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15章 暴露

第215章 暴露(2 / 2)

说话时司马语气尽管很平淡,但内心却激动无比。在司马的记忆之中,即便是在90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似乎都没有造出超过万吨的军舰,更何况是满载排水量超过两万吨的庞然大物。

虽然身为 “袖珍战列舰”总设计师的居恩,仅只用小问题形容建造过程碰到的麻烦,但一直亲自关註这个工程的司马,却知道所谓的 “小问题”,实际上对于整个西北而言都是一次考验,是对西北的整个工业体系的考验,西北很多相关企业都用 “噩梦般的工程”来形容这个规模庞大的海军重点工程。尽管最初提出建造万吨级袭击舰时,居恩宣称海军造船厂已经拥有制造战列舰的能力,但这仅仅只是指海军造船厂设备和硬件上的能力,毕竟海军造船厂设计时亦是由美国公司设计,其规模以及硬件完全可以用来建造无畏舰。

一直以来只是制造过两级驱逐舰以及多型巡洋艇护航艇的海军造船厂,根本没有建造如此庞然大物的经验,要知道在制造排水量接近2万吨的 “袖珍战列舰”之前,海军造船厂制造吨位最大的不过是镇海级驱逐舰而已。其次,”袖珍战列舰”在建造中同样不断遇到原材料短缺的困扰,按照共和七年的施工计划要求,西北钢铁联合企业和特种钢铁厂要提供20000吨装甲钢,但实际上只交货17000吨,需要到明年材料紧缺的情况才能有所改观。

而且最致命的是,因为钢铁联合企业的特种钢铁厂对生产厚度超过200毫米的装甲 钢板很不在行,再加上庞大的需求也无法保证优质大厚度装甲钢的连续供应,不得已,迫于无奈以居恩为主的设计人员,只得在设计 “袖珍战列舰”时另辟蹊径,通过设计上的完善与修改,最终勉强让舰队接受了 “薄壳袭击舰”。

就是在动力系统上也碰上了难以克服的困难,按照预定计划,西北应该于共年七年年底前仿制出六臺帕森斯式汽轮机,并在明年三月前再生产10臺,但实际上直到现在,西北动力集团也仅不过只造出四臺帕森斯式汽轮机,至于不足部分只能向美国采购。由于西北相关企业负担太重,船厂不得不向美国和英国订购包括螺旋桨在内的大量重要部件,这才解决了一直影响 “袖珍战列舰”的原料供应问题。

在这个时代战舰的设计是锅炉和锅炉放在一起,涡轮机和涡轮机集中在一起,这样如果被鱼雷击中就面临全舰瘫痪的危险,所以此时列强海军均采用厚重的装甲带保护动力系统。但是因为装甲钢强度和航速问题,身为设计师的居恩只能选择放弃对鱼雷的直接防御,而采用优化设计的间接防御,因而独树一帜的采用单元布置的引擎系统。直接防御就是靠装甲强度抵御鱼雷爆炸,间接防御就是尽可能保存住动力。战舰引擎需要两部分才能动,锅炉和涡轮机,一组全损失掉了,另一组完好也没用。而采用单元布置引擎系统,任何一组单元都包括涡轮机和锅炉,4组动力系统中任意一组保存住,都不会完全丧失动力。

这么设计即减轻了军舰重量,又能有效保证动力系统,但缺点是加大了机舱的面积。一般巡洋舰有两组动力系统,而袖珍战列舰却采用四组动力系统,而这么做的代价就是机舱面积成倍数增长。最后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源自后世技术的 “新式锅炉”,体积小重量轻的新技术船用锅炉确保了单元布置引擎系统在 “袖珍战列舰”上成为现实,新型锅炉技术源自后世70年代。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最顺利的却只有技术相对覆杂的锅炉以及三联装舰炮的制造,有时候问题就是这样,不可预料的困难总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就像产生自装甲钢以及汽轮机甚至于螺旋桨上的问题一样。

“我们没有主力舰!”司马的想起三天前,在泗水康济号战列舰上的大副陈庆捷在面对愤怒的华侨时,挺身保护几名殴打儿童日本水兵,在那几名水兵离开后,用苦涩无比的话语说出一个事实,中国海军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的主力舰。

“这是我的舰队,将来还要造真正的战列舰,造航空母舰,建立直正的蓝水海军。”望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司马想起后世时无数人的呼吁,造航母建大舰队,走向蓝水!这是国人百年的期待,没想到在这个时代,竟然将要美梦成真。四艘 “袖珍战列舰”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其最大的意义是对造船水平的跨越式提高。

“大工程”对于国家科技水平起到的促进作用,绝非普通工程所能相比。过去自己尚不能理解,而现在通过袖珍战列舰这个 “噩梦般的工程”,西北的造舰水平以及与之相关技术水平至少提高了二十年以上,大工程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在造舰之前,西北特钢只能生产中厚度普通渗碳装甲钢,而现在西北特钢已经可以生产各种型号的大厚度装甲钢,新型大功率汽轮机、新型锅炉、大型螺旋桨,这一切对于中国而言都是史无前例的,重点工程项目改变中国造船业,但是在未来还需要更多的重点项目。

看着仍在船坞中,表面装甲呈现灰碣铁色的庞大战舰,司马心中想到另一个重点工程,心中犹豫是否应该在现在展开这个工程,毕竟现在海军造船厂的工程表已经排到了共和十一年,再冒然添加大工程的话……

“先生,我们是时候去港口了,他们快到了。”见望着战舰的先生此时似乎是在沈思,沈鸿烈看了一下手表上的时间后便开口提醒道。先生之所以从西北赶到葫芦岛,就是为了迎接历经千辛万苦,几乎可以用饱受折磨来形容的特别编队的回国,此时,他们已经快到家了。

在平静的渤海湾洋面上,宁静的黎明即将到来,天空布满乌云,但是东边的水天线已经微微泛白,朝阳即将撕破黎明前最后一丝阴霾。在灰暗的海面上,一支小型的舰队溅起雪白的浪花,向西方驶去。两艘排水量2200吨的镇海级驱舰舰,相隔数海里一前一后以13节的低速航行,镇海级驱逐舰上的五座130毫米单装炮塔以及20/24毫米高平炮位,此时都处于战备状态,操炮的水兵们搜索着海面上的目标,随时准备迎战。在两艘镇海级驱逐舰的四角,分布着四艘500吨级反潜护航舰,远处还可以看到两艘护航舰在高速巡航。在舰队的中央,六艘鲸一般半潜的潜水艇和舰队保持着相同的速度,浪花击打着潜艇的甲板。

潜艇甲板上空无一人,这支潜艇编队仍然保持战备,做好随时下潜的准备,往往距离家门越近时,人们的神经越容易松懈,此时距离葫芦岛不过数十海里而已,家门就在眼前,既便是军舰上一直保持警戒的水兵,此时也大都点燃香烟,有什么地方比家门口更安全。正当所有人在警惕和松懈之间徘徊时,东边发白的水天际间露出一个若隐若现的黑点, “嗡……”一阵螺旋桨声在舰队附近空中响起,一架飞机已经飞临舰队上方,了望手看到飞机时,先是一惊然后是一楞,最后一阵炫目。

在驾着飞机轻松飞临中国舰队上空时,阪本造作不禁在心中兴奋的叫喊。作为旅顺基地海军航空大队大队长,当这支一路保持战备的支那舰队驶入渤海湾后,就吸引了阪本造作的註意力,这种註意并不是因为阪本造作的对这支舰队的好奇,而是为了自己的荣誉。

一年半以来,中国海军航空兵的飞机曾多次飞临关东州和旅顺上空实施空中侦察,即便是从旅顺港驶出的例行巡航战舰也不例外,而帝国海军航空队,却从未有一架飞机飞临支那战舰上空,在日本海军省高官看来,这种耻辱是无法接受的。相比于陆军的狂燥,日本海军更多的时候相对较为理智。既然在空中丢了面子,海军高官想到的不是通过外交威慑施加外交压力,或是派出主力舰到葫芦岛外海巡航,以迫使中国海军停止挑衅,而是就要在空中把自己丢掉的面子找回来。

半年前,阪本造作和一百余名同僚把35架斯帕德式战斗机从本土调至旅顺,目的就是为了向支那人展示帝国的空中力量,同时阻止支那空军对旅顺等关东州要地的侦察活动。 “绝不能让支那人在空中肆意猖狂下去!”半年前,奉命从本土移驻关东州前,板谷少将曾如此交待道。对于装备法国原装进口的 “斯帕德”战斗机的阪本大队,海军省可谓是寄予厚望,尽管 “斯帕德”战斗机的性能并不及支那人的战斗机。

六月,阪本造作率领由三十五架飞机组成的阪本大队,从九州基地直飞旅顺。之所以采用这种 “轰动”整个日本的跨海飞行,就是为了告诉支那人帝国空中力量的存在,同时向帝国民众展示帝国空中力量的 “强大”。尽管日本航空业起步远早于中国,但是在航空技术、航空教育以及飞行员培训,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这对日本人可谓是个不小的打击。阪本大队的跨海飞行使阪本成为日本人眼中的英雄,毕竟这是这个时代距离 “最远”的一次跨海飞行。

在阪本大队进驻旅顺之后,受到整个关东州,包括关东州总督中村雄次郎以及驻军高级指挥官热烈欢迎。规模宏大的欢迎仪式和欢迎酒会让阪本造作和大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体会到关东州对于空中力量的期待。酒会后身为关东州总督的中村雄次郎特意接见阪本造作,直截了当的告诉他: “一定要尽快熟悉环境,把支那空军从关东州的天空中赶出去!”

为了尽快适应关东州的气候和飞行空域,阪本大队35名飞行员每天坚持飞行,但是即便如此,中村雄次郎也多次表达对进度的不满。因为即便阪本大队进驻关东州后,支那人也没有停止空中侦察活动。经过一个月的适应训练,包括阪本造作在内的三十五名飞行员,已经对关东州的空域、地形、气候以及支那飞机的主要型号、性能以及常采用的战术有了初步了解。

当阪本造作信心十足的率领机队准备拦截支那空军飞机时,却遭受了惨败。那一天,在大连上空,数万人目睹了两架支那海航的战斗机,在三十五架日本飞机的围追堵截下,轻松完成航拍任务返回的场面。大队的士气一落千丈!被寄于厚望的阪本大队立即从先前的娇子成为弃儿,阪本也从曾经的英雄,成为报界嘲讽的对象。 “挑战支那空军,如支那海军挑战帝国海军一般愚蠢!”朝买新闻上曾如此报道。

在报纸和同僚的嘲讽下,阪本一直在寻找雪耻的机会,而现在当阪本用相机拍下数张中国军舰照片时,望着惊呆的中国水兵,阪本似乎看到再一次成为报纸上国民英雄典范的情形。 “潜艇!”在飞过支那舰队上空时,阪本看到六艘如蓝鲸般的军舰,是潜艇!而且是大型远洋潜艇,艇上甚至还可见德国海军军徽本。阪本明白一切,连忙拿起相机冲舰队环型防御圈内六艘潜艇拍起了照片, “支那人在和德国人进行秘密交易”。

斯帕德式飞机机翼上刺目的红日,惊呆了舰队上所有的官兵,这架飞机是怎么飞来的?为什么了望手没有示警,了望手之所以没有示警,原因非常简单,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在东亚的天空上,会飞的机械只有中国飞机。

“嘟……”在斯帕德式飞机即将飞出舰队护航圈时,舰队每一艘军舰上都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 “开火!”舰队每一艘军舰上的20/24毫米高射炮位上的官兵随即动了起来,10毫米高射炮炮手们纷纷摇动两机,20毫米高炮炮手,立即炮托抵肩,瞄准空中的日机,同时扣去板机,数艘军舰上几乎同时响起 “砰砰”的炮声,所有的炮手都明白,一定要打下这架日本飞机。随着炮声响起,在日机航向前面构成一道道弹幕,高射炮手逐渐修正炮弹的炸点,高速脱离的飞机旁满是炮弹爆炸的深灰色硝烟。

高度紧张的阪本造作此时再也没有先前的兴奋,在拍到两张照片后,便加速脱离支那人的舰队上空,就在这时阪本感觉到飞机象挨了一大棒似的震了一下……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