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发言臺上,环视议员,司马深吸一口气,“尊敬的议长、诸位议员,三天前,我收到由美国大使递交的最后通牒,种种莫须有的指控,让我迷惑不解。一个自许民主、自由的国家,指控另一个帮助受殖民统治的民族赢得独立的国家,的确讽刺。
面对美国的警告、资产冻结、贸易制裁及战争威胁,我和每个国人一样,出离愤怒。但中国民主习自美国,出于对美国的尊重和中国爱好和平的意愿,我强压怒火,通过吴哲明大使,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转达希望中美首脑会谈的意愿,相信你们已得知此事。”司马看着恍然大悟的两院议员和记者,可以预见,国内强硬派会认为自己妥协了、软弱了,但避免中美国战争,按计划谋得最大利益,才是中国的愿望。
“为维护亚洲、太平洋和平,我准备与罗斯福先生会谈,并做出适当让步。为和平,避免无谓牺牲,我认为值得。国家的颜面比不上人民利益,更无法与青年的生命相提并论。”国会内鸦雀无声,长时间后,才出现鼓掌声,稀落的掌声表示支持者寥寥无几。总理准备妥协,换取和平,保护中国青年。
当司马在国会演讲时,国务院已经着手为首脑会谈作准备,这是中美首脑历史上第一次面对面的会谈。时间仓促,国务院手忙脚乱的要求海军部安排船只并挑选随行人员。同时,大洋彼岸华盛顿,中国驻美大使馆海军武官,赶紧派出助理前往美国政府印刷局索取朱诺海图及朱诺附近的航道资料,为首脑会谈做准备。
当海军武官助理到达美国政府印刷局,才被告知:根据海军部要求,禁止向敌对国家提供美国港区海图及相关航道资料。而中国是美国的敌对国,中国什么时候成为美国的敌对国?得到消息的吴哲明不顾深夜火急火燎赶到白宫,要求对方解释,中国什么时候成为美国的敌对国家?罗斯福答应举行首脑会晤,为什么拒绝提供海图?
“总统先生,我希望合理解释。”赫尔国务卿主动回覆吴哲明,“吴大使,非常抱歉。根据我们对首脑会谈前景的评估,如中国政府不能在会谈前,保证泰国、印度支那中立,并承诺从两地撤军,中美首脑会晤不会取得实质成果。”吴哲明顿时头晕目眩,让中国在会谈前做出承诺,纯粹是愚弄中国。会谈前做出承诺,会谈还有必要吗?
按照中国人一惯风格,会把会谈,变成毫无意义的会面,双方首脑不可能在实质问题上达成协议,除非事先声明。坐在办公桌后,盯着神情沮丧的吴哲明,罗斯福冷冷的说道:“吴大使,没有公开协定,与司马总理会谈,会让会谈成为另一个慕尼黑,或无果而终,我反对第一个慕尼黑,更反对第二个。如司马总理给我承诺,我将对会晤万分期待。”
先前,当吴哲明离开白宫,罗斯福与顾问商讨中国总理的会谈要求,多数顾问认为首脑会谈根本不可能取得进展。尽管亨利一再警告,此举将引起中国人激烈的反应,但美国需要一个让人信服的承诺,表明中国的诚意,明确中国的立场。
作为回报,罗斯福准备就印度支那和泰国问题与中国全方位谈判,彻底解决两国地位问题,尤其印度支那地位问题,美国不介意中国让步后,做出相应让步,承认印度支那三国独立,甚至可以说服英国,与中国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中国为收回香港努力了18年,但毫无结果,英国18年前就明确答覆中国人,拒绝就香港问题举行谈判。
总理办公室气氛凝重,总理办公厅职员在部长进入办公室时推开门,从门缝中看到总理面色铁青呆坐着。“总理怎么了?”蔡锷进入办公室,看看司马,又看看到齐的众人,颇感疑惑。几小时前,司马还在电话中兴奋不已的说:我可以结束战争。现在……除顾维钧,众人不明所以,难道……蔡锷有不祥的预感,众人噤若寒蝉,静静的坐在沙发上。
见众人到齐,司马强压怒火示意顾维钧,“少川,把美国佬的答覆告诉大家。”美国佬?众人敏感的留意到总理言辞的变化,跟随总理多年,多少了解,总理对他国的称呼,反映对那个国家的态度,美国佬是个贬称,总理准备同美国决裂。
该来的总要来,顾维钧从总理办公桌上拿起文件,“一小时前,驻美大使吴哲明发回密电,美国人拒绝首脑会晤的要求。”“怎么可能?罗斯福不是答应了吗?”宋子文大吃一惊。众人不明所以,怎么回事?国务院已经着手准备。
海军命令南洋舰队汉武号北上,作为总理座舰。汉武号是美国船厂承建的汉武级战列舰首舰,国务院以此向美国人示好。美国人竟出尔反尔,拒绝会晤,在总理向国会发表演讲,要求国会给予时间,同美国总统会谈解决问题后,又拒绝会晤,消息传出,中国除了战争别无选择。
“根据吴大使消息,美国国务卿赫尔宣称,如果不能在会谈前,保证泰国及印度支那现状,并承诺从两地撤军,首脑会谈毫无意义。罗斯福总统更宣称,事先没有公开协定,就同总理举行会谈,只可能是另一个慕尼黑会谈或无果而终,罗斯福反对第一个慕尼黑,更反对第二个。”办公室内众人怒不可遏。
“我们从左思明大使那里得到美国拒绝会晤的照会,证实了吴大使的消息。”办公室内鸦雀无声,总理委曲求全要求与美国会谈,并向国会发表消息,积极准备期间,美国人再加以拒绝,纯属调戏中国。
“总理,我之所以来晚,是因为军事情报局的送来情报,美国正在向菲律宾增兵,一个月后,菲律宾美菲联军兵力将从目前的15万,增加至20万,同时美国向菲律宾调派了一个分舰队。英国亦派出以威尔士亲王号为首的远东舰队增援新加坡,结合美国政府的反覆,充分表明,美国人没有和平诚意。”蔡锷平谈的说道,战争其实无法避免。
“我知道了。”司马点点头,昨天,四石就向自己汇报了此事。美英向南洋增兵,而且罗斯福还将荷属东印度列为租借法案受援地,罗斯福和丘吉尔企图在南洋建立对抗中国的联合力量。但自己却一厢情愿,对和平充满憧憬,认为美国的目的,是迫使中国表明态度。但是自己错的非常离谱,美国目的是一步步绞死中国。
“子文!”沈默片刻,司马对宋子文说:“你曾在美国生活十多年,非常了解美国,告诉我,你对美国的印象。”“总理,这个……”宋子文迟疑,宋家是中国有名的“亲美派”。 “只管实话实说!”“总理,我註意到,国内对于美国有种倾向,误以为,美国人贪图享受、害怕战争、惧怕死亡。报纸上成天说美国兵是少爷兵花花公子,打仗不行。”
司马承认有此种倾向。历史上二战前,日本对美国也有同样看法,甚至十几年后,朝鲜战争爆发,国内同样如此宣传,宣传是借此为自己打气,任何轻美的虚假宣传,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每当我见到此类言论,总会想起西部牛仔,鲁莽的牛仔是美国性格的写照,这样的人在战场上会怕死吗?”
“会!”司马打断宋子文,“最优秀的士兵才会怕死。美国士兵同样怕死,正因为怕死……”“所以才要不惜一切代价弄死敌人。”蔡锷插话,“人们说,国防军打仗不怕死,实际上了战场几人不怕死?正因为害怕,才要杀死敌人。国防军和美军,打起来都怕死,都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杀死对方,保全自己。国防军不惧不怕死的军队,像日本军,很勇敢,但血肉无法阻挡钢铁,不怕死反而成为失败的原因。”
众人露出笑容,用钢铁对付血肉是国防军一贯打法,对日战争几个月,军费比对俄战争还多,国防军是用钢铁换血肉。司马不仅没笑,反而更严肃,“美国人怕死,才会象我们一样,呼叫炮火和空中支援。我们要面对的敌人不是日本那种三流对手,而是美国,超一流工业强国,钢产量高出中国20%,战争爆发后只会更高,美中,都信奉钢铁赢得战争,接下来的战争,会很艰苦。”
办公室内鸦雀无声,总理已经放弃和平幻想,准备打仗了。“我说过,如果美国人拒绝和平建议,我会在宣战书上签字。”司马心情异常沈重。“中国与我,从不惧怕战争,既然美国人选择了战争,那么……”环视众人,被罗斯福狠狠抽了个耳光的司马顿肃,“就让美国佬如愿以偿,给他们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