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37章 精卫

第137章 精卫(2 / 2)

“那就是精卫攻击机?”跟随舰队来到大兰岛的赵颂琴看着停机坪上折迭机翼大型双发飞机询问道。采访时,曾多次听到高级军官用尊崇的语气谈论“精卫”,知道了这支不为人所知的航空部队担负的重任。“海战能否取得胜利,全靠精卫誓死一击。”赵颂琴对准跑道边嘻嘻哈哈,互相开玩笑的飞行员,随手拍了几张照片。

看着年青的飞行员,赵颂琴不禁想起邓子龙号航母攻击机联队长的话,“精卫向美国舰队攻击时,因为距离,没有战斗机为精卫护航,驾驶精卫攻击机的飞行员只能依靠三架机枪,必须不顾一切迎战美国海军战斗机、护航舰炮火,不计代价向目标投掷鱼雷、炸弹,从而为舰队决战创造机会,知道他们活着回来的希望有多少?”

联队长双眼流露出崇敬与痛苦,使赵颂琴感慨万千,这正是他毅然放弃采访舰队,来采访精卫的原因,英雄不该被埋没。“50%投弹率,10%存活率,精卫之志,就是义无反顾、不计代价。精卫部队从组建起,就是为了十几分钟的攻击。”机场宪兵看到来人脖挂记者证,便没有阻止他接近飞行员。司令部有交待,要给予随舰记者适当方便,机场也不是非采访区。

飞行员正在享用冰激凌,喝冰镇饮料,精卫部队的待遇是海军中最高的,即便潜艇部队亦无法相比。精卫中的每个人都是自愿加入,享受最好待遇,即便平时,也会发放“战时津贴”。赵颂琴端起相机对准精卫部队的年青人,想把他们最后的轻松与自得留在世间。

“是记者?”一个飞行员诧异的看着记者拍照,他们应该盯着舰队,精卫部队虽然不是保密部队,但只有少数人知道精卫部队的使命。走到飞行员中间,赵颂琴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出发?”“明天”跳下牵引车的李毅非回答。“明天?”赵颂琴一楞,明天?难道明天就要出击?“永远的明天”李毅非笑着解答记者的疑问。

明天出击,是精卫部队的座右铭。正因如此,精卫部队从组建就一直保持战备,随时等待出击。四年来大家在刻苦训练中苦苦等待,直到7天前,接到转场命令,兄弟们明白,距离出击的日子不远了。赵颂琴向上尉伸出右手,“赵颂琴,西北时报随军记者。”“李毅非,国防海军航空兵42联队中尉飞行员。”“42联队?不是叫……”赵颂琴手指“精卫攻击机”尾翼上的精卫鸟“……精卫部队吗?”

李毅非笑着坐在草坪上,看来这个记者知道不少。精卫部队在海军中是个秘密,只有少数人知道精卫部队真正的使命。海航和空军一样,每一个联队都有自己的标志,精卫部队各联队采用姿势不同的精卫鸟。

“攻击时,你们会害怕吗?”赵颂琴曾在忠烈祠“君子游必就士”之称的游就馆内观看过烈士遗书、遗物、照片,看到烈士写给家人的遗书唏嘘不已,对烈士的尊崇油然而生,他们做到了非常之事。“害怕?为了一次出击,我等了四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羡慕我。”李毅非一幅得偿夙愿的表情。

“入选精卫部队可实现生命价值的最高点,精卫部队担负的使命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国运系于已手的责任,不是外人所能体会的。毫不夸张,到了那天即使断了腿,只要还能飞,我就绝不会放弃。”李毅非身旁的一名飞行员拉过话茬。语气、神情坚定不移。

“我今年26岁,国内多少26岁的年青人还在虚度年华,而我却可以参加关乎国运的战斗,这样的机会,多少同龄人可以拥有?这是解放数亿亚洲人的伟大战争,上次我们的前辈,为了赢得国家尊严,不吝已命。这一次,为了遭受奴役的亚州同胞,我们同样可以牺牲生命,何况战争不仅关系到亚洲民族解放,同样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不是吗?”

“就是,人总有一死,能够在伟大的战争中死去,是种光荣,男子汉就应该这样。”歪戴布帽的机枪手躺在草坪上,悠然自得的回答。赵颂琴註意到他说出这些正气凌然的话时,神情中带着一丝眷恋但却感觉不到一丝悔意。

“好男儿战死沙场,切莫蹉跎岁月荒,战死沙场为国荣光,病死榻上徒虚荒,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为国战死赴沙场。”这时几名飞行员轻声吟唱起《好男儿》,赵颂琴留意到年青的精卫毅然绝然的神情。战死沙场是他们毕生追求的光荣,能够置身于伟大的战争之中,并参与其中左右胜局,或许本就是一种光荣。

赵颂琴拿起相机,“我可以给你们拍张照片吗?”透过镜头看着这群年青飞行员,按下快门的瞬间,赵颂琴知道,无论何时,国家都需要记住这群胸怀荆柯之志的年青人。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梅岛是特鲁克泻湖内最大的岛屿,南太平洋警备司令部便位于此岛。距离机场大约25公里的警备司令部周围的树丛处,隐约可以看到十几处梅花型105毫米大口径高射炮阵地,远处铁顶峰上一部大型警戒雷达不停旋转,警戒雷达在特鲁克泻湖有七部之多。此时,两层高堡垒式警备司令部已成为大洋舰队司令部,周围荷枪实弹的陆战队员随处可见。

“司令长官到!”随着副官喝吼,嘈杂的地下作战室内,军官们纷纷起立。身穿雪白上将军装的凌霄下巴轻昂,走进作战室,双眼扫视作战室内军官和参谋,“不用这么正式,都是老伙计了,各忙各的。”凌霄左手轻轻下压。作战室内再次一片忙碌,只有十几名将军仍然站在海图旁,等待司令官到来。

“长官,根据破译的美军电报,大西洋舰队增援舰只已于十六小时前到达珍珠港。”向汇报的参谋官摆摆手,凌霄走到海图边,“知道了,情报滞后了,现在美军特混舰队组成了吗?”

“长官,大洋舰队汇集前往太平洋的消息在欧美引起轰动,美国人都知道,中国正在等待同美国海军决战。情报显示,罗斯福总统要求美国海军必须坚定、果断的击败我们,赢得太平洋海上优势,缓解菲律宾危机,确保菲律宾前进基地不失。”

“痴心妄想,只要美军敢出海,我们就把太平洋舰队送进太平洋。”凌霄底气十足,直视精卫部队司令官乌尔明。他指挥的三个联队,419架精卫攻击机将会左右战争胜负。“长官,我们业已做好转场马绍尔的准备。”乌尔明凝重的回答。转场马绍尔就意味精卫最后出击的时刻到来,根据分析计算,完成三波次攻击后,最多只有15%精卫返航,一战后,精卫部队将不覆存在。

凌霄点点头,“很好,但不要着急,我们需要金上将对我们的行动作出反应。自从占领关岛,美国人就急了,现在要等。一旦占领威克岛,整个中太平洋大门洞开,美国海军会主动寻求与我军决战,那时……”凌霄死死盯着海图,畅想自己率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舰队击败美国海军,将太平洋变成中国海军的内湖。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