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34章 未改变的命运

第134章 未改变的命运(2 / 2)

就在麦克阿瑟宣布马尼拉城为不设防城市时,马尼拉一片混乱。满载士兵的军用卡车和大轿车,把街道挤得水洩不通。所有车辆都往北走,奔向共同的目的地巴丹。天黑后,“唐.埃斯特万号”载着麦克阿瑟和大部分参谋人员朝三十海里外的科雷吉多尔驶去。海上空气凉爽,月光明亮。远处,卡维特海军船坞油库浓烟滚滚。甲板上的美国人别有一翻滋味在心头。

科里吉多岛,是马尼拉湾的小岛,距离马尼拉30海里,因卡维特海军船坞油库燃起熊熊大火,小岛笼罩在黑烟红雾中,站在岸边的麦克阿瑟心情凝重。按照无翼龙三号作战计划,要求储存半年军粮,但现有还不够一个月。但愿温赖特能把南下敌人挡住半个月,为给养补充、构筑工事及南吕宋部队撤退争取足够时间。

接着,传来正式报告,中国军队已穿过阿格诺河防线,巴丹与中国军队之间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失守。依靠训练装备奇差,筋疲力尽的防守部队长时间堵住敌人是痴人说梦。麦克阿瑟和参谋在科里吉多岛马林塔隧道深处指挥所里,日以继夜筹划吕宋岛撤军事宜。向将军们发出一道道命令,尽全力想将吕宋岛二个军从中国钳形攻势下解救出来。

开战以来,麦克阿瑟对白崇禧的较量中输多胜少,但曾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善于从战略角度统筹全局。现在,他参谋协助下,巧妙实施精心设计的“远东敦刻尔克”撤退计划。根据麦克阿瑟命令,全面撤退的美、菲部队有节奏地分批脱离与23军接触。

“该死的!”白崇禧恨恨在地图上猛砸一拳,不满溢于言表。“长官,为什么参谋部命令暂缓进攻?”“他们把油船调到泰国,驻泰国第9军正在向马来亚进攻,战线更长,需要更多燃料。”白崇禧不明白参谋部的用意。参谋部先是调整作战计划,放弃速战速决。随后又把补给调到泰国、马来亚,甚至抽调一个师,支援兰芳国民军对沙巴和沙捞越的进攻,总之,千方百计阻止自己松松快快打下菲律宾。

“陆战一师、陆战二师都调走了,南方特遣舰队改向支援马来亚,菲律宾只剩下23军和陆战三旅,参谋部疯了吗?这里还有8万美菲联军……”指挥所内一名参谋义愤填膺。菲律宾胜局初定,参谋部先后三次抽调菲律宾兵力,先撤走航母,随后只在菲律宾部署两个航空联队,而且还是装备落后的空中警卫队。

白崇禧紧皱眉头查看地图,参谋部的“失误”任由美军撤到地形覆杂的巴丹半岛,使双方力量此消彼长。“撤吧!我们准备入城仪式,不就一群溃兵吗?等进入马尼拉,再慢慢收拾。”嘴上不在乎,但白崇禧却为失去歼灭美菲联军的机会异常懊恼。

吕宋北,温赖特将军把溃散的部队集合在一起,死守五条临时防线,炸毁184座桥梁,尽可能拖延敌人进攻速度,消耗中国军队的给养。温赖特将军最成功之处,是激发起了部队士气,屏护帕克将军1.8万南吕宋部队的退路。

岛中央,工兵部队在精力充沛的陆军上校哈里斯克里指挥下,沿途布设障碍。麦克阿瑟唯一一支由轻型坦克组成的预备队,在韦弗准将率领下,杀向中国军队。南线,琼斯将军有条不紊地把南吕宋部队、菲律宾部队撤往巴丹。

美军车辆从四面八方涌向巴丹,导致巴丹乱成一团。成千上万惊慌逃难的百姓涌向巴丹。步行、坐牛车或马车,美军零星部队根本找不到路标,仿徨无计。无翼龙三号作战计划中的战壕和碉堡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本应先将村民疏散,但显然忘了下达命令。马尼拉城外三条公路上挤满卡车、拖155毫米大炮牵引车、满载海军物资重卡及小轿车、牛车等。圣帝尔南多,是吕宋岛通往巴丹的交通要道,马尼拉撤退部队和温赖特将军南下主力在此相遇,道路更加拥挤不堪,许多车辆不得不调头,退回马尼拉,而中国航空队除偶尔攻击外,大多数时候保持了沈寂。

各部队安全撤退让萨瑟兰喜出望外,中国人竟未用空军打击后撤洪流,犯了德国人在敦克尔刻的错误。

“将军,全面后撤,使白崇禧错误地认为美军全面溃败,挥兵直逼马尼拉,忽视了摧毁马尼拉市北两处重要桥梁。这两座桥梁座落在涉隆比特河上,是前往巴丹的咽喉要道,只要中国人在桥上扔两颗炸弹,后撤部队的道路就会被切断,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或许上帝在保佑美国。”麦克阿瑟喃喃自语。或许白崇禧正在准备盛大的入城仪式。

1941年8月27日,凌晨6点5分,涉隆比特桥。温赖特将军伫立在桥头,指挥最后一批部队通过大桥,温赖特将军果断下令“炸掉它!”,伴随剧烈爆炸,两座桥梁坠入激流。此时,科里吉多岛上的麦克阿瑟长松了口气。“感谢上帝!”麦克阿瑟暗叫侥幸,中国人没有使用空军,没有袭击两座公路桥上互相拥挤的车辆和士兵,也没有摧毁桥梁。

“中国人最感兴趣的是进入马尼拉城庆祝胜利了。”萨瑟兰的语中带着一丝兴奋之色,随着那两座大桥的炸毁。美菲联军获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在回过身来时萨瑟兰冲着麦克阿瑟行了一个军礼,正是因为麦克阿瑟的出色指挥,使得美菲联军得以保全主力部队。

“将军,截止目前,共从吕宋岛撤出七万美、菲联军,以及2.6万名菲律宾难民。部队已经在横贯巴丹岛沼泽地和纳蒂布山两座火山的阿布凯防线上,挖壕构筑防线。目前,我们拥有1.5万美军部队和5.5万菲律宾部队,足以长时间阻止中国人的进攻。我们将会赢得战争胜利。”

“我们将会赢得战争胜利。”司马挥舞手中电报,兴奋不已。陆战二师四团准备出击阻止美军时,参谋部特意将其抽调补充至马来亚,给美军造成假象,之所以未能有效阻截,是因为兵力不足。正如历史上一样,麦克阿瑟把部队撤到巴丹,而从麦克阿瑟一旦把美菲联军主力撤到巴丹,胜局已定,至少中国有六成胜利的希望。

“总理,恐怕陆、空军和陆战队中不了解真相的官兵会对此非常不高兴。”沈鸿烈嘴上如是说,表情却表现出并不在意陆空军和陆战队高兴不高兴。

“成章,陆军、空军、陆战队,都是国防军,为了战略布局胜利,适当牺牲在所难免。利用巴丹守军和菲律宾充当诱饵,是我们即定战略,唯有如此,海军才能取得在太平洋的全面优势。我们不仅仅需要菲律宾战场的胜利,更需要太平洋战场的胜利。成章,大西洋增援舰队到哪了?”司马转移话题。

“总理,以五艘战列舰、二艘航空母舰为首的增援舰队已通过巴拿马运河,预计将在九天后到达珍珠港,届时太平洋舰队战列舰将达到十一艘、航空母舰五艘。我大洋舰队只有八艘战列舰,却有八艘航母及1165架飞机,配以海航419架精卫攻击机,对美军形成压倒性优势,两天前大洋舰队驶出军港,将在美国舰队集结前抵达特鲁克。”

提到大洋舰队时沈鸿烈感觉喉头发涩、发干。从南北二洋舰队驶出军港,整个海军部的目光就盯到太平洋,海军上下都知道,这将是中国海军几十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海战,其规模即便当年日德兰海战亦无法相比。输赢是个未知数,但所有人都知道,中国命运将系于此战。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