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41章 苏联

第141章 苏联(2 / 2)

“英国从不认为苏联是轴心国成员,苏联加入四国条约是建立于国家安全基础上,而非为实现领土扩张。英国支持苏联对东方的要求,美国总统罗斯福亦抱相同看法。苏联对东方的要求是合理的,符合苏联人民意愿。”下午同用艾登会面时,艾登转交邱吉尔的亲笔信。信中如是说道。

朱加什维利慢悠悠的走到办公桌边,把烧焦的火柴梗投进厚重的钢烟灰缸里,不慌不忙转身来直视两个笔直站立的军人,冷淡地问:“你们觉得美国人可以击败中国吗?”“中美两国想彻底击败对方非常困难,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中美都没有彻底击败对方信心,相比之下,中国人更相信有击败美国的能力。”铁木辛哥模棱两可。

朱加什维利对此非常不满意,轻哼一声扭头将目光投向另外一名军人。“朱加什维利同志,根据分析,中美战争胜负,由海战胜负决定,谁心得海战,谁赢得胜利。”梅列茨科夫回答。朱加什维利对模棱两可的答案非常不满,但明白,不会有更确切的答案。

“我们东方的敌人,不仅有中国,更有帝俄。安娜和她的儿子彼得,从未放弃对苏俄的企图,为此不惜与魔鬼合作。”苏联人民领袖朱加什维利习惯性的含着烟斗,大放厥词,“三年前,帝俄只有32万军队,而现在已拥有115万军队,包括17个装甲师,36个步兵师及29支航空部队。内战经验表明,白俄的战斗意志并不比红军差。一年前,中国将壁垒防线移交给白匪,从那时起,防线上与白匪发生了多少次交火?”

“1867次,已经造成7152名红军官兵死伤。”梅列茨科夫急忙回答。“对此我们一直保持克制,因为我们面对的敌人,不仅只有帝俄。三天前,伊尔库次克情报人员发回消息,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向壁垒防线增派50个师,中国人从未放弃对苏俄的警惧。”

“梅到茨科夫同志!”朱加什维利转过身,“艾登带来邱吉尔的亲笔信,希望我们向帝俄或突厥斯坦发起进攻,牵制中国的力量。中国军队已打到缅甸、马来亚,新加坡及印度芨芨可危,英国人需要我们。邱吉尔、罗斯福亦或那个东方人永远只看到利益。几年前,德国威胁显现,英法希望德国与苏俄同归于尽,现在又用租借法案作为诱饵,希望我们和中国血拼,减轻压力。”朱加什维利非常不满。

“朱加什维利同志,我非常讚同你的观点。”莫托洛夫毫无羞耻地奉承道。朱加什维利对莫托洛夫的奉诚毫无反应。“我们知道英美的阴谋,但应该如何选择?”朱加什维利的问题出乎意料。谁都没有发言,或许朱加什维利同志已经有了答案,即便答案并不符合苏俄的利益。

朱加什维利从来不会受到他人意见的干扰,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后悔,不知懊悔为何物,就像他不知仁慈和同情为何物。十七大以后,苏俄社工党党员人数减少了33万,当然他从来不关心。

朱加什维利盯着墻上的世界地图,“答应他们?不,进攻中国和白俄,不符合苏俄利益。但我们不应该拒绝,我们需要的就是等待,静静的等待。三年前,我们同德国签定互不侵范条约,是为西方边界安全。今年我们与德国签定四国条约,同样是为西方边界安全。相比德国,白俄的威胁无疑更大,所以一个安全的西方边界至关重要。

尽管希特勒的承诺充满谎言,但在他解决英国前,绝对不会向我们发起进攻。随着美国参战,英国绝不会战败,一旦德国在北非遭受重创,德国的失败无可避免。英美进攻欧洲大陆时,我们将以解放者的身份解放大半个欧洲,红旗将会在半个欧洲飘扬。”格鲁吉亚口音的狂言充斥办公室。

“中美战争漫长而艰难,海战或许可以左右太平洋战局,但亚洲战争会成为美中流尽鲜血的绞肉机。到那时,我们才能肯定的答覆英美。苏俄将站在正义一方,向中国、白俄发起进攻。拥有半个欧洲和半个中国后,苏联工业力量将远超美国,最终无产阶级政权将会赢得世界,腐朽而坠落的资本主义会被社工主义取代。”朱加什维利眼中充满疯狂。

“所以,面对白俄挑衅,我们必须忍耐。中国拥有5.5亿人,加上突厥斯坦的土匪和移民,拥有6亿人口,即便有太平洋战场的牵制,但中国的血没有流尽前,仍拥有保护帝俄甚至入侵苏联的能力。中美宣战后,中国要求帝俄必须在乌拉尔山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尽一切可能约束军队的挑衅行为,而安娜和彼得言听计从。因为他们清楚,中国必须获得中美战争胜利,帝俄与中国休戚与共,但他们能赢吗?”

朱加什维利脸上露出嘲弄的微笑,朱加什维利对自己的判断能力从来没有怀疑过,比如,在与德国结盟问题上,即便苏德签定盟约,但当英美面临压力时,自然会忽视盟约,帝国主义国家间永远是利益,不像社工主义。想到这,朱加什维利突然想起一个东方小矮子,怒不可遏。东方小矮子十五年前玩弄了苏联和自己,在日本问题上,苏联不得不打掉牙肚子里吞。总有一天……

“无庸置疑德国必将失败。德国失败后,中国将面对世界的进攻,我们从乌拉尔、突厥斯坦发起进攻,而美国人和英国人从太平洋、中东、印度、东南亚发起反攻。即便中日结盟,失败仍无法避免,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朱加什维利声音猛的一顿,拿起烟斗装填入烟丝,悠然自得的点着烟,美美吸了两口,烟雾在他手间弥漫。

“莫托洛夫同志,转告艾登,我们对邱吉尔首相的建议非常讚同,我们将会认真对待。同时,我们需要通过秘密渠道告诉中国人,苏俄支持中国解放亚洲殖民地的举动,询问中国是否可以支持苏俄在土耳其的行动,总之,必须让中国人……”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