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青军官出于“悍卫皇家军官荣耀”的目的,创建了名为荣耀骑士团的军官俱乐部,后来发展成受皇室支持的荣誉组织。原因是,加入骑士团的护国军青年军官,和平瓦解了护国军,安娜也乐意见到强调皇家军官荣誉,效忠皇室的组织,荣誉永远都和另一个词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责任。
现在只有最优秀的俄罗斯军官,并得到多名军官推荐,才能够加入帝国荣耀骑士团,而加入骑士团是平民军官成为贵族的最佳渠道。彼得,是骑士团荣誉团长。他在自己来俄罗斯当天,召集骑士团高层成员,显然别有用心。
“我躺在襁褓中,耳边听到的就满是俄罗斯、俄罗斯了。”十年前,儿子第一次回家时,翰墨曾经问他:你是中国人,还是俄罗斯人,他曾如是回答翰墨。他幼年时,就一直梦想罗曼诺夫皇旗再次在彼得霍夫宫,在整个欧俄再次升起,他一直期待那一天的到来,从少年直到现在从未改变,显然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
“五年前,彼得结婚时,曾对瓦丽沙说,他希望儿子能够像祖母,在皇村学校接受教育,像历代皇室子女,让青春和童趣交融,被自然和幻想抚养,体验皇村的诗情、欢乐和宁静。”安娜提及儿子的期望时,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自己在皇村快乐无虑的童年。皇村蓝蓝的天,童话般的古堡,清澈的湖水,绒毯一样柔软的草坪,美丽的鲜花,湖中倒影……
欢乐的青少年时代早已模糊不清, 25年来,对欧洲、彼得堡的记忆也不再清晰,就连皇村快乐的记忆也渐渐淡去,唯一铭刻于心的是,临时政府把自己和家人赶出皇村,直到社工党人把自己和家人关押到西伯利亚。父亲曾说过:我再也不爱我的人民了,这句话充满绝望,大概只有皇族能够真正理解,还有地下室内永远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的血液。
从安娜的话中,司马可以感觉到彼得的憧憬,也清楚安娜心中的仇恨,回到彼得堡,是安娜也是彼得的梦想。但现在时机不成熟。“安娜,你希望彼得能够重建俄罗斯帝国荣耀,成为类似伊凡一世的沙皇,是吗?”司马打断安娜的追忆。“伊凡一世?”望着活力不再的爱人,安娜坚定的回答,“我希望彼得成为彼得二世,如彼得大帝一般伟大的沙皇。”
这些年儿子表现让安娜非常欣慰,他会成彼得大帝一样伟大的沙皇。“不,如果按照你的计划,彼得最多只能成为伊凡,而不是彼得。”司马说出思考良久,找出的合适理由。“安娜,1721年俄罗斯帝国成立,欧洲政治问题没有俄国参与,都无法解决。俄罗斯帝国被称为“欧洲宪兵”,彼得大帝功不可没。伊凡建立了俄罗斯帝国,但让俄罗斯帝国成为真正帝国的却是彼得。”
对司马评说的两位帝王的功绩,安娜.斯塔西娅认同的点点头。彼得大帝奠定了俄罗斯帝国的辉煌,使其雄居欧洲。同时对俄罗斯帝国的历史和辉煌而骄傲。“如果根据你们的方案,我们的儿子彼得,只能成为伊凡三世,而不是彼得二世,他只不过实现了俄罗斯帝国重建,而没有恢覆俄罗斯帝国的历史荣耀。”
即便安娜梦想实现,俄罗斯帝国覆兴,也不可能摆脱中国的影响。二十五年来,中国对俄罗斯的影响方方面面,俄罗斯人均收入是中国三倍,国民可以享受比中国更好的福利,但俄罗斯经济受控于中国,无法摆脱。中国移民控制俄罗斯帝国60%以上经济,100%俄罗斯企业都有中国资本存在。
即便俄罗斯帝国反攻欧俄成功,经过25年集体化的欧俄民间财富几乎为零,重建离不开中国资本。即便有俄罗斯资本註入,资本仍有中国背景。而且俄罗斯帝国未来几十年内,能依靠的不是接受25年赤色教育的欧俄俄罗斯人,只能是俄罗斯帝国国民,帝国国民中有很多人具有中俄两国血统。
俄罗斯帝国与中国的关系,非人力所能切割,只会随时间推移,日益加深。双方关系远非后世英美亲密联盟所能相比。统一的俄罗斯,也不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中国可以接受统一的俄罗斯,但俄罗斯统一,绝不是现在。
避免强硬态度强迫盟友接受,是中国外交的立场。一直以来,中国都以温文儒雅的传统东方国家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尽管与盟友合作前提是为本国利益,但各个政府部门都尽可能在愉快合作前提下,诱使对方答应中国的要求,而中国官员对待盟友的态度也同样谨慎,非常註重尊重对方。
曾经遭受帝国列强半殖民化入侵的国人,对外国人高高在上的姿态深恶痛绝。正因如此,才清楚的知道高高在上的高傲只能引起反感,绝不能用于盟国。即便对待韩国、兰芳这样的铁桿盟友,协商都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对俄罗斯这个中国最亲密盟友国家,自然也会用友好协商解决问题,至少表面如此。
司马的态度让安娜.斯塔西娅这位“铁血女皇”摸不着头脑。司马是什么意思?仅仅只是为了彼得?安娜最大梦想是反攻欧俄,让儿子成为俄罗斯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沙皇。皇家近卫军吹响反攻欧俄号角时,皇储彼得,将以俄罗斯帝国三军最高统帅身份,直接参与,军事上的胜利将有助于彼得赢得民望,同时掩盖他身上永不可能除去的瑕疵。
当然安排存在私心,彼得作为帝国三军最高统帅,在皇家近卫军和中国国防军联合作战时,彼得有其它元帅、将军无法比拟的优势。他是司马的儿子,国防军将军会有所顾忌,不会推翻至少会考虑彼得的意见。赢得战争胜利,安娜.斯塔西娅绝不会怀疑。
二十年来,乌拉尔山,那道用地雷、铁丝网、要塞、机枪堡构建的绵延千公里的防线,对于绝大多数俄罗斯人而言,并不只是社工党与罗曼诺夫的仇恨,或国家分裂的象征,更多的是数以万计小人物的故事。小人物在分界线上,用生命,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传说,传说的名字叫做“自由”。
在因为玩笑就会获罪的欧俄,很多俄罗斯人为了自由选择逃离,从分界线诞生之日,就不断有人穿越。22年间,68万人从苏俄成功逃到俄罗斯帝国。每天警戒部队都会对历尽千辛万苦逃到俄罗斯帝国的人说:“你们自由了,这里是俄罗斯帝国。”但自由总要付出代价,22年间,在绵延千公里的防线上,上百万人惨死在苏俄边防部队枪口下。
自由,对于很多生活在欧俄的俄罗斯人而言,罗曼诺夫不仅仅是皇室的象征,同样是自由的象征。“1917年社工党许以自由,1927年,自由却在山的另一头。”一旦战争启动,欧俄数千万俄罗斯人将会怀抱鲜花、面包、盐欢迎皇家近卫军的解放,对此每一个俄罗斯人都深信不疑,22年防线枪口下的生命已经充分证明了。
皇家近卫军三军最高统帅彼得,将作为解放者彼得回到欧俄,回到他的人民之中。罗曼诺夫皇朝继承人彼得,将会得到1.6亿俄罗斯人的尊敬和爱戴,最后他将会在人民的欢呼声中在乌斯宾斯基大教堂登基成为沙皇。
“我明白,统一的俄罗斯不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不是吗?”安娜直视自己深爱的男人。“不,为了俄罗斯统一,中国不惜代价,但需要恰当的时机,不单单是为中国,也是为了俄罗斯,为了彼得。时机成熟,我保证国防军最精锐部队将为俄罗斯统一而战,彼得继承皇位时,不会在伊尔库茨克,一定会在乌斯宾斯基大教堂举行登基加冕典礼,我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