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启,你看,这种滚装集装船可停靠于码头,然后展开坡道,以便货物车辆迅速驶出船仓。坡道跳板就在这,左右两舷分别有两部,一部在船中,另一部在船艉,战时可以将跳板拆除改为拆迭升降机,舱库就是航母机库。出于增加运力的考虑,需要充分利用船体上层空间,以搭运五百至八百个标准集装箱。
船甲板前后为水平整体承重甲板,战时可直接铺设跑道,甚至可以直接灌浇混凝土制成混凝土跑道,当然最好办法还是钢制跑道。因为船体需要分配两层或三层四至五米滚装货舱,因此发动机烟道需要采用弯曲烟道,烟道以贴舱壁的形式升至上层建筑顶,分为左右舷两至四个烟道,当然左舷可以预留烟道空间。战时改装时,可以直接将烟道集中在左舷舰岛。”
说到这,感觉口渴的司马按下桌上的电铃,办公室外的侍从很快便端了两杯茶,喝了一口茶,司马脸上笑容更浓。 “水线以下船舷两侧的压水舱,可以采用防雷层结构。外表上,压水舱还是压水舱。同时在下层舱库以下,尽量增加水密舱,可以增加抗打击能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船体设计,考虑到设计是为了高速、便捷的将货物运输到世界各国,舰体设计参考军舰,当然最好还是由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优化设计。”
看着总理绘制的简图,听着总理的解释,程壁光神光四射。正如总理所说,货船根本就是改装成民用商轮的简易航空母舰,而不是 “新型货轮”。 “总理,二十五海里的速度是不是太慢了?”几分钟前尚觉速度太快的程壁光改弦更张,二十五节的速度勉强满足航空母舰的需求。 “总理,这样,我们的设计速度定为十八节至二十节左右,但舰体设计则以三十二节为基础,战时可以更换轮机组……”
“太慢了?等改装好,要么战争结束,要么敌人打到家门口。开战之初,我们就需要投入大量航空母舰。海军现有吨位还能再造两至三艘航母,意味着可以在高强度战区投入四至五艘航母,但并不是所有战区都是高强度战区,像二十五节航母可以投入强度较低的海区。
我刚打过电话咨询过交通部,国际海运界普遍认为,客船航行经济性限度为二十二节,二十五节商船都有可能吸引他国海军的註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达到秘密扩军的目的,二十五节是极限了,即使二十五节同样需要适当的伪装,让船政处研究一下,是不是能通过技术手段限制速度,当然要註意保密”。
司马武断的打断程壁光的建议,保密是最重要的,过快的速度只会引起他国怀疑,如果其它国家也跟着有样学样,只怕自己苦心弄出的一丁点优势,会前功尽弃。 “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村,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一时得意的司马,脱口说出后世非常有名的臺词。
看着桌上的简图,程壁光思忖,货船是可以容易地改造成航母,但却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总理,这种船的油耗可能会超过商运部门承受范围,很有可能出于商业利益而拒绝订购。而且考虑到这种船是战略预定商船,又不能向商运部门解释新型集装箱滚装轮的意义,到时没有船运公司的定单,会成为大麻烦。”
“恒启不用担心,你来之前,我已经打电话给四石,从中调局要了几家船运公司,这几家船运公司已经註册数年,旗下也有一些商船,可以由这几家公司出面定购。在建造商船前,把造舰钢板提供给造船公司。前段时间海军不是定了很多造舰装甲钢板吗?可以考虑拍卖嘛!海军情报处可以出面协调,组织一个机构负责这几家公司的具体营业。”
笑容满面的司马打消了程壁光的担心,普通船运公司不愿意买,就让自己的公司买。 “不过你们可不能把那几家公司弄亏本了!”总理的话让程壁光尴尬的笑笑,和需要伪装的调查局不同,海军还真没做过生意。
“总理,造船经费没有问题,可以在舰船维护等其它名目中出,相信不会有漏洞,但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程壁光想到其它问题,海军的问题并不只是航母能解决的。司马疑惑的看着海军总长, “还有问题?什么问题?说来听听!”
“总理,假设在未来十五年中,可以造十五至二十艘战略预定商船,组成三至四个航母战斗群,每一个战斗群至少需要数十艘中大型驱逐舰护航,但海军没有那么多战舰,华盛顿公约限制了六百吨以上战舰,总不能让航母单独出击吧!”
程壁光神情不太自然,华盛顿条约限制条件极为苛刻,只拥有数量足够的航母并不能解决问题,中国海军规模从主力舰到驱逐舰完全受到限制。如果条约限制潜艇,海军可以建孪生艇,然后利用潜艇洞库基地隐藏潜艇的实际数量,驱逐舰无法隐匿,条约签定后各国都在互相监视,美国海军情报部门甚至连中国海军的一条小舢板都会计录在案。
航母可以伪装在商船队中,但驱逐舰、巡洋舰,显然不可能伪装成商船,光明正大的摆在商船队内。程壁光的问题提醒了司马,自己根本没考虑过护航舰的问题,脑子里只有航空母舰的数量,没有护航舰,拥有再多的航母,也只是靶子。
“储备!”沈思数分钟,司马想起曾在网络上看到的新闻,各大国退役战舰一般并不是直接退役,而是被储备在港湾中,作为后备舰队储备起来,好像谷歌还曾曝光过美国海军的后备舰队。储备在河道或港湾基地内的军舰,可以在十天到一百二十天之内转换成现役海军力量。 “海军有没有相对隐秘的海湾基地?最好是不为人所知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