞虎徽章别在全副武装的战士右胸前,小伙子们在完成第六次跳伞后,终于成为合格的伞兵战士,佩戴上象征伞兵的银翼飞虎徽章,这也是空降陆战团战士九个月艰苦训练,经历种种严峻考验后应得的荣誉。

“致边防空军空降陆战团全体战士:你们今天已经成为合格的空降兵战士,并佩戴了空降兵银翼飞虎徽章,你们是边防空军中最优秀的一员,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数得着的。你们将不会得到长官们先前许诺的休假,也不会得到回家与亲朋好友团聚的机会,更不能向他们炫耀象征荣耀的独一无二的银翼飞虎徽章。

我们空降陆战团随时可能投入我们的第一场战斗,请记住我们的战斗口号和座右铭:我们是空降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它隐含了勇气、责任、希望和意志,士兵们,不久之后,让我们一起在敌人包围中英勇作战,向你们致敬,伞兵!”在演讲结束后站在臺上的的于秋实面对着臺下的一千零一五名伞兵行了一个军礼。

绵延千里的贺兰山脉,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 “贺兰”,故名贺兰山。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迭,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绵延千里的贺兰山西侧连接大漠、戈壁,向东连接临河的草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