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18章 时代的进行曲!

第218章 时代的进行曲!(2 / 2)

库兹涅卡夫跪了下来,向躲在雪堆后面士兵们发出命令: “不准跑……”,话音未落,只觉得后背被重硾击打了一下似的,仆倒在地。当他瘫软的躺在地上时,感觉到不可思议的寂静,再也听不到机枪声,敌机的咆哮声,他明白他成为反攻序幕拉开之前,阵亡的第一名红军高级指挥官,一名师级指挥员,只不过他的名字註定要淹没于历史的海洋之中。

持续数天的暴风雪已经结束,但是降雪始终未停,弥漫无边的雪掩饰了大地上的一切。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对于生活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人来说并不稀罕,但是今年的气温比往年更低,零下三十五度以下的低温已经持续了两周,严寒成为仍在喀山城撕杀的红白两军最大的敌人。

伏尔加河西岸哨站里,带着红军尖帽的哨兵瞪着发酸的眼睛,凝视着寒冷的、覆盖冰雪的白色大地,冰封的伏尔加何使西岸不再安全,一个多月以来,居高临下的红军已经击退了白匪军上百次的冰面进攻。

在警戒士兵身后数俄里,冰雪覆盖的白色大地上,无数双眼睛正凝视着前方,等待反攻的命令,白布伪装网将大炮和士兵隐藏其中,即便是空中侦察也很难发现。炮手们在火炮旁待命,上千门沈重的要塞炮漆成白色的炮管高高指向天空,这些口径从107至254毫米的要塞炮,都是不远千里从波罗的海喀琅施塔得要塞以及芬兰湾炮臺被运到喀山前线,准备投入对白匪军的最后一战。

火炮后面,是堆积如山的炮弹,为了确保炮弹供应,负责后勤的社工党军事指挥官们,几乎搜刮了俄罗斯每个角落里的每一个弹药库。运到前线的炮弹包括从1880年代的黑药弹到帝俄时代从英美进口的炮弹,当然也有一些社工党兵工厂新造的炮弹。披着白披风的炮兵指挥官不时命令声炮手检查炮弹引信,同时焦急的等待开火的口令,突然,冰原上此起彼伏的电话声打断冰原的死寂,死寂的冰原恢覆了生气。

接到命令的指挥员,转向对炮手发布命令: “方位1350-1860……”炮手精神为之一振,纷纷轮起胳膊,按照指挥员指明的方位调整射角,转动炮口,要塞炮兵是帝俄海军中的精英,源自帝俄时代的训练和长达三年的战争考验,使这些炮兵,远比红军任何一支炮兵部队更为出色。 “开火!”当红色信号弹划破天空时,各炮位指挥员纷纷怒吼。今天将是对白俄匪帮的最后一战,大炮将会掀开这一伟大时刻的序幕。

在后来的苏联红军檔案之中,由一个不知名的书记员记下了这一时刻:1919年1月3日上午八时,英勇的要塞炮兵向盘踞在喀山城的万恶白匪帮,发起了致命的炮击……

无数发炮弹冲出炮口,飞行了近十俄里后一头扎在喀山城区地上,它携带的高爆炸药将城内残存的建筑瓦砾化为粉末抛向空中,形成了一股灰黑色的云雾,高爆弹的钢铁破片向四周飞舞,和严寒抗争一夜的白俄士兵,尚未及反应,就被气化在大口径炮弹的烈焰钢铁构成的爆云之中。

伏尔加何西岸的炮手们越干越起劲,炮击的力度也随之不断加强,节奏不断加快,在炮火轰鸣中,更沈重的八寸海岸炮也加入进去,炮弹在冰原上砸出一个个大弹坑,喀山克里姆林宫凝聚了好几个世纪的华丽建筑在密集的弹雨中被炸飞上天,甚至连忙喀山大教堂中俄罗斯最伟大的元帅库图佐夫的墓园同样在密集的炮火中消失的无影无踪,爆炸粉碎了近卫军的防线。

1918年三月的东线,沙皇率领下的近卫军和护国军,即将赢得战争胜利,红军全面失败的消息在西伯利亚冰原上传播。就在这种情况下,图哈切夫斯基带着他的小提琴到了东线,并同政委古比雪夫一起,变魔术一般组建起一支在白匪眼中除了番号外子虚乌有的部队:红一集团军,并在东线英勇而顽强的抵抗白匪的进攻,在伊热夫斯克、在喀山,几乎每一个战场上都能找到红一集团军的身影。半年后,当初子虚乌有的红一集团军已经成为红军的王牌部队。

千万双军靴踩在雪地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全身湿透的马匹踏出有节奏的得得声、牵引野炮的重挽马粗重的呼息声,汇合成一支单调的、令人昏昏欲睡的音调。蔚蓝的天空下,数行长长的行军队伍贯穿整个冰原,无论是士兵或是战马都披着白布,甚至连大炮、机枪都被漆成白色,甚至连刺目的红旗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使他们充分融入冰原,这一切都是为了有效躲避中国飞机的侦察和轰炸。

红一集团军十三万官兵在距喀山一百三十俄里的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冰原上默默行军,在这里没有村落,没有休息,他们必须要在四天内迂回到喀山以东伊热夫斯克市,并占领伊热夫斯克,切断喀山白匪军退路。疲备的士兵机械的向前先进,汗水湿透了衣服。雪原在太阳照耀下闪闪发光,刺得士兵们眼睛发痛、流泪,不时有士兵摔倒在冰原上,冰原上长途跋涉带来的严重的冻伤折磨着红军士兵,每当有人摔倒,看到医护兵摇摇头时,指挥员都会挥挥手,随后士兵被人抬到距离行军队伍数十米外的荒原,然后回来的时候,他们中就会少一个人。

“古比雪夫同志,士兵需要休息取暖,他们已经在冰原上徒步行走了五个小时,有700人掉队了!”骑在马上的图哈切夫斯基得到又有十一名士兵 “掉队”报告后,对身边的政治委员古比雪夫说道,尽管暴风雪和寒流使第一集团军免受空袭,但同样给第一集团军造成麻烦。

“指挥员同志,我们还有三天半时间,必须要在1月7日下午五时前,到达伊热夫斯克,斯米尔诺夫同志的第五集团军会比我们早两天到达。但在伊热夫斯克,有一万余名白匪军,甚至还有中国人的一个团,我们必须在要及时配合斯米尔诺夫同志占领并坚守在伊热夫斯克,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浪费在行军的路上。”

古比雪夫断然拒绝了指挥员的建议,休息!第一集团军的部队可以休息,但是白匪军不会休息,每拖延一天,都有可能增加攻占伊热夫斯克的难度,占领伊热夫斯克,喀山城的白匪就会断绝补给,在酷寒下,失去补给的白匪军将会一败涂地。只要消灭喀山的白匪军,伊尔库茨克的沙皇会失去自己全部军队,苏维埃将会赢得全面胜利。

“我们或许能消灭白匪军,可是中国人呢?”在建议被回绝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并没有坚持为自己的士兵争取休息的权力,反而在心中默默的想着中国军队,在伊热夫斯克和喀山,图哈切夫斯基曾经见识过中国突击分队陷入绝境时的疯狂,在喀山有近四万中国军队,如果喀山按军事主席的计划被包围,中国人会放弃喀山前线的精锐部队吗?中国极可能为拯救他们投入更多部队,甚至直接参与欧俄战事,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啊!

“先生,正如您的计划,在我们表明态度之后,共和、进步、革命、国民四党为了参议院副议长以及众议院正副议长之职,已经出现了分裂迹象,四方这两天均和我们进行了多次接触,希望得到我们的支持!”杨永泰得意洋洋。三个职位打破了政党联盟,使这四个党派发生激烈争夺,尽管四方都明白覆兴党的诡计,但是为了利益只能争下去。

“等!让他们争去,只要矛盾激化,我们才有机会。咱们还得让他们同意迁移行政首都,我们只需要控制国会中的重要委员会就行了。”四天来一直休假的司马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打量国会内的争斗。四方争了三天,现在前景依然不明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做渔翁的感觉真好。

四党只是互相结成两个政党联盟,在国会上共同进退,对覆兴党而言都将是致命之敌,除了可能导致覆兴党提出的的议案不被通过,最可怕的是未来可能会陷入议会争斗之中,只有让四方为了各自利益,彻底绝裂,才能摆脱议会政治的掣肘。

政党竞争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但在非宪政框架下,以追求权力为目标的党派活动却可能造成危险局面,只要进入权力的实际运行阶段,在自由的政治环境中,权力竞争必然导致党派竞争,宪政是个理想,同样也只是一个手段,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确保国会内的政党竞争在一个 “合理有序”的范围内进行,至少不能对自己的计划产生任何掣肘。有所图,即有所求,只要四党保持微妙的利益冲突,而对覆兴党有所求,那么作为国会第一大党的覆兴党才能以超然中立的身份,利用议会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

就在这时一个年青军官神情紧张,急匆匆走进来: “先生,边防军指挥部关于俄罗斯前线急电!”听到是俄罗斯前线急电,司马连忙起身接过电报。 “先生……”註意到先生看过急电后愕然失神,杨永泰连忙问道。司马转身将电报递给杨永泰,杨永泰只看了一半,就惊慌失措的啊了一声, “这……这……”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