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45章 乱云起

第245章 乱云起(2 / 2)

但在日方派来的秘史离开静园后,溥仪的决定立即遭到部分遗老的反对,尤其是他的生父醇王。他在第二天清晨赶到天津,亲自令其不可擅动,醇王比任何人都明白,现在虽然被赶出了宫,可至少安全没有问题,如果真地武力谋变,到时不仅是自己的儿子,甚至于连同全国几百万旗人都可能难以身免。

相对于一些人的明智,溥仪身边更多遗老却把这看成机会,希望溥仪尽快奔赴满洲,趁此时机覆辟清朝。一些人甚至在 “劝进”信中写道:覆辟祖宗之业的机会终于来了,请皇上勿失良机,三千万东北 “子民”盼望 “皇上”立即前往祖宗发祥地主持大计,凭借日军支持,先占据满洲,再图关内……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墻,就在日方特使与溥仪交谈的当天,一份中央调查局的情报简报就被递到京城总理府司马案头。石磊见总理接到报告后,就一直沈思不语。 “总理,我们是不是应该……”自将溥仪赶出宫之后,中央表面上甚至都没派卫兵,可以说是还给了他全部自由,但是实际上,调查局从来没有放弃对他的监视,在静园内安插了众多眼线以及特殊设备,现在溥仪要离开天津前往日据辽东,行覆辟之举,中央显然应该做些什么。

“什么都不做,等!如果他真要离开天津,告诉各方面不得加以阻拦。”在沈思数分钟后司马冷冷交待道。很多历史上遗留问题是时候解决了,但是解决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否则自己将授人以柄。原本驱逐溥仪出宫各方面就不甚讚同,甚至一些专家学者还曾给自己写信,批评自己。要彻底解决诸多的历史问题,自己需要一个完美无缺的理由,而现在日本人和溥仪把这个理由送到了自己面前。

“居然还有人反对,你们可不能让失望啊!”看到情报中提到包括溥仪生父醇王在内的多人反对溥仪前往关东州,司马冷笑一声,以日本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事风格,司马知道他们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只要他们知道溥仪不愿前往关东州,他们即便是绑架也会把溥仪绑到关东州,国事不靖啊!西南诸省不过刚刚宣布接受国会 “废督裁军案”,这边日本人就开始动手了,不过是换条狗替他们动手而已。

6月15日上午,一位陌人手提一份礼品,来到溥仪的 “静园”内,虽说溥仪退位了,可再怎么也是个小皇帝,更何况天津租界内还有不少遗老遗少,经常收到礼品不足为奇。随侍接受了礼品,打发走了陌生人。不一会便从堂厅外传出一声刺耳的尖叫声,显然是受意外惊吓所致。

几天来为是否返回满洲犹豫不绝,同时又为父亲等人的反对而心烦,还要担心共和政府可能的报覆,这些都使溥仪显得心魂不定,听到这声叫喊,惊得差点魂魄出窍,头一阵眩晕,赶快走过去看个究竟。

“皇……皇上,这……这,您看……”被吓得神智不清的侍从手指一个筐子,筐旁边堆了一堆水果,这本是平常的,但筐底却有两颗泛着黑光的炸弹。溥仪被吓得一屁股重重坐回到座位上,面色煞白双眼呆滞,嘴唇不由自主的抖动着,再也没有力量站起来。溥仪心中跳成一团,自己足不出门,祸从天降,是谁干的?是有意要干掉我,还是恐吓,难道说事情败露了,共和政府要准备干掉自己了?

当天深夜11时,朦胧月色笼罩之下的天津卫,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路灯昏暗的灯光映射在街道上,偶尔有一些夜归的路人正匆匆走返家的途中。这时一阵杂乱地脚步声,紧接着夜色之中冒出一片片火光,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随即如爆豆般响个不停。日本为将溥仪弄出天津而精心策划的 “天津事件”正在上演。近千名被日本人收买的地痞流氓、亡命徒组成的汉奸队伍在日本人组织和指挥下,由海光寺日租界冲出来,用手枪、手榴弹攻击市政府、公安局。

几乎在他们动手的同时,日本租界内立即宣布戒严,日本租界外围全部由汉奸队伍占据。日本支那驻屯军也开到街头掩护歹徒为非作歹,肆意妄为。然而,这绝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暴乱,而是为另一个阴谋,一个更大更长远的阴谋打掩护。

尽管天津市警察局和闻讯赶来地模范军第七师官兵全力镇叛,但是直到凌晨一时,天津城内的混乱仍没有结束。早在暴乱刚起时,就有一批日本部队开到了溥仪居住的静园,美其名曰负 “保护之责”。时局如此混乱和动荡,使溥仪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天津。并且,日本人也没有给他更大的余地,日本政府已不再允许他考虑了,溥仪已经被日本人制定的秘密强迫挟持计划深深缚住了。

一片混乱之中,被日本人收买早已做了间谍的随从祁继忠急匆匆跑进溥仪的卧室,下午收到炸弹,晚上又发生了暴乱,此时溥仪已成惊弓之鸟。祁继忠来到眼前,先是跪安然后才说道: “皇上,外面乱成一团,很快就打到这边来了,赶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由共和政府收买的乱匪,想趁机杀害皇上,以绝后患那!”

祁继忠话音刚落,静园外面响起一阵密集的枪声,六神无主的溥仪只能与这位贴身侍从 “患难与共”,由着随从带他走。烟幕之中,静园外几乎没碰到一个人,祁继忠牵着溥仪的手跌跌撞撞跑了一段路,前面停着一辆黑色335型轿车,轿车显然已经等候多时,溥仪惊魂未定,但仍觉得此车不久前好像在哪见过,是在……啊!对,是在自己的静园。

“这是日本人……”一见皇上反应了过来,祁继忠连忙一把抓住溥仪的手臂, “皇上,如果日本不在此保护我们,我们早就没有命了,现在只有接受他们帮助,我们才有出路。”而此时溥仪脑中却产生一连串问句。 “日本人?接我?保护我?”在溥仪犹豫疑惑的时候,已经被祁继忠推上了轿车。开车的司机一见溥仪上车,便立即发动了汽车,一溜烟驶出静园,来到英租界的一个小码头上。

码头上一艘悬挂英国旗的小汽船,早已等候多时,一直站在码头上的郑孝胥一行连忙走过来迎接溥仪。溥仪一见到郑孝胥和他身后的一群遗老,原本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 “有你们在,这回我可放心了。”几分钟后,悬挂英国国旗的小货船缓缓驶离小码头,在距离小码头不远的地方,几部相机从多个角度拍下了小码头上发生的一切,而此时天津的枪声依然在响。

穿着传统北方军制式硬底铁钉军靴的军官,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地痞流氓,然后朝燃烧着的医院走了过去,镶有钢钉的军靴走动时与路面发出清脆撞击声。一进医院,军官便看到被杀死的病人、医生,还有浑身赤裸惨死的护士,军官咬牙切齿的吐出两个字: “枪毙!”随着军官一声令下,沈寂的街道上立即响起了一连串的枪声和求饶声。这一夜中国註定不再平静。

京城铁狮子胡同,又称国务院胡同,国务院以及重要机构均设于胡同内。1901年后,清政府实行 “新政”,厘定中央官制的措施之一,就是将原兵部、练兵处、太仆寺合并为陆军部。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拆除了和亲王府和承公府后,以慈禧修建颐和园之海军经费余款,兴建了东、西两组洋式砖木结构楼群,西部为陆军部,东部为陆军部所属的贵冑学堂。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海军处为海军部,贵胄学堂撤消,此处即成为海军部。1912年袁世凯曾把总统府设于西院,国务院设于东院。

西院陆军部,中央高约22米的钟楼上时针指向3时25分,陆军部大门处,穿着墨绿色军装的边防军卫兵取代了茶黄军装北方军卫兵,这种变化始自数月前,司马宣誓就职总理后,曾驻于京城南北苑的北方军部队也大都南撤至保定、山东、河南一带。陆军部主楼地下室,过去曾是陆军部堆放杂物所在,而随着蔡锷等边防军高级参谋将领出任陆军部部长等要职,沿袭西北传统,地下室被改为作战室,此时通往地下室的数个通道,被警戒宪兵全面封锁。

偶尔经过陆军部前的北方军值班军官,多少能感觉到空气中不同寻常的味道,数小时前天津发生暴乱,已经传到京城,一小时前京城卫戍区宣布进入戒严,甚至连同总理都来到陆军部地下作战室。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由旗人、土匪、蒙古人组成的勤王军约28.5万人,已经在两日前全部抵达旅顺,并秘驻于旅顺等地日军军营、满铁仓库之中。昨日调查局转来情报,满铁的发车表中增加了五列不明列车,情报显示五列火车的目的地均为奉天。第一列列车发车时间是昨日9:25,第二列列车发车时间是9:32……如果时间没错的话,现在第一列列车已经抵达日本人控制的奉天火车站。半小时前,奉天传回情报,奉天火车站日本驻军已经进入戒严,据此分析,受日本指使的勤王军将于今天在奉天发动叛乱。”

情报军官的通报让作战室内气氛凝重,国事不靖啊!南方诸省尚未平定,辽宁勤王军又发动了叛乱,一旦南北变乱同起,遥相呼应,只怕西北军会疲于奔命。对于勤王军,作战室内众人绝不会把他们与共和四年的勤王军相比并论,这支勤王军由日军训练了长达半年,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形容绝不过份,一旦其在奉天发动叛乱,奉天形势将不容乐观,而且他们的背后还有日本。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