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赢得了比赛?整个巴黎在1500米以及5000米决赛后,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就连身为当事人的鲁米和刘常春同样疑惑,两场比赛,两个人,两次同一时间冲过终点。体育场内的观众焦急的等待,气氛变得紧张,一些观众甚至用粗语咒骂裁判组久久不能做出决定,甚至一些观众喊出重新比赛的话语。
结果!科隆布体育场内的运动员与观众,包括整个巴黎都在焦急的等待比赛结果。从赛道上走回运动员席的刘常春,感觉气氛怪异,队友们的祝贺很虚无,没有任何人提到金牌或是赢得比赛,包括陈勤在内,队友只是恭喜刘常春取得好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以及全国纪录。
“是我赢了,还是?”见到主教练法捷耶夫,刘常春连忙询问,法捷耶夫无言以对。虽然奥林匹克精神自许 “公平”,但公平却是由人掌握的,由欧洲人掌握,欧洲人对亚洲人的歧视根深蒂固。两场比赛结果,决定权在裁判组,一旦种族歧视超越公平精神……
刘常春走来时,张伯芩收起怒容,笑容满面的拍拍刘常春的肩膀,劝慰道: “谁赢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的体质并不比欧洲人差。”比赛结果至今未出,张伯芩意识到刘常春会与金牌失之交臂,但刘常春非常有天份,鲁米二十七岁,而他只有二十一岁,年青就是资本。
团长的安慰让刘常春意识到输掉比赛,而且是两场。如果听主教练的话,或许能赢得5000米,现在后悔为时已晚。刘常春觉得辜负了教练、队友和国人信任,再也控制不住,泪水涌出眼眶。 “对……”是自己一意孤行导致现在的结果,想道歉却说不出话来。 “常春,像个男子汉,男人流血不留泪……”想安慰朋友的陈勤,话未说完眼泪也跟着流下来,可惜!中国第一枚金牌就这么失去了,真可惜!
就在这时广播内突然传出一连串法语,嘈杂的体育场鸦雀无声,人们纷纷站起来,竖起耳朵仔细倾听。运动员席上几名翻泽也静下来倾听,面带期待。张伯芩紧张的双手紧握。 “阿勤,他们在听什么?”听不懂法语的刘常春问陈勤,陈勤是大学生。朋友的问题让陈勤颇为无奈的耸耸肩, “常春,学校里教的外语是英语、德语、俄语,我选修的是德语……他们说的是法语。”
大多数中国运动员听不懂法语,除了外语学院或贸易学院的学生。中国中学外语教育,可以选修英、德、俄三种外语。大多数学生喜欢选修德语或俄语,因为这两种外语在中国使用最普遍,身边外国人大都是这两个国家的移民。
张伯芩和几名翻泽突然大声欢呼起来, “万岁!”几名翻译像疯了一般冲过来,抬手抬脚把刘常春抬起来朝上抛去。 “常春!常春!你赢了,是冠军,冠军啊!”法捷耶夫和张伯芩激动不已。一个半小时后,裁判组投票决定,1500米与5000米比赛结果有效,刘常春与鲁米并列冠军,无需重赛。
陈洁在观众席听到结果后,激动与纠结的情绪同时产生,陈洁已经写好一份《歧视令我国与两枚金牌失去交臂》的稿件,声情并茂,情绪激昂,但稿子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快!快!发电报回报社,我们赢了”草草写了几百字的简讯,陈洁把稿子撕下,递给同事。作为女记者,陈洁可以享受到 “女人特权”,跑腿之类的活当然由男人负责,尽管巴黎邮政局在体育场内设有电报所,但女人跑腿显然不太合适。
“赢了?”刘常春被突然到来的惊喜弄懞了,直到站在领奖臺前,依然恍恍惚惚,甚至未註意欧洲人在安排上歧视,礼宾小姐先引鲁米上臺,随后才引导刘常春上臺。如果不是张伯芩竭力争取,欧渊人甚至不愿意播放中国国歌。从赛场到休息室短短百米,鲁米走了二十分钟,原因是无法突破记者的包围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采访刘常春的记者寥寥无几,主要是中国记者,欧洲人对亚洲人的歧视无处不在。
共和十三年七月十日是中国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第八届巴黎奥运会赛场上,升起五色旗,奏响共和中国国歌。刘常春在一小时内先后获得1500米、5000米决赛冠军,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奥运会冠军,打破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 “零”的纪录。尽管奥运会自许公平,但欧洲人对亚洲人的歧视,无处不在,歧视绝不会因为取得金牌而消失。
从此,奥运会金牌对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遥不可及,在随后十天中,中国代表团先后收获十八枚金牌、三十二枚银牌、二十三枚铜牌,金牌或奖牌总数仅次于美国。当鲁米赢得3000米团体、10000米越野赛冠军后,在巴黎刮起鲁米旋风。第一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的中国代表团则刮起夺牌风暴,欧洲目瞪口呆的观看着中国运动员的表演。
七月二十日,巴黎卢米尔拳击馆内,热情的法国观众将比赛大厅围得水洩不通。人们打出标语: “布鲁斯,法国拿破仑的后代!”、 “布鲁斯必胜”,激动的观众戴上参加假面舞会的面具,妖魔鬼怪,呼啦啦拥向拳击臺。
拳击馆的秩序混乱不堪,组委会不得不出动警察维持秩序。 警察挥舞警棍拉拽踢打观众,才让兴奋的观众安静下来。一百六十磅中量级拳击赛尽管不如重量级拳赛吸引人,但这场比赛仍然让观众倾註了无比的热情,报纸、电视都将比赛称为 “东西方的决战”。
六天前,中国选手李铁虎六个回合击败美国选手哈马林,李铁虎是中国拳击运动员全军覆没后,唯一一名打到决赛的运动员,因与其对阵的是法国选手布鲁斯,法国舆论界倾註了无比热情宣传拳赛。中国队报名参加了全部比赛项目,在各个项目颇有斩获,全世界都希望拳赛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军覆没的项目,经验老道参加过一百余场比赛的布鲁斯对阵不过十九岁只参加过二十六场拳赛的李铁虎,结局不言而喻。
“东西方世界的决战”、 “野蛮与文明的决战”、 “布鲁斯斩断黄祸”诸如此类的宣传层出不穷的出现在巴黎报纸上,报纸的宣传将比赛赋予了别样的意义,似乎比赛将是欧洲与亚州、白种人与黄种人的荣誉之战。 “该死的欧洲人!”结束同记者的纠缠,走进休息室,詹明佐破口大骂该死的欧洲记者。做完热身的李铁虎明白教练的愤怒,这几天从旁人嘴中多少知道法国报纸上写些什么。
“教练,我一定会赢,让他们哑口无言。” “打败他,把金牌带回国。”为李铁虎戴上拳套,詹明佐鼓励这个寄予厚望的年轻人。 “既然欧洲人说这是荣誉之战,那就打败他,让法国佬的荣誉滚蛋”。李铁虎轻轻点点头,轻撞数下拳套,自己一定要赢!不是为自己,更不再是为奖金,就像法国人说的,是为了荣誉。
“欢迎收看今天晚上在巴黎卢米尔拳击馆内举行的法国选手布鲁斯与中国选手铁虎李之间一百六十磅中量级拳赛决赛的直播。从更衣室走上赛场的是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拳击决赛臺上的中国选手铁虎李,今天晚上……”
坐在赛臺旁的电视主持人激动的报道,一旁几家电臺播音员也同时开始播音。为了让整个法国及时分享胜利的喜悦,一直抵制广播电臺的法国报界主动邀请广播电臺将设备带入拳击馆,以便让更多法国人享受胜利的荣耀,法国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比赛赢定了。或许李铁虎的年青占到优势,但他的经验远逊布鲁斯,十九岁的李铁虎太年青,而且只参加过不到三十场拳赛。
比赛开始,在裁判一挥手的瞬间,双方立即开始猛烈的进攻。比赛刚一开始拳击馆内就立即迎来一个小高潮,所有人都站起来,为布鲁斯加油,数百名花费一天伙食费华人的助威声,完全淹没在法国人的吶喊声中。三十二岁布鲁斯拳锋犀利,比赛刚一开始就频频出击。经验远逊于布鲁斯的李铁虎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第一回合便被布鲁斯的上勾拳、直拳打得踉踉跄跄,狼狈不堪。
一回合下来,李铁虎嘴唇开裂、眼角出血,不见了昔日西北拳王的风采。看臺上的观众不断发出嘘声,更多则是激动的咆哮, “布鲁斯,打死这只黄猴子!” “布鲁斯!拿破仑!” “布鲁斯,胜利!”极为轻视对手的布鲁斯在结束第一轮攻击后,便用戏耍的方式进行比赛,上一个回合布鲁斯感觉探明了对方的实力,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