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51章 就这么干吧

第151章 就这么干吧(2 / 2)

郑彦芬向总理阐述马来亚的历史,总理和其它人的疑虑是基于对马来亚现状的不了解,而华侨恐怕亦不了解“共和”本质。但一方面作为国会参议员,另一方面又是国会侨务委员会主席,自己每年有大半时间在南洋,与侨社、侨民还有殖民地政府打交道。对于那里的情况虽然谈不上了如指掌,但至少比他们更清楚。

“总理,宪政的根本在于公平,中南三国第一次普选已经开始,三国选举法是我国法律专家借鉴我国《元年选举法》基础上制定,在选民登计上,有一些限制,比如:小学以上文化,否则他们不识字,怎么去投票呢?在早期普选中必须加以限制,在民众适应之后,才能够扩大,共和二年我国登记选民4300余万,而现在是4.15亿。总要一个过程不是吗?”

“继续!”郑彦芬的话让司马意识到他已经有了解决办法。

“马来亚占人口50%以上马来人,文盲比例占80%以上。而马来亚90%在校学生是中国人,90%以上大学生是中国人。而且,无恒产者无公责,绝大多数马来人都依附苏丹和大地主。如果选民登计,有产、普遍接受教育的华侨,将占登计选民绝大多数。宪政基本精神在于公平,我们并不需要偏袒某一方,需要继续一如既往的给予公平、公正的机会。”

听到公平、公正这两个字眼,司马脸上露出笑容,想起另一个时空的真实历史。日本占领马来西亚后,对马来西亚同样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但与英国人不同,日本人对马来人采取拉拢与怀柔政策,对华人则直接镇压和掠夺。日治时期,马来人作为合作者进入各级行政和治安机构,华人则成为被统治和监视对象。日本人与华人对抗,变成马来人与华人对抗。

二战后,战后英国人的归来并没有消除族群间的矛盾分歧,反而将矛盾分歧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为延续殖民统治,战后英国组建了中央集权的马来亚联合邦,改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新的马来亚联合邦确认了马来人的特权地位,非马来人获得公民权必须符合15年居住期,以及语言和忠诚等诸多苛刻条件。

独立后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法律上通过修改宪法明确“马来人至上”意识,马来西亚宪法中,有多项条文规定马来人特权,阐明马来人及沙巴和沙捞越土着的特殊地位必须获得保障。由马来族掌握政权,华族在种族上受到歧视,在政治上受到压抑,在经济上受到限制,在文化上受到排斥,当地华侨华人处境艰难。

马来人更是从法律上制造了土着在经济领域占有30%股权,大专学府招生额为土着55%,非土着45%,挂牌公司必须将30%股权售予土着,同时还强制推行同化政策。

他们从来没有给予华人公平,自己应该给他们公平吗?就在司马考虑是否接受郑彦芬建议时,先前和总理一直讨论这个问题的杨永泰,用讚许的眼光看了一眼郑彦芬,“总理,这是最好的选择,将选择权交给当地人,而我们只需要保持适当中立,当然驻军威慑同样不可避免。”

“总理,这样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但新加坡问题?”“新加坡没有任何讨论必要,新加坡将会成为中国第二个特别市,这点无庸置疑。未来我们在南洋各国保留驻军的同时,新加坡将会成为我们在南洋的一个据点,这是最基本的南洋政策。我们是解放者,但是我们所有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自身利益。”

讲到利益时,司马看了一眼杨永泰。就在昨天,四石告诉自己,杨家三公子的扬新集团在军方友人帮助下,从一个英国商人手中低价购得一处英资锡矿,在敌国资产处置委员会接收之前,就已经把锡矿转到自己名下。“算了,总是难免的。”原本想等众人走后和杨永泰谈谈这个问题,但想了想,司马还是放弃了。

无论什么战争,总有很多公司希望分享战争红利,扬新集团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国内财团是战场上一只看不见的推手。财团为了自身利益,一步步操纵国会诱发战争,战争刚爆发,财团就在西北大厦举行“分臟会议”,划分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甚至伊朗、中东等地的英美等国遗留资产。随着国防军胜利,地图上、草案上的划分变成事实。

现在敌国资产委员会,正在以当初各大财团划定范围进行公开分臟,只有少数大公司、大企业不屑一顾的敌资,才会落到小商人小企业之手。“他们更希望中国打到欧洲,这样就可以分割欧洲了?”司马无奈的摇摇头,财团是个问题。过去几年自己尽可能打压财团。但效果不尽人意,除非自己真有自断臂膀的决心,否则,有时候也只能装做看不见。

司马摇摇头把思绪转回正题。“敬恒,你和刘会长一起把意见整理成文,下周提交内阁讨论。”众人离开总理办公室后,顾维钧从包中取出一份文件。“总理,瑞士方面发回一份情报,美国对我们提出的条件作出回应。”“哦!”打量顾维钧手中的文件,司马有些好奇,美国人作出回应,文件显然不会是“拒绝”二字,如果拒绝,不会如此厚实。

“总理,罗斯福认同我们必须给予亚洲各国独立的看法,但他认为,独立必须在宗主国许可下的独立,而不是武力入侵。”顾维钧顿顿,接下来的话,肯定会让总理大发雷霆。“对东南亚地区的侵略行为,实际上是毁灭了东南亚各地独立的可能,如中国同意撤军,并愿意向英美两国道歉,并赔偿两国损失……”总理沈默不语,出人意料的保持冷静。

但当留意到总理手中颤抖的烟蒂时,顾维钧明白,总理是强压怒火。“看来,他们还认为可以赢得优势,不见棺材不掉泪。”

司马盯着一个身穿空军制服的年轻人,怔住了。刚才看到这个年青人的设计方案时,司马觉得是在玩笑,是一幕精心策划的恶作剧。但在中国除了女儿们会这么对自己,其它人……但,这个年青人提出的方案着实让人惊讶,甚至超出自己最初的设想。

望着总理,木远帆呼吸急促。方案得到空军参谋部及技术部门认可后,自己就做好被总理接见的思想准备。但现在真的站到总理面前,木远帆还是忍不住激动。自己是正宗西北人,少年时甚至在动物园碰到过总理,总理显然已经忘记了自己,但自己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事隔24年再次见到总理,而且自己将完成总理交待的任务。

“总理,技术部门已经充分验证过方案,方案从技术上是可能的,当然我们并不期望一次轰炸可以给美国造成多么惨重的损失,这非常困难,毕竟载弹量有限。但我们紧信,当第一枚炸弹落在美国本土时,美国国内本身就怀疑战争能否取胜的民众,会陷入前所未有的惊恐中,当我们在美国本土投下炸弹,意味着美国的大洋天险不覆存在。”

司马最初作出轰炸美国本土的决定,是出于报覆美军对上海的轰炸。随后参谋部进行讨论后,认为对美国本土轰炸,有利于促成战争结束,而且对美国民众心理打击,甚至超过击败美国舰队。正因如此,参谋部和空军才满怀热情的研究轰炸美国的方案,技术部门否决了所有提议,却保留了木远帆的方案,他的方案最现实、成本最低,效果却最显着。

所以,郑培林才会亲自带着木远帆来到总理办公室,由他亲自向总理解释这个方案。“但必须考虑到,轰炸此处,可能会适得其反,不是吗?”在木远帆讲解时,司马又仔细看了方案说明及航线图,不可否认他进行了充分研究,尽管编队一定会被发现,但发现后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反而更能在美国民众心中造成恐慌,这恰恰是参谋部希望看到的。

木远帆看到总理犹豫不决。“总理,其实我们并不可能左右全部,或许有可能导致事情朝反方向发展,但同样,也有可能使它朝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不是吗?”沈默数分钟后,一直看着航线图的司马抬起头,看着这位空军中校。以后,任何一本描述二战历史的书籍上,一定会记下这位空军中校的名字。“就这么干吧!”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