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是海军上士杨晨尚在读书的小弟寄来的,国内的很多报纸将 “夫殉国、妻殉节”的杨晨夫妻称为 “国民典范”,典范的代价就是一个十九岁的女孩自尽,沈鸿烈敬佩杨梁秀兰的节义,但作为海军长官,却不愿看到海军眷属都走这条路。 “这一次不知又有……”想到即将到来的战事,沈鸿烈眉头紧皱,望着车外因大量陆军部队进驻而显得杂乱的海军基地,沈鸿烈双拳紧握。
西北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内,司马等人正在处理与辽东战争有关的事务,这是场牵动世界政局,引起全球动荡的战争。司马小小的办公室成为决策中心,而战事成了日常事务。司马抽着烟望着办公桌上的报告,国防部长蔡锷和总参谋长王公亮以及大本营其它官员则坐在两侧的沙发上,漫长的会谈使司马不得不几次推迟与臺湾士绅代表见面的时间,在于他们会面之前,司马需要掌握对臺作战的准备情况。
蔡锷就攻臺准备向司马汇报, “……尽管国内船厂早在共和十年接到国防部定单开始大量生产登陆舰艇,但受到欧战商船定单的影响,直到去年登陆舰艇生产才步入正轨,据国防部要求,自共和十年六月后,国内采购客运船,必须采用d型无码头浅水运输船,也就是 “潜山”大型登陆舰,但国内仅有62艘同类型船,目前已全部征用,加上海军共96艘,不能满足运输登陆部队的需求……根据海军提供的数据,即便最乐观推算,海军登陆舰船只能满足运送一个海军陆战师、一个装甲师和相应作战物资的水平。”
蔡锷的话让司马颇为不悦: “提前三年做准备,打起来才发现捉襟见肘……可骑虎难下,必须要打。列强斡旋奉行一个原则:你不打下来,就不可能交给你,臺湾是一定要打……没有足够登陆舰,这是一个大问题,事关国运。老史,你主管军工生产,现在登陆舰艇生产情况如何?”
从三年前筹备对日作战,登陆舰生产就是重中之重,为避免浪费时间,通过国防科技委员会直接提供二战时美国研制的lst登陆舰,甚至还要求海军在此基础上研制 “无码头浅水运输船”,适应中国长江和沿海落后的码头设施,以实现民用无码头运输为名,为海军储备登陆舰,但民间需求总是有限的。
被总理点名的国防工业委员会主席史道姆威尔连忙打开文件夹,史道姆也是疲惫不堪,从12年元旦之后,史道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空中度过,基本上全国每一家与军工生产相关的企业史道姆都要亲自到场,检查生产情况。 “总理,目前国内各个船厂登陆舰的生产速度已到极限,11年6月前,每四个月才能制造一艘 “潜山级”登陆舰,而缩减为两个月,国内4之1造船力量被用来制造登陆舰……”
“作战物资准备情况如何?”司马询问王公亮。 “对臺作战物资早在共和9年兴建三沙湾海军基地时,就已经开始储备,目前三沙湾储备的作战物资可以满足6个师30天作战需求,在浙江、广东、福建都储备有足够的物资。在另一方面,三年来虽然政府投入巨资改善东南交通条件,但不尽如人意,东南港口设备落后。根据计算,在臺作战部队需要从福建获得军需补给,以东南交通条件勉强可以满足……
臺湾仅有日军三个师团一个旅团,其中两个师团加一旅团是3月6日宣战后,日军紧急征召日本远征军臺籍士兵组建,轻重武器欠缺。一个旅团为征召臺湾日本人组建,轻重武器齐全,临时征召平民,战斗力应在臺籍师团之下。因而参谋部认为,第一批登陆部队陆战一师以及装甲十三师完全有能力巩固滩头阵地并向纵深扩散……另外海军需要空军派出五至七个俯冲轰炸机联队支援作战。”
“空军准备赴朝鲜参战,不可能顾及臺湾,海航不是有十八个俯冲和水平轰炸联队吗?”司马反驳, “空军可把h-2型轰炸机联队调去三至五个,臺湾日军兵力三个师团加一个旅团,其中两个半师团都是臺湾人,要对臺籍日军部队打心理战,绝大多数臺湾人都是心向祖国的,臺湾人也是中国人嘛!”
“都是中国人又能如何?毕竟离开二十八年了,臺湾老人心向中国我信,可年青人,谁也不能确保对祖国的态度。我个人认为,即便面对臺籍部队,也要像打日军一样凶狠,调查局特工在臺湾没少被同胞出卖,而且……”石磊眼中闪出一道冷光,臺湾是调查局的伤心地。过去五年中,根据总理指示,调查局向臺湾派出近千名特工,但却没能煽动一场起义,超过一百名特工殉国,原因就是同胞向日本总督府告秘。
石磊被司马打断 “四石,臺湾人同样是中国人,几十年来臺湾人从未放弃抵抗,数十万臺湾人惨遭杀害,臺湾同胞受日本残害甚我等数十倍,他们被杀怕了。即便如此,心向祖国的仍是绝大部分,收覆臺湾后,汉奸会进行甄别,这是一定的,但汉奸只是极少数!”
“总理,石局长也是有感而发,毕竟……不过石局长有些片面,在大陆很多臺湾青年都涌跃加入国防军,不过因为没有先例,所以被婉拒,由此可见臺湾青年还是心向祖国的!”註意到总理的不悦,蔡锷连忙打圆场。
“日军在臺北、臺中和臺南有三个步兵师团,并在基隆、马公设立要塞炮兵团,因为不信任臺籍兵,所以日军将第二十三旅团以及日侨组成的六十九旅团、一四五联队分置臺北、臺南、臺中三处,威慑臺籍师旅团,如此一来进一步分散了臺湾日军实力,部队登陆并扩大战果完全没有问题。”王公亮适时将话题转向臺湾日军兵力配属,转移总理的註意力。
“嗯!我看行……就按参谋部拟定的方案办吧!时间不早了,臺湾士绅等久了,不能太过失礼。”十余名臺湾客人是调查局秘邀而至,借道菲律宾、暹罗等地来大陆,他们担着身死族灭之危。
等了一个多小时,一楼会客室内臺籍士绅颇为焦虑。丘念臺註意到林文钦、林献堂、李建兴等人焦切中带着深深的忧虑,而蒋谓水、蔡培火等人则兴奋难抑,对比鲜明。钟蕃朝会客厅大门看去,距离总理召见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半小时,总理仍未出现,会不会有什么变故?原本就忐忑不安的钟蕃等人,更加忧虑。 “林公,总理他……”钟蕃话音未落,就看到会客厅的门被推开,因为没有人通传,会客厅内众人未起身,直到看清来人,丘念臺等人连忙站起来,满面惊喜。总理来了怎么没人通传?
司马一进门便笑容满面打躬作揖, “各位叔伯、兄长,劳诸位久候实失礼至极,只因前方战事缠身,失礼之处,还请见谅!”林文钦、林献堂、李建兴、蒋渭水、蔡培火、丘念臺等人听到总理的称呼同时一楞,总理并不算地道的闽南话让他们很亲切。
“各位叔伯、兄长,坐!回到家中,就不用客气了,今天没有总理,没有籍贯之分,有的只是晚生后辈和离家多年的叔伯、兄长共叙二十八年离别之情!”见众人不知所措,司马走上前,搀扶垂暮之年的林文钦,将其送入沙发坐下,司马才落坐,同时挥手示意大家坐下。
“林公,往事何堪,征衫血泪斑。龙归天外雨,鰲没海中山。银烛鏖诗罢,牙脐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臺湾。多年来华之夜夜梦臺湾,实是思心焦切,今日得见臺湾叔伯、兄弟实华之之幸!相逢欲洒青衫泪,已割蓬莱二八年,二八年啊!华之今日借仙根先生一言,吾不敢忘臺湾也!”说话时一直被司马握住双手的林文钦泪流满面,自乙末割臺后,何时有政府高官如此盛待臺籍同胞,总理尊己为公、为叔伯,得此之待既明总理未忘臺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