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山空艇场内接到撤退命令部队已经围满了整个飞艇场,他们排成队从从高4米的物资装卸臺登上飞艇。 “伤员优先!伤员优先!”站在飞艇旁的艇员大声喊嚷,尽管并没有兵败如山倒,但是大量的部队平民集中在这里仍然使飞艇场混乱不堪。 “所有人必须丢掉一切行李,一切!包括你们手中的武器。”为了尽可能带走更多的人,从空中撤离的部队和平民必须丢弃全部随身物资,即便是武器也要丢弃,空中运输尽可能的多运人,至于武器能从陆路运走就运走,至于实在运不走的,就地炸毁。
尽管铁道兵拼尽了全力,但是狭窄走廊地带的铁路仍然有170多公里没有修通,有数座铁路桥仍然在修覆之中,红军撤退时,不仅破坏了铁路,还炸毁了路基。
如果说边防军还保持着最基本的纪律,等待登艇的命令,那么在飞艇场上的近卫军和护国军就已经出现了 “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他们争抢着企图涌上飞艇,他们知道自己落到红俄手里会是什么下场,只想赶紧撤离这座该死的城市。
“所有人立即后退,飞艇已经超载了,现在就要起飞。”听到飞艇超载的信号时,拿着冲锋枪的艇员大声吼道,如果再装人,艇就会摔下来。 “我这里有通行证!”一个身穿大衣的俄罗斯将军拉着一个提箱子的金女美妇在拥挤的人群中大声喊叫,同时不停的挥舞着由近卫军司令部签发的特别通行证,要是没登上这艘飞艇,天知道下一艘会是什么时候。
尽管拿着冲锋枪的艇员仍然大声喊着,同时不断的推打着试图挤上飞艇的俄国人,但是,仍然不断有人趁乱闯了进去,而此时原本在矢量发动机的帮助下稳稳停系于空中的飞艇已经摇晃起来。 “怎么回事?还不关艇门,再装下去,飞艇就摔下来了!”从空艇内传出一声严厉的喝斥声。 “长官他们压着舱门!” “开枪!把他们扫下去!”
“哒哒……”随着一声令下,清脆的冲锋枪声响起,鸣枪警告的艇员趁俄国人楞神的功夫,把站在舱门上的俄国人推了出去,然后狠狠的关闭舱门,在液压机的作用下,舱门合上,拥挤在物资装卸臺上的俄国人露出绝望的目光,收起系留绳的飞艇缓缓升空。
相比于俄国人,边防军部队有专用的物资装卸臺供他们撤离,所有一切井然有序。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混乱,空艇部队接到命令是撤出远征军官兵,但是此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意外。
“她是俺媳妇,凭什么不让她上艇。”在艇舱口,拉着俄国女人的战士和空艇员大声争吵。他们的争吵非常现实,在喀山打了近半年仗,有数千名边防军官兵和喀山俄罗斯女人产生了战地爱情,而对此边防军高层从来不曾反对,而现在撤退时却出现了问题。这边接到的命令是尽可能节约舱位,从空中安全撤出尽可能多的部队,而这边坚持要带走自己的 “战地老婆”,这些俄国女人可不是什么军人,现在撤退,可不是他娘的返乡探亲。
……拉着自己媳妇手的战士仍然在争论,抛妻之事大多人都做不出来。 “吵什么吵!有什好吵的!”这时一个军官走过来,大声训斥正在争吵的部下,站在臺下的他已经从其它人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长官……” “有多少个要老婆走的?”站在臺上的军官转身大喊了一声,看到队伍中有十来个人举起了手,仔细一看,果不其然,举手的人身边都站着一个穿便装的俄国女人。
“能不能通融一下,当兵的找个媳妇不容易。”军官走到艇员面前轻声商量,但是对方仍为难的摇头拒绝, “长官,对不住,艇的载重有限,为了多运人连武器都扔下了。” “那我的人要是能省出来这几个女人的重量你带不在带?”满面硝烟的军官直视固执的艇员,语气坚定不容回绝的问道。当兵的找个老婆不容易,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老婆丢在这地方。
“长官……”艇员为难的看着面前的军官,同时显得疑惑,连枪都丢了,他们还能丢什么?一个空艇军官走出来,看了眼舱口处的军官,又扫了一眼那些战士, “只要你能省出来,带!”得到回应的军官想了一下毫不犹豫脱掉了自己脚上的防寒军靴,随手扔到了飞艇旁那个方秤上, “给我称称这双靴子多重?”艇员犹豫,这么冷的天,把靴子脱掉……他想…… “这什么这,快给我称,靴子太重了,老子早不想穿了!”军官喊道。厚底全皮防寒靴很重,除了靴子能省出来一些重量,其它的还真没办法。
飞艇军官看了一眼磅秤指针,然后又扫了眼战士身边悲伤的俄国女人, “15公斤,可我看她加上这身衣服至少是有60公斤!” “兄弟们!咱们是爷们!冲锋打仗流血牺牲从来没皱过眉,当兵的找个媳妇不容易,听到没有,一双靴子有15公斤,把你们的靴子都给我脱掉,脱掉靴子就能让自己兄弟带着媳妇回家,是爷们的把靴子给我扔出来,怕冻脚,就把你们的脚伸到战友的怀里。”
随着军官一声令下,艇内已经上艇的战士立马开始脱起了脚上的靴子,不就是双靴子吗! “嗵嗵嗵……”一会艇舱口便扔出了一堆靴子。 “怎么样!够吗?要不够……”说话时军官脸上带着得意。空艇军官看了眼军官以及正解靴子侧带的战士。 “上艇,带着他媳妇!”
于此同时,在喀山远征军指挥所附近,在警卫保护下数十名参谋人员正在焚烧檔案,纸张燃烧时冒出的黑烟柱在雪原清晰可见。在指挥所外上百名官兵正在将成箱的资料装在十几辆卡车上,他们同样在为撤退做着最后的准备。
“……第一坦克旅垫后,掩护全军撤退。从这里到最近的已经修通的车站有167公里。卡车最快需要6个小时才能到达,远征司令部已经在这一段走廊地区设置了十条纵深防线,有三个师掩护我们撤退,最后一支部队在今夜12时整撤出喀山。”查明山向眼前的师团长布置任务,他们脸上看不到一丝喜色,表情凝重。查明山知道他们不甘心,但是不甘心又能如何。
“长官,根据我们目前的初步统计,我军有5674名官兵的尸体在防御作战时遗留在了敌控区,同时还有1364名官兵失踪,他们怎么办?”马洛雨犹豫道。绝不抛弃自己的袍泽兄弟是边防军的信条,但是防御作战时,迫于形势,只能将战友的尸体遗弃在敌区,同时还有部分官兵失踪,可能是被红军俘虏,现在部队撤出了,难道就把他们丢弃不问吗?
在马洛雨提到遗留在敌区阵亡将士尸体以及失踪人员时,指挥所内的气氛凝固了,师团长们流露出悲愤,那些人都是他们的下属,而现在他们……
“马洛雨上校,阵亡将士遗尸和被俘失踪人员参谋部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计划,不久之后将会成立全权机构负责通过外交渠道解决这些问题。各位准备撤退吧!祝大家新年……我们还会再回来。”查明山透着无奈的说道。现在活人能够安全撤出已经老天爷保佑,至于那些人……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外交渠道了。临了时,查明山的那句 “我们还会再回来!”重新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斗志,这次撤退对于他们而言,形同人生的第一大耻,雪耻只能留待他日了,但什么时候还会再回来呢?恐怕只有上天才知道……
被破坏的铁路路基两侧绵延数公里的卡车鸣笛声防滑链的脆响交织响成一团。每辆卡车上都挤满了撤退的部队和平民,在卡车两侧同样跟着大量平民车队,随着车队撤退的平民车队速度并不快,大约也就一小时二十多公里的速度。路上尸体随处可见,尸体大都是的红军官兵,当然其中也混杂着不少近卫军或护国军官兵的尸体,因为所有人都忙于撤退,并没有人在意区分。
每隔几辆卡车,就可以看到一辆车厢顶上架着机枪的武装卡车,尽管在过去三天中,分成二十五批撤退的部队在路上并没有遭到袭击,但是谁知道最后一批撤离部队会不会那么走运。在车队上空,盘旋着掩护车队撤退的俯冲轰炸机以及战斗机,飞机飞行高度并不高,尽管在空中很难发现冰原上隐蔽良好的部队,但是起码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在车队最后方,是负责垫后掩护的第一坦克旅第一团,三十余辆坦克成扇形跟在车队后方,在过去三天中,坦克部队担负着沈重的掩护任务,坦克的小炮塔上,拿着望远镜的车长半露着身子,搜索着冰雪。在他们的身后,数百架轰炸机正在对喀山每处红军目标进行最后的轰炸,轰炸从早上就没停止过,正是轰炸机的不间断轰炸,掩护最后一批撤离部队成功的撤退出喀山。
尽管在撤退时,所人都发出了 “我们一定还会再回来”的豪言壮语,但是天知道下一次回来,会是在什么时候。
“看!又来了一批轰炸机!”有人指着天空轻喊道,但是因为撤退而心情沈重的官兵并没有兴致仰望空中的轰炸机。 “好像这次飞机少了一些!”在马车内望着空中的轰炸机群,身着毛皮大衣的俄国人在嘴边喃喃自语,空中只有三十多架轰炸机,数量显然和先前飞回的轰炸机群无法相比。
“致电基地,第二四特种联队已经到达目标上空,请求指示!”飞行员从飞机上望着下面完全是一片废墟的城市,向基地汇报。一两分钟后无线电收到了来自己基地的命令:按原作战计划执行。 “发信号,降底高度至300米,从a点开始喷洒混合剂。”在掩体内刚躲避了六轮轰炸机的红军官兵,像先前一样躲避轰炸时,并不知道死神再一次降临到他们的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