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中国是个十分奇特的国家,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数十个王朝,战乱与兴盛、朝代更迭对于中国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每几百年就是一个轮回。当我刚刚抵达中国,从踏上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国家第一刻起,感受到落后与发达、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中国存在大量东方古代建筑,也存在大量新颖的现代、甚至新潮的现代建筑,粗陋的农村建筑、衣着破旧的农民与干凈的大城市及市民井然有序,在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一副好脾气,尽管很多人衣着破旧,但却很整洁,中国人充分消化吸收了德国人的 “一丝不茍”,德国对于这个古老东方帝国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从你置身于这个国家,你就可以感受到一种新的、迥乎不同的东西:共和新政权的民族主义政策与覆仇主义,如同烈焰一般迅速蔓延至整个国家,令人毛骨悚然。
然而在民族主义外表后面隐藏着什么呢?是强大战争的潜力,想来日本人对此深有体会,现在没有任何人相信,共和中国会一如既往遵从西方世界的决策,当然用中国人的话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仅只是为了实现国家和民族的覆兴,末了中国人多少还会加上一句: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平共处,但先决原则就是……平等!
作为一个外国人很难想象,在历史上曾领先世界数千年之久的东方帝国的人民对于平等的渴望,渴望和追求的与其说是平等,倒不如说,追寻失去千年的中央帝国荣耀……而基础是极力扩充军队加强自身军事实力,中国已经成为战后世界上最大的兵工厂,数万家工厂为满足战争需要提供各类武器以及物资。
……对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出人意料地 “战胜”日本,雪洗甲午之耻,证明自身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而不是人们表述的一盘散沙,无可救药,面对欧美列强无计可施落后而愚昧的东方古国。正如我上学时老师约翰卡罗斯教授所说的:中国就像个西瓜,欧美列强争抢着瓜分它。而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就像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选择用武器和战争来夺回国家的尊严和荣耀。
正如一位知名的中国作家在评论中书写的那样,西方世界和西方人现在应该意识到,文明不再只是由白人和他们的丛林法则所垄断,古老而充满友善的中国也同样具有在这个讲究丛林法则的世界上取得巨大成就的能力。此时,中国举国上下洋溢着爱国主义的自豪和骄傲。任何一个观察家都相信,中国将很快成为强国,文明俱乐部中第二个黄皮肤国家,当然前提是,把日本挤出强国俱乐部。
像日本人福泽谕吉在几十年前所说的: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格局,我们应该在前进道路上加入西方文明国家队伍,我们不能给朝鲜和中国任何特殊对待……只不过现在唯一区别是,中国正在用西方国家对待他们的方式去对付日本,这或许是唯一的改变!”自由撰稿人:欧内斯特尔明威,1923年3月21日,中国纪元共和12年3月21日,于中国京城。
同样被战争吸引过来的各国记者与自由撰稿人不同,对于马歇尔中校,这位曾经驻天津美国第15步兵团副团长、代理团长,并没有随着15步兵团撤离中国而撤离,反而改任公使馆美国驻华武官,作为驻华武官,马歇尔在战争爆发后,就出于一个职业军人的敏感,对中国军事潜力进行评估,以递交国内作为资讯。
“……众所周知,自一九二一年覆兴党政权上臺以后,中国政府一直不遗余力的建立一支现代化武装力量。早在新政权上臺前,其陆海空军就以地方军队的名义,进行武装及训练,现在中国国防军正是在地方军基础上加以改编。覆兴党取得政权后,尽管与红色俄国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然而其加强武力的行动更为肆无忌惮,更加公开化。这个古老国家陈旧落后而繁杂的前中央政权和地方武装,仅仅改编、整编就耗时一年。
毫无疑问,这支曾经落后、陈旧的武装力量,用其在辽东的出色表现,证实他们的战斗力,在欧洲受到各国讚嘆的日本陆军,在这支力量面前不堪一击。四年前,比起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中国表现的软弱无力。
现在的问题是,差距在什么程度上被中国新政权赶上了?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战斗力量是个大规模工业进程,它需要物资、人力和时间,不管政治领袖们做出怎样夸夸其谈的宣告……可共和中国还没有把差距缩短到足以对日本发动战争的地步,对日本宣战,依持的是空军技术优势,通过突然袭击,彻底击败日本海军使他们达到战役目标……”
在接下来的报告中,马歇尔用整整十余页写下五年来中国工业扩展以及机器和物资生产的数字,这些资料主要来自马歇尔到达中国后,对中国政府公开檔案资料收集以及通过和中国官员聊天获得,他将五年来中国与日本、与英法四国全国生产总额以及陆、海、空军力量作了比较,所得到的数字,表明除空军外中国军队其他各方面都处于劣势。
而他们也并未加紧推动工业生产迎头赶上,与世界公众舆论传闻相反,中国并未拼命生产武器,这一点只要将其工厂生产能力和产量数字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产能甚至不及1921年,欧战结束前。
“……在葫芦岛参观时,在中国最大海军船厂葫芦岛海军造船厂看到,中国人在生产大量民用平底小船。潜艇这一关系到中国海上封锁战成败关键的武器,生产中甚至没采取三班制,产量也非常有限。由于日本正尽可能加快飞机生产速度,并努力通过一切渠道从国外购入飞机的情况下,中国空军优势很快将丧失,当然在质量上没有任何一类飞机能够与中国抗衡。至于陆战方面,如果中国人愿意,他们完全可以拿出人数更多、训练更久并且装备更为精良的军队,但显然他们没有这么做。”
然后就到报告最紧要的一段,打到这一段时,马歇尔其间停下数次,整个报告打完后,他又有担心的把这段文字读了几遍,报告和过去得到的情报完全不同。在仔细冥报告这一段内容后,马歇尔办公室内再一次响起打字机的声响,整份报告转入对未来的预测,像这样的个人推测内容往往可能被认为是轻率的,甚至是夸大其词的,却恰恰是整份报告中最关键的一部分,甚至超过前面对中国战争潜力的推测。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正在与德国谈判,结成军事联盟。中国亲德立场源自数十年前,几十年来,中国军方与政府已经习惯同德国打交道,新政权领导者在西北时就大量引入战时在美国受到排挤的德裔移民,目前中国德裔移民超过150万人,仅次于俄罗斯移民。欧战时期,尽管中国对德国宣战,但在向协约国出口大量物资的同时,移居中国的德裔移民向德国提供了超过2亿马克的 “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德裔移民更将大量武器图纸交予德国。
而突厥斯坦与中国非正常贸易关系,更是令人费解而怀疑,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这是有计划和预谋的,他们用这种方式帮助德国人。欧战期间参于巴黎和谈的中国人,在很多问题上与德国结成同盟,尽管其并未在和会上取得多少回报,但至少表明中国在战后国际关系上的态度。
目前,中德保持着远超他国的紧密合作,在中国对日本宣战后,德国第一时间将其保留的32艘潜艇中的16艘租借予中国,并同意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将大约15万吨商船租借中国。一周前,一名中国外交官曾对我说过,即便天崩地陷,也不会影响中德之间的友谊,中德两国将开展前所未有的紧密合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