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十分钟,顾维钧一直静静倾听顾云泽的看法,但当顾云泽说到一半,顾维钧被吓出一身冷汗,这个建议太疯狂了,或者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根本就是一个疯子。“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选择,与其像现在这样束手束脚,倒不如痛下决心,行壮士之举,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顾云泽酒后真言,浑不见顾维钧如坐针毡。
“少川兄,你知道的,我不知道,但联勤署这几年把多少东西送出去,我心知肚明,多少总能猜出点真相。”顾云泽毫无顾忌的坦言。“现在都到这个份上了,再不动那步棋,恐怕……只要棋子上臺,剩下的就轻而易举了。”“但,即便行壮士之举,又怎能保证他们会按计划行事。”
顾维钧话未说完,醉醺醺的顾云泽打断顾维钧,“仇恨可以蒙蔽眼睛,当仇恨达到一定地步,一切就顺理成章。”“仇恨?”顾维钧诧异重覆道,有关系吗?顾云泽扶着桌子站起来,头贴近顾维钧,神秘熙熙的低声耳语。“咣啷!”酒杯从顾维钧手中跌落摔得粉碎,外间仆人连忙走进餐厅,顾署长趴在桌上鼾声四起,自家老爷却面色煞白双目呆滞。
长达半小时顾维钧保持姿势一言未发,回过来神,见顾云泽沈睡正酣,顾维钧突然发现顾云泽绝不像外表温厚纯良,难道日本留学九年,竟对他影响如此深。“顾少卿啊!顾少卿!你到底是疯了,还是……”吩咐仆人把顾云泽扶到客房休息。
坐在书房内,顾维钧眼光时不时瞥向左边抽屉内的木盒及右边客房,顾维钧不知道为什么会冒出如此疯狂的想法,但这个想法不停在顾维钧脑海中徘徊。看着木盒内银白色六式警用手枪,在右手接触到冰凉的枪身时,顾维钧猛的把木盒盒盖压下,用力关上抽屉。“他疯了,难道你也跟着疯了吗?”
尽管嘴里这么说,但是顾维钧心中深信,顾云泽没疯,他的“想法”如果真的施行,确实可以让中国摆脱当前困境,疯的不是顾云泽,疯的是那个想法。整整一夜,顾维钧在良知和国家利益之间摇摆,当人类道德底线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顾维钧陷入迷惘。
清晨,来到办公室的顾云泽让秘书泡上一杯浓茶,摇摇因为宿醉痛疼欲裂的脑袋。用冷水洗脸后,顾云泽隐约回忆起对顾维钧说过的话,明白了为什么早晨离开时本宗顾维钧脸色如此难看。“妇人之仁啊!”顾云泽长嘆一声,责怪为什么没控制住,说了不该说的话。那个想法在心中成形后,顾云泽从未敢与别人分享,因为自己的建议太过骇人听闻。
不仅是妇人之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谁都无法承受后果。一旦消息外洩,政府声望将有可能跌至最低点,谁会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去冒险,总理也不见得能下如此狠心。喝完浓茶,顾云泽清醒许多,如过去一样,打开办公桌上厚厚的一迭文件,刚一翻开文件,顾云泽的头又开始痛起来。“参谋部真以我是孙悟空,拨一把猴子毛就能变出飞机大炮来。”
文件内容非常简单,只是罗列了一连串数字,国防军每增加一个师,联勤署就需耍提供一个师装备,小到袜子大到重炮。被服容易解决,国内有大量成衣厂。步机枪也容易解决,宣战后轻武器供应商从25家增加到95家,间接承包商有2000多家。共和29年,全国销售生产1500余万支手枪、步枪、猎枪、气枪,轻武器供应不存在任何问题。
但问题在于步兵师需要的不仅是六式半、六式甲,保障陆军战斗力在于火炮、在于坦克。为了向新动员部队提供武器,几个月来,一方面不断扩大供应商,限期提供火炮、坦克等重装备。另一方面联勤署已经将绝大多数封存火炮重新列入现役,甚至利用封存配件组装火炮以应急。
“步兵营反坦克排3门75毫米24式反坦克炮、团部反坦克连12门24式反坦克炮、团炮兵营一个6门24式105榴炮连,一个6门25式双联高炮连,师属炮兵3个12门105毫米榴炮营,一个12门155毫米榴弹炮营、一个师需要63门24式反坦克炮,54门6式或23式105毫米榴弹炮,12门6式155毫米榴弹炮。”
扫了眼30型步兵师编制表,又看看总参要求补充45个师装备的命令,虽然生产动员不是自己的事,但提供装备却是自己份内工作。此时顾云泽只剩下了一个感觉,两个字,头痛。顾云泽从抽屉内拿出一份报告,是一家小型武器公司一个月前递交的,联勤署一直未予正式回应。但却下达了60门火炮定单,火炮一直在靶场进行综合试验。
尽管试验结果喜人,但国防部一直没有批准武器生产定型,其中自己的责任非常大,作为后勤主管,并不愿意增加后勤保障难度,如果国防军装备此类火炮,就等于在后勤保障中,多增加数百种零件及新口径列系列炮弹。十几年来,国防部、联勤署一直致力于后勤保障体系优化,消减武器种类就是工作之一。
在自由战役和对日战争期间表现出色的240毫米迫击炮,就被列为储备武器,为简化弹药供应,一直被视为步兵进攻中坚的75野炮被撤编,随后被采用相同炮弹的26式反坦克炮取代。只能这么办了,再一次把迫击炮作为团属支援火炮。
迫击炮曾经是边防军最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60迫连炮、81迫营炮、100迫团炮,尤其6式100毫米迫击炮,长达8年,都是国防军步兵团唯一“重火力”。9公斤重的炮弹、6.8公里射程,81公斤全重,尽管精度有限,但却威力强大和便于携带,一直受到部队欢迎。
但那是共和十四年前,十四年后,随榴弹机枪的普遍装备,60毫米迫击炮撤编,连属炮改为14式81毫米轻型迫击炮,尽管射程只有1.8公里,与60迫击炮相近,但炮弹威力却提高两倍。6式100毫米迫击炮改为营级装备,每个步兵团增加一个6式105榴弹炮连。
但现在联勤署工厂,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提供足够的榴弹炮装备动员部队。几个月前,国防部就有恢覆100迫击炮为团级炮的倾向,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相比105榴弹炮,100迫击炮威力和精度都不占优势。为此联勤属也曾下达研制120毫米迫击炮的标书,但数十种参测产品,没有一种能让军队欣然接受。迫击炮是平射火炮,使用总会受到限制。
但另一方面,迫击炮的优点让人难以弃舍,炮弹为铸铁铸造,因膛压低可以采用薄弹体容纳更多炸药,火炮、炮弹制造工序简单,相比结构覆杂的榴弹炮,迫击炮生产更容易。手里拿着3081175号资料,顾云泽犹豫不决,还是把决定权交给国防部吧!要么让新部队等待,要么就改变团炮。“餵!把3081175号试验报告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