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清末枭雄 > 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

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3 / 3)

还有西南地区,比如说抵达云南甚至到缅甸的铁路。

这些铁路都得有先后顺序,不可能说想修那里就是那里。更不可能在地图上写写画画,然后就全部开工了。

依照林哲自己的估计,哪怕是第一阶段。也就是修建沪宁铁路等具有明显商业价值铁路,向国人推广铁路的时间段都得五年以上。1865年之前能够完成就不错了。

第二阶段要修建主干线的话,配套完善东部地区的支线铁路。至少需要十五年以上的时间,能够在1875年之前初步完成就算是老天的眷顾了。

至于战备铁路,看帝国的经济工业发展情况,顺利的话三十年之内,也就是到1890年左右,不顺利的话估计得1900年甚至更久。

你得知道即便是后世中国,要修建那些战备铁路也得十几年时间,而那都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了,至于入藏铁路更是到二十一世纪才彻底完工。

所以整个帝国的铁路建设绝对不是三五年的事,而是一个时间跨度长达三五十年甚至百年之久的超大项目。

为了进一步向臣民,尤其是帝国的官员们展现自己对铁路的重视和信心,不用多久林哲就是诏令把民政部的交通厅独立成部,并在新成立的交通部下设铁路司,并对铁路司司长一职进行高配,以交通部协办大臣安易林兼任铁路司司长。

这在明清时代的话,基本上就是以侍郎衔署理该司了,从级别来说比各省巡抚还要高一级,大体上和前清时代的挂侍郎衔的总督们相当。

同时把他前些时候写的铁路发展计划书下发内阁讨论,由此引发了帝国官场对铁路这项新鲜事务的密切关注。

随后,宫务厅财务处宣布由麾下徐州铁路公司、新成立的株洲铁路公司,上海铁路公司为基础,组建中华帝国铁路公司。

而后,皇家银行和中华帝国铁路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二十年,总额超过一千五百万圆的铁路贷款,用以株洲铁路、上海铁路的修建。

江南矿务公司准备加大铁轨的产量,上海机械公司准备以进口的英国蒸汽机车为蓝本,进行蒸汽火车头以及车厢的仿制研发工作。

由皇室产业和多家民营资本组建的北方木材公司准备大规模铁路枕木。

同样由皇室产业控股的上海宝山洋灰厂准备扩大产能,为后续铁路建设车站等建筑需要用到的水泥提供充足产能保证。

在林哲的亲自干预下,皇室产业下属的各事业群基本是都行动了起来的,其实哪怕林哲不甘于,但是宫务厅财务处为了不让高达一千五百万圆的巨额投资失败,也会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的。

一时间里,上海街头里,很多人都是把铁路这个词汇挂在了嘴边,原因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一千五百万的巨额投资。

那可是一千五百万啊,这个数字比国内大部分省份的一年财政收入都要多,而这些拿出来只为修一条路,如此想要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都不可能。

也好在这是皇室产业的纯商业行为,虽然人们担心这一千五百万会落空,但是就算是亏本了也和普通人无关,所以他们只是惊叹而已,并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对行为。

如果是直接拿帝国财政去修铁路的话,估计风声刚放出来就得被无数人反对了,甚至根本就不可能过得了财政预算这一关。

相对于铁路的发展困难重重,甚至引起巨大方向,帝国的电报事业发展却是要低调了多,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帝国已经开始建设上海到南京的电报线路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