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50章 相似的希望

第250章 相似的希望(2 / 2)

“老板,为国务院提供情报分析,是调查局份内职责。”显然石磊提醒总理,调查局的职责是分析,而采信与否却是由总理或国务院决定。“四石,很难选择。”司马摇摇头,现在时机并不成熟,尽管瑞士驻华大使已经向外交部传达美国希望展开秘密非官方直接对话的意愿,但距离成功还很遥远。如果情报属实,一切还未开始,欧洲就已发生剧变,届时中国将面临两难选择。

“老板,如果真的发生,我们的底牌并不多。”石磊提醒老板事情的后果,只有熟悉计划,才知道计划核心围绕什么。“我知道,如果他们真这么做,就需要考虑,要么接受现实,要么提前动手,但两者,都会损害我们的利益。”司马无力的靠在椅背上,的确两难。“该死的英国佬。”司马破口大骂。

每次,英国都是自己计划最大绊脚石。像该死的战争,如果没有英国,现在西北还是各国外交官的舞臺,中国可以使利益最大化,正是因为英国横插一脚,导致中国不得不调整战略部署,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方才让局面朝有利方面发展。但现在,该死的英国人又一次打乱中国的阵脚。英国人,不,准确说是邱吉尔,总会做出出乎意料的决定。

如果美国新总统上臺后真的重回孤立主义,停止对英国援助,英国就必须以自身利益为重,考虑体面结束战争,确保英国利益。酝酿数年计划,很可能被老鼠屎毁灭,而英国政客,之所以让邱吉尔继续职责,原因非常简单,让他承担一切,战争由他开始,也应由他终结。失去美国支持,英国将可能同德国媾和,如果成真,后果是毁灭性的。

“还有其它选择吗?”司马眉头越皱越紧。提前向德国开战?不可能,这是中国最大筹码,也是谈判桌上最有力武器,底牌不可能示于他人。但英国显然不可能独立对抗德国倾国之力的进攻。中国需要两年,但问题在于,英国人是否能撑过两年,对于信奉“所有问题,唯英国利益至上的邱吉尔,一旦失去美国帮助,他能支撑多长时间?

“给他们希望。”“希望?”正准备召开内阁会议的司马不无诧异的看着四石。“什么样的希望?”“老板,过去,我们在执行国内反间谍任务时,纯粹的等待显然不是最好办法,所以,我们经常使用引蛇出洞方式,就是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如此才能……”“四石,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们先同德国决裂……”

“不,老板,还没到那一步,准确来说,是让英美,看到中德决裂的可能,从而看到希望。英美会看到,中国可能因为利益,向德国宣战,同样也可能向德国妥协。而前者可能大于后者。英国或许可能选择同德国媾和,但美国新政府彻底放弃对英国援助,显然不可能。首先享受300亿美元租借法案后的英国,已经令美国骑虎难下,绑在英国战车上。

如果放弃英国,300亿美元就打了水漂,显然美国无法接受。同时,英国是禁锢德国的最后一道防线,孤立主义反对干涉欧洲事务,但绝不愿意看到德国统一欧洲后,染指美洲的局面发生。因而无论如何都会继续帮助英国对抗德国。老板,我所说是调查局情报分析部门的建议。”石磊并没有隐瞒建议出处,而这也加重建议的份量。

“英国忧虑不在于美国放弃英国,而在于美国减少援助,尤其不能继续增加驻英美军,英国未来则没有可能抵挡德国海上入侵,尤其德国重整海上军备后。根据苏德停战条约,苏联利用日本图纸、技术制造四艘“苏维埃级战列舰”中前两艘将拖至德国完成剩余部分,另两艘将由苏联船厂利用德国提供的部件继续施工。

意味两年后,德国至少有6艘新锐巨型战列舰,从而对英国海上力量形成优势。海洋是英国最后屏障,失去海上优势,英国将不覆存在。而英国包括邱吉尔之所以出现媾和想法,实际上正是基于在英国尚有讨价还价余地前,结束战争,从而保存英伦三岛不至如欧洲大陆遭到毁灭的想法。”“希望,英国最需要看到那怕一丝德国力量受到牵制的希望。”

邻国会大厦与共和广场的tinkoff餐厅拥有战时奢侈的“政治不正确”的美味佳肴。即便如此,首府议员精英仍然会选择这里享受俄式大餐。刺耳银制餐具声,咖啡机转动声,交谈声,在餐厅中交织在一起。

这时,一个女人走进来。女人看起来很妩媚,二十四五岁,将大衣递给服务员后,上身穿一件乳白色短上衣。下身穿灰色褶皱法兰绒长裤,脚蹬一双不太时尚的平底鞋。女人头发略显黑碣色,发型是首府最流行款式,一头浓密秀发在齐肩地方向内蜷曲着,长短恰到好处,既不乏性感,又让人感觉她聪颖过人。

“欢迎光临,米莎女士。”餐厅俄国老板领着参议员女儿穿过就餐区,众多男性目光,立刻聚焦到这个女人身上,老板感觉不大自在。有些人还算文质彬彬,另一些人就不同了。在图卢兹饭店就餐的女人本来就少,而像这样的女人更是少之又少。米莎来到父亲餐桌旁,米哈尔参议员正在和同伴聊天,瞄了米莎一眼,敲敲手上梅花手表,示意她来迟了。

米莎父亲原名米哈尔尼维,25年前,加入中国国籍后就用米哈尔这个名字。米哈尔参议员满头银发,是首府知名难缠的政客,尤其在俄裔社群中。朋友离开后,米哈尔放下手中咖啡杯,站起身亲了她一下。但米莎并没有回吻,米莎清楚,父亲要是没有秘而不宣的目的不会让她来。米哈尔喝了一小口咖啡,询问女儿对他介绍的国务院家伙的感觉。

“父亲,你肯定有比这重要的事情吧!”米莎斩钉截铁回绝了父亲试图给自己介绍男友的打算。在父亲审视下,米莎觉得逆反的心理冰释了,她真想诅咒父亲的权威。这眼神是父亲的看家本领,它让父亲成为出名政客。如果必要,他可以一下子热泪盈眶,不一会儿眼睛又泪痕全无。

将激情洋溢的灵魂打开一扇窗,把信任的信号伸向每个人,他的父亲总这么说。尽管参议员父亲在几年前就失去米莎的信任,但他很快就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果不其然,米哈尔说出此行目的。在他看来,女儿竟然为国民党隶属的基金会工作,显然有可能成为政敌攻讦工具,从而影响竞选,因此想让女儿辞职。

“爸爸,只是一个基金会。”米莎一口否决父亲的提议。自己很喜欢那份工作,至少可以远离父亲和他的覆兴党。就在这时,旁边闪出一名记者。面对突如其来的记者,原本心生怒意的米哈尔一下子露出笑容,老于世故地回答记者采访。那名记者拿出钢笔和记事本,开始采访。

“米哈尔参议员,您在广播中呼吁立法,阻止民间机构及私人对极权国家进行帮助,包括慈善援助,还有,你所呼吁的对苏俄宣战问题,您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然可以,任何一个稍有良知的人,都不愿看到古拉格国家存在。自由中国,必须断绝与残暴极权苏俄的一切联系,无论官方或民间。同时应考虑采取军事行动,恢覆欧俄自由。”

一旁吃羊角面包的米莎听到父亲的言论并不意外,父亲一如既往鼓吹对苏俄战争。作为对苏、对德强硬派中坚,这些话就像他的口头禅一般。“还有,在对德问题上……”记者追问,“您曾就国务院对德问题发表了不少言论,您建议,对德国需要持以强硬立场,以强大武力威慑为后盾,彻底打消德国对亚洲的野心,确保我国领土和亚洲的安全。”

“我相信亚洲是我们的未来,绝不能容忍试图染指亚洲的国家,更何况心怀不诡。”米哈尔眼神中甚至流露出一丝忧虑,但在米莎看来是虚伪表相罢了。“先生,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记者又问:“过去几周,您一直同俄罗斯帝国议院频繁接触,呼吁对德对苏持强硬立场,一些人认为,作为俄裔国会参议员,你更看重俄罗斯利益,而不是中国利益?”

“记者先生,我是共和中国俄裔公民,我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裔属,我所有言论和出发点都是以一个爱国者为基础……”米莎在大放厥词的父亲旁边忍受煎熬,想离开却知道如果那样,等待自己的一定是父亲的怒火。“我们现在已经赢得广泛支持……”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