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75章 两类人

第275章 两类人(2 / 2)

所有人都耐心等待总理指示。昨天,总理曾异常自信说道:德国不会进攻中国,希特勒没疯。但现在,铁一般事实清楚的告诉众人,希特勒疯了。无数次,总理如先知般预料战局和世界发展局势,30年来,在他引领下,国家始终在钢丝绳上行走。如同钢丝绳上的舞者,充分利用列强矛盾得以发展,争取利益最大化,尽管每次惊心动魄,但有惊无险。

列强就像总理手中棋子,按照他的设想行动,中国成功了。或者说总理成功了,30年来一个又一个奇迹见证总理的正确。下至国民上至共和政府军政要员,都相信总理永不会犯错,是天然的领袖。但现在,总理肩膀蹋陷,布满皱纹的脸上全不见往日的自信,这个消息瞬间击溃总理的信心,让总理变得胆怯了。

大家沈默不语,总理办公室内静的可怕。此时,办公室外间却不时传来轻声交谈,突厥斯坦广播,发布震惊的新闻。德国军队向中国发起了进攻,不宣而战。自责,此时司马心中充满自责。两月前,空军情报处、中央调查局就不断提醒自己,德国东方占领区德军调动异常,而自己却武断的认为,不过是德国人对中俄两国在苏俄军事行动的正常反应。

即便拒绝希特勒调停,司马仍武断的坚信,德国人绝不敢向中国发起进攻,最多会向苏联提供物资支援。但现在,德军进攻了,在最出人意料的时间、出人意料的地点。德国人为什么这么干?与苏联达成什么交易?让希特勒甘冒风险?如果乌拉尔被德国人占领,联军后勤被切断……想到此,司马双手颤抖,自己即便死,恐怕也难恕其罪。

345万,不,还有刚调去的21集团军。苏俄聚集400万国防军,160万俄军,如果发生意外……“德军距乌拉尔还有多远?”司马询问蒋百里、蔡锷,“总理,德军肯定能打到乌拉尔。”蒋百里尽量让声音平静些,这并不是总理一人的失误,自己同样难辞其咎,如果坚持拒绝将21集团军调到俄罗斯,德国人根本不可能如入无人之境进军乌拉尔。

“不,百里,德军能打到乌拉尔,但我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乌拉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乌拉尔只有一个国民警卫师,德军……”“那就把空降兵全部空投过去,加强乌拉尔防御。乌拉尔绝不能落入德国人之手,否则你我都将成为国家罪人。”司马声音虽然平淡,但恐惧之意溢于言表,恐惧缘自对数百万军队未来的担忧。

“冬天快到了,最多十几天就会降温,如果乌拉尔被团团包围,被德国人占领。数百万军队就不得不穿着秋衣和苏联人打仗,失去的不仅仅是战果,还有上百万家庭因为我的错误,失去儿子、丈夫,这绝不能发生。”司马激动不已。“绝不能发生,命令空军不惜一切代价轰炸德国人,白天、黑夜,必须要阻止他们的脚步,希特勒、希特勒……”

司马迟疑片刻,突然喊道“命令战略轰炸机部队,立即对柏林实施不间断轰炸。我要让希特勒明白,激怒中国的代价。如果必要,可以使用核武器攻击德军。”司马突然提高声音,仿佛希特勒就在面前,“希特勒犯下一个愚蠢至极的错误,他以为自己真是弥撒亚,我会用行动告诉他,世界只有一个弥撒亚。如果乌拉尔陷落,我的士兵在前线受冻挨饿,我将会批准对德国所有大城市实施核打击。”

蔡锷和蒋百里听到总理咆哮,脸色急剧变化。顾维钧和其它人一脸茫然,什么是核武器?为什么总理会特意提到?司马停顿片刻,又用很低的声音补充,“除此外,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车辆、运输机向部队运送物资。总之,要做最坏的打算,去吧!”

一阵寒气掠过议会大厅,空气阴冷。德国向中国开战了,德军正在进军乌拉尔,尽管议会大厅中很多人没到过乌拉尔,但也知道乌拉尔的战略意义。失去乌拉尔意味数百万国防军后路将会被切断,甚至……大家不愿意,不敢去推测。

“的确,我是日尔曼人,出生德国。但请不要忘记,我、367万德裔移民和诸位一样,都共同在象征自由与正义的五色旗下宣誓效忠共和中国,效忠这片土地。”在众人嘲讽咒骂中,海姆斯.克里斯琴站在发言臺上用悲怆的腔调,向国会同僚演讲。海姆斯.克里斯琴是德裔移民在中国政界领军人物,正是他们宣导中德友谊,而现在,要面对国民愤怒。

“曾经很多人说,我等无法忘记德国,但诸位,谁又能忘记中国呢?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我们遭受驱逐排斥时,是谁接纳了我们?是中国,是谁给予我们人间温暖,是中国人。我是白色皮肤,身份证上标註德裔,但我是中国人,和你们完全一样,和你们一样热爱中国,愿意中国付出一切。”克里斯琴热泪盈眶看着在座议员,至少现在没人愤然离席。

“今天,就在今天,希特勒德国背信弃义向我国发动突然袭击。德裔移民被视为中德友谊的象征,我们曾为中德友谊欢呼雀跃,亦曾在这里呼吁应对德国执以友善。但今天,在希特勒悍然发动突然袭击后,我和我的朋友们,唯一的回答是,来吧!我们将用生命和鲜血悍卫祖国,共和中华,希特勒的侵略必定将被击退。”

许多议员站起身为海姆斯.克里斯琴鼓掌,少数议员彼此微笑,佯装的愤怒掩饰不住眉宇间喜色。他们深谋远虑的看到未来。“欧洲!”一名议员扭头对同僚轻轻说出三个字,喜不自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总理来了”议员纷纷轻欠身子,盯着步入会场的总理,掌声响起,没有人会因德国人背信弃义而指责他。

当司马在掌声中步入议会厅时,数公里外一座高层大厦豪华会议室内,一瓶香槟酒“砰”的一声被打开,十几名身穿手工定制高檔服装的中老年人彼此庆祝,“第一杯酒,让我们为阿道夫.希特勒首相,为了他的慷慨。”在其中一人提议下,众人举起酒杯。喝下香槟时,笑容溢于言表。与外界愤怒相比,会议室中诸人表现与言语显得古怪。

“朋友们,问题简单了,国会肯定会向德国宣战,相信吗?阿道夫等于狠狠在总理脸上抽了一耳光。我敢拿2000万作赌註,为回击希特勒挑衅,总理会无所不用其极的报覆。”端酒杯的中年人笑容满面,全不见以往的沈稳。“我同意,这么多年,从来只有老板算计人,从来没有人算计到他,但今天希特勒却成功算计了老板,老板怒火会化为倾天烈焰。”

“也许我们应该考虑另一件事情,不是吗?”“当然,我们需要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在商言商,为了我们共同利益。”“赢得战争没有任何疑问,即便失去北边部队,国防军还有更多军队,不是吗?将地图上领地,变成实质上协定才是最得要的。”“看,本性暴露了不是。”

“本性?我保证。如果在苏联国防军损失惨重,我承诺拿出50亿帮助遗族。现在只是在商言商而已。”说话人静静呷了口香槟,如同谈论生意。“可不,如果我们不介入,战争结束后,将士的血就白流了。我们介入才会让战士的付出更有价值。”“而且,我们会给予回报,就像交易。”“那第二杯酒?”“自然敬给前线浴血奋战的官兵,祝他们胜利。”

言语冷酷毫无情感。屋内诸人,看重的唯有利益。寻求更多利益,才是他们的追求。相比前线突如其来的战争,他们看到的却是战争背后的利益,一个期待多年的结果。现在,德国人开了头,那就要负责结束,而有此过程中,这间屋内人们所得到的利益,远非常人所能想象。“朋友们,只要我们联手,就可以拥有世界。”房间内响起酒杯轻击声与笑声。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