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65章 但愿……

第265章 但愿……(2 / 2)

“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吗?”他会是自己的大哥吗?刘家祥并不确定,但却不愿意放弃求证的机会。

看着喧嚣的城市,新建尚未投入使用的地铁,大步流星的人群,繁忙的街道,还有明亮的街灯,这里就是中国的行政首都,西北市。火车站外的阿尔伯特.塔伯特打了个的士,用蹩脚的中文告诉司机把他拉到一个便宜的旅馆。司机的选择是西市区第十三街的一个小旅馆,这里离第五大道不远,这里将成为阿尔伯特一家未来的住处。

曾在德国海军服役、参加过日德兰海战,但因为和约规定德国只能保留十二艘、30万吨主力舰的缘故,阿尔伯特失业了,领取一笔看似不菲的退役金,却因为帝国马克贬值,甚至不够家人几个月的生活费。停战并没有给德国带来繁荣,军队裁减、工厂定单减少,反而让德国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之中,整个德国到处可以看到失业的工人和没有工作地退役士兵。

迫于生计,阿尔伯特在朋友建议下,来到中国这个即便是对德宣战,仍对德国持以友好态度的国家寻找工作机会,停战后一年多以来,已经有数十万德国人移居中国,中国的移民政策相当宽松,在这里只要你有技术可以很轻易找到一份月收入70元甚至更高的工作。

“我毕业于德意志帝国基尔海军学校,战前我曾在柏林工程学院学习机械工程,取得工学院硕士学位。这是我的证书,我希望可以得到一份与机械工程相关的工作,我理想的报酬是每月100元左右……”在新移民就业帮助中心,阿尔伯特庆幸眼前的这个工作人员竟然和自己一样,都是德国人,至少不需要担心对方听不懂自己的话。

“阿尔伯特先生,相信您很快就可以得到一份令您满意工作。我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阿尔伯先生,您会说汉语吗?”从就业帮助中心走出来之后,阿尔伯特站在报亭旁,浏览报刊杂志,因为拥有数十万德裔移民的原因,在西北市可以看到不少德文报纸杂志,阿尔伯特想从上面看看找到价格更低的住所,来到中国后,他的钱包越来越空,旅馆并不适合一家人居住。

阿尔伯特进入32街一处地下室的巴伐利亚俱乐部,来这是就业帮助中心工作人员的建议,在这自己可以学习中文,尽管有官方语言学校,不过最好的地方还是各个俱乐部内的互助教室。听到俱乐部内传来熟悉的德语,通常情况下,尽管面临学习语言的难题,但在外界德裔移民仍尽量使用中文,若想融入这个国家,就必须要学会中文。

此时俱乐部内喝着啤酒的同胞们,兴奋地用德语和中文交谈。尽管刚进入俱乐部,但阿尔伯特还是明白他们正在谈论什么,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判断,他们在讲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有的人在说如何在郊外度周末,滑雪或者打猎,有的则在谈论正在上演的话剧或电影里的剧情,当然更多的则是在谈论其中漂亮的女主角。

他们都是最普通的德裔移民,平常在工厂或公司里工作,业余时间在街上陪家人逛百货公司或大型超市,去咖啡馆、在剧院看话剧、和妻子一起看看电影,在这里他们的生活过得显然非常充实。或许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这里的生活却显得非常安逸,对于经历了七年战争的他们而言,这种安逸而祥和的生活无疑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他们和自己一样,非常喜欢这里的生活,但自己却还一份工作都没有找到。”看着喝啤酒畅所欲言的同胞,阿尔伯特心中很惆怅,因为手头并不宽裕,阿尔伯特只能要一杯最廉价的啤酒,然后朝一张木桌走去,这所面对普通人的俱乐部或酒吧的装修并不奢华,很大众式的装修,甚至和德国谈论政治的简陋的啤酒馆并没有什么区别。

仅有的区别就是这里的客人显得很平和,很享受目前的生活,而在德国啤酒馆内到处都是燥动不安、狂燥的退役军人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普通人,他们大都不愿意接受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德国陆军只能保留25万常备军,海军只能保留30万吨主力舰,除此之外欧洲版图上还出现了一个怪胎:波兰共和国,波兰由俄、德、奥所属部分地区合并,成立独立波兰是协约国条件之一,目的非常明显,就是削弱德国。

波兰的独立在德国和苏俄之间形成缓冲,而且用波兰吸引苏联视野,这样东欧就形成了相互制约体系。英国自然希望欧洲大陆互相制衡,而法国认为波兰的存在可以有效遏制德国和苏联。甚至连德国占领的高加索巴库地区,都需要交给一个独立的大亚美尼亚共和国,尽管现在这个独立共和国正面临苏俄侵略,随时有可能灭亡,但英法所考虑的仅仅只是的削弱德国。

“……总理昨天发表讲话,日本人拒绝归还关东州,无疑是在挑衅共和国的尊严,同时触及共和国根本底线,共和国绝不放弃条约到期收回关东州决定。”这个消息让阿尔伯特皱了皱眉头,一瞬间他的记忆又回到了日德兰海战,在那里到处是奋力战斗的水兵和水兵们的尸体和血液,以及分辨不清模样的残肢断臂。见识过战争残酷的阿尔伯特来到这里正是为了躲避过去的记忆,同时寻找新生,但是现在阿尔伯特又闻到了1914年战争爆发前的气息。

“日本政府在一周前拒绝外交部要求归还即将到期关东州租界的交涉,他们甚至称:关东州现在、将来,永远都属于日本帝国。这群短视的猴子难道不知道激怒中国人的后果,中国可能会选择用战争方式解决,到时他们一定会被赶下海。”说话的人显然很兴奋,似乎在心里对日本人有满腔怒火,或许他曾在西线战壕里和日本远征军打过仗。

作为一个在几年前尚面临被诸列强分割的落后国家,阿尔伯特在来中国的邮轮上从资料中知道,这个看似已经跻身强国的国家领土上,存在英法美日本等国的租界地,甚至在他们的法定首都,还有一个区域是独立使馆区,而日本人更是占着一大片关东州租借地。收回租界地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看来,无疑是当务之急。

“阿尔伯特!阿尔伯特吗?”一声惊喜的叫喊打断阿尔伯特的思绪,顺声音望去,阿尔伯特看到一个熟人,自己在柏林工学院进修时的同学。看到步入酒吧的费米尔,阿尔伯特很惊喜,竟然会在中国碰到老朋友。 “费米尔?您什么时候来到这里?” “我来这里已经一年了,你听我的汉语说得怎么样?”叫了两杯啤酒,费米尔用生硬的汉语回答,但看到阿尔伯特一脸茫然,立即明白了。 “阿尔伯特,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刚到中国吧!找到住处了吗?没有?工作呢?没有?”

老同学的回答并没出乎费米尔的意料,战争结束已经一年多了,对于陷入经济危机,整个社会都充斥大量失业者的德国而言,数十万人选择移民到这个东方国家。尽管中国需要专家和熟练技工,但是大量 “非计划”移民蜂拥而来,聚集到传说中的 “西北市”,却使这里合适的工作机会变得紧张。

“知道吗?中国并不仅仅只有一个西北市,这个国家就像上世纪末的美国,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工作机会,中国人现在每天修建15公里铁路,几十公里公路,我就职的公司最近准备在四川省投资兴建一家新工厂,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公司可以为您提供一个职位,新厂工程师,每个月180元,相当于6000马克。

当然在成都很难见到西北市德裔社区,不过既然我们来到这个国家,不就是要成为中国人吗?尽管我们面貌不同,但相信我,各地中国人对德国人非常友好!”阿尔伯特没想到老同学竟然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个工作机会,但他提到的地方显然让阿尔伯特感觉陌生。

“成都?那是什么地方?”费米尔拿着酒杯朝俱乐部左墻走去,墻上挂着一幅大地图。 “你看,这里就是西北市,就是现在我们所在位置,这里是中国最大城市,成都……嗯!就在这,这里被称为中国西南,从西北市坐火车出发,需要三天两夜,乘飞机需要1小时。知道吗?成都将会成为中国西南的中心城市,国务院已经决定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加大西南投资,成都至少可以得到20亿政府投资!”

费米尔指着地图向同学介绍那个位于西南腹地的城市,来到中国已经一年多的费米尔知道,中国政府发展策略是在各省建立中心工业城,而成都尽管未被列入第一个四年计划的发展区域,但中国政府显然不会忘记西南,现在企业提前进入,只会带来更多商机。

在俱乐部内被朋友的劝导弄得心神不定的阿尔伯特一杯接一怀,一口气连喝了数杯啤酒,始终在心中犹豫,是否按照朋友的建议去成都,相比于西北市,成都不仅陌生,而且按照朋友介绍,那里是传统的中国城市,教育是否适合自己的儿女,这些都是问题。一直到了深夜,仍未做出决定的阿尔伯特略带醉意朝寄宿旅馆走去,路灯下阿尔伯特脑中努力权衡利弊,西北?还是成都?这是一个问题。

“阿尔伯特先生,有您的信!”前脚刚进旅馆,旅馆那个来自黑森的老板便喊住阿尔伯特,然后递给他一封信。 “就业帮助中心,青岛?”拆开信件一看,阿尔伯特楞住了,是就业帮助中心寄来的信,他们为自己选择了一份工作,每月130元,只不过工作地区是青岛,对于那个城市阿尔伯特并不陌生,如果没有战争,阿尔伯特或许早在九年前就应该到了青岛。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