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拥有某种罕有的力量,可能是千年难得的奇迹,耶稣是其一,穆罕默德是其二。平常人如果像你这种情况应该会终身失明,但如果是有某种力量及意志的人则前途无可限量。你需要对自己有盲目自信,就不用再失明。你也知道德国需要有力量及盲目自信的人。”1918年10月德意志帝国军医福斯特。
1941年8月18日,柏林东南佐森,德国陆军司令部地下作战室。希特勒将他的将军们召集在一起,准备宣布21号令,也就是“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站在长形会议桌一端,背后是欧洲地图,上面标明两年中德军所有军事行动和战役成果。
希特勒站在吊灯下,光线从上到下射在他脸上,在眼窝下留下两个黑色阴影,远远看去犹如没有一丝情感的机器,但发出的声音却是慷慨激昂,“将军们!”希特勒走出灯下阴影,从将军背后走向桌子另一头,“我今天刚刚签署第21号令,即对苏作战计划。”他目光依次扫过布劳希奇和哈尔德,对准亲信高参凯特尔。
“你们知道,我历来对苏联没有好感,它愚昧、落后、保守、自私、贪婪,它的存在是世界耻辱。”希特勒拍了一下博克的椅子背,眼中喷射出火一样的光芒。“把它从地球上抹掉,是德意志民族天经地义的责任。”他走到长桌另一端,突然急转身,“它的内部已腐朽不堪,部队被证明软弱涣散,我原本不想把如此多的德意志英雄送上进攻苏联的前线。”
希特勒突然昂起头,挥舞右手,“但这是责任与使命,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去根除成千上万劣等人。”“能够参与到足以改变德意志帝国历史的伟大战争中,是在座每个人,包括我本人的荣幸。相信你们已经非常了解巴巴罗萨计划,你们中很多人为制订这个计划付出了心血,一些人还将奔赴前线,指挥最精锐部队将计划变成现实。”
希特勒绕过长桌子,走回座位坐下,沈默片刻,“下面由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宣读21号令,并介绍计划内容。”哈尔德严肃的站起来,先向希特勒立正行礼,然后打开厚厚的计划。
1941年秋,德国西部和波兰交界铁路线上,突然出现一些奇怪的列车,列车不是民用客车,又没有军用列车标志,除加水短暂停留,中途不停靠任何车站。紧闭的钢制车厢里看不出装的什么,平板车蒙着厚厚毡布。有时,列车一天多达几十列,自西向东驶向边境。附近居民好奇猜测,有人说是运往东线的战略物资,有人说是运往波兰的机器设备。
直到一次偶然机会,一列火车停站加水时,一节车厢也许是为了通通风而把门打开一道缝,车站工人看到车厢里面满载德军士兵。为调动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必须的部队,德军1941年下半年开始执行隐蔽转移行动。希特勒深知,要完成“巴巴罗萨”计划,必须确保隐蔽性和突然性,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将庞大的部队集结到攻击地。
希特勒介绍“巴巴罗萨”计划时,反覆强调:隐藏进攻企图至关重要,过早暴露,会造成政治和军事上双重被动。因此,德国尽量延缓大批主力部队东调,直到11月,预定参加进攻的军团还有很多留在西线,一部分步兵团仍在巴尔干作战,一些基干步兵师在海峡制造准备登陆英国的假相,大量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仍留在德国,以免引发苏联戒心。
为迷惑敌人侦察机构,德军把东线战略准备,说成是为隐蔽在英国登陆而采取的欺骗措施。当德军开始大规模秘密调动时,德国雷达站意外发现,最近两个月,东线雷达“故障率”越来越频繁,原因是中国国防军参谋部“黑猫联队”的高空侦察机春节过后,便开始对苏德边界实施密集侦察。
“3月15日,东线德军只有70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3个坦克师。目前,就已变成81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7个坦克师、15个摩托化师、9个警察师和警卫师。在附近地域,还有担任统帅部预备队的22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警察师。”
国务院大楼地下国防军参谋部跨度十数米地下作战室内,一张大型沙盘周围,站着几名将军,在将军簇拥下,身穿黑灰色中山装的司马居于其中。沙盘边缘,国防军参谋总长蒋百里负责讲解。
“德军调动部队必须使用和平时期的民用列车时刻表,并且伪装成普通民众。调到前线的部队全部保持无线电静默。抵达边境后,还必须不紧不慢地行进,有时白天隐蔽在树林里,晚上行军。即使这样,要完全隐蔽东线增兵行动还是非常困难,德军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法掩盖战略机动,为不得不暴露的军事行动制造借口。
希特勒大造准备进攻英国的声势,特别制订两份对英作战计划,一份代号“鱼叉”,该计划声称,对英行动将在1942年6月开始。另外一份计划代号“鲨鱼”。德国调集400多架轰炸机,不断轰炸英国,造成德军空军主力正在全力以赴进攻英国的假象,德国空军主要指挥员也频频在布鲁塞尔德国空军司令部露面,掩人耳目。”
蒋百里讲解时,沙盘旁的见习参谋时不时在大型沙盘旁,新添加纳粹标识或苏俄标识。对外情报工作成功,使得在作战室内,可以随时修改德苏两国边境兵力分布。
“德国行动,称得上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一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欺骗行动。几个月来,德军在德波境内新建改建机场350个、降落场210个。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境内也修建大量机场。大举动战备措施为德军将来进攻与后勤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德军将152个师,300多辆坦克调集到前线,完成战役准备。也就是调动全国70%步兵和90%装甲部队,而没有引起敌人警惕,从军事角度来说,堪称奇迹。军情局、中调局反馈的情报,已证实上述数字。”
“德国会在什么时候进攻?”“所有信息都表明会在4月19日,也就是四天后。”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回答。此时领佩象征“运筹帷幄”竹节参谋领章的国防军参谋部高级参谋,大都和总理一样,显得兴奋不已,德苏战争期待已久。“我们的准备工作呢?”司马点燃香烟,再次提问。
“总理,目前,国防军驻俄罗斯集团军群为66个师,其中6个装甲师、10个机械化步兵师、32个摩托化步师、6个轻步兵师、2个极地警戒师。突厥斯坦集团军73个师,包括13装甲师、15个机械化步兵师、50个摩托化步兵师,4个山地师,2个边境警戒师。两地驻空军第1、2、3、6、7、9、15航空队,第5、7、6战术轰炸机部队、第3战略轰炸机部队,第6、7运输部队。
不包括突厥斯坦国民警卫队及俄罗斯武装力量,两地共计拥有386.75万国防军武装部队。突厥斯坦、俄罗斯是国防军防御的重中之重。战争爆发后,尽管不断从两地抽调军队,但基本柄持“抽一师补充两或三师”的标准,数字上,两地集中国防陆军25%现役武装力量,实际上却等于集中国防军50%以上力量。
国防军数百万新兵分散在国内各个训练场,完成18周基本训练,并在部队完成13周专业练前,不可能被派驻战区。即便在战区仍然需要接受至少12周的合训,才可能上前线服役。漫长的训练累计43周301天,完成三个阶段性训练之后,新兵基本能适应军事行动需要,尽管训练时间漫长。但战前,三个阶段性训练完成却长达54周。
这只是理论数值,各训练基地会根据新兵服役前接受训练程度,适当压缩训练过程,如果接受过6年中学完整军训集训的新兵,可以免除基本训练,另两项训练则压缩一半。即便如此,如何为部队提供充足而训练有素的兵员,一直是困扰国防军高层的问题。现在,我们完全有能力在任何时候,对苏俄实施全面进攻,最终在红场举行阅兵。”
蒋百里的回答,让作战室内诸人精神振奋,对苏俄全面进攻,从喀山撤军后,国防军上下都在期待着这一天。尽管对外界宣传上,“自由战役”是成功的,边防军用牺牲,保护了中国免遭极权威胁。但在国防军内部,“勿忘喀山”之词,甚至被挂进国防部、陆军部绝大多数长官办公室,在军营中同样可以经常看到“勿忘喀山”四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