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0849章 寻找机会

第0849章 寻找机会(3 / 4)

顾雍哪敢冒这个险?

“储位事关国本,保国本,就是在保江东,伯言你放心,吾身为丞相,自会有分寸。”

看到陆逊脸上的挣扎之色,顾雍出言安慰道:

“你且听吾一言,回去后只管安心本职就是,莫要再轻易掺和此事。”

陆逊听了顾雍的话,长出了一口气,点头道:“逊明白。”

话是这么说,但陆逊回到武昌,把丞相接手此事的消息说与孙登听后,仍是暗暗打探建业那边的消息。

顾雍的动作很快,过了几日,他就上奏孙权,说孙虑“性聪体达,所尚日新”,宜按惯例,进爵称王。

孙权出乎意料地拒绝了。

得到这个消息,陆逊心头就是咯噔一下,再想起顾雍所言,心头就开始沉了下去。

但顾雍身为丞相,又岂会这么轻易善罢甘休?

很快,朝中的第二位重臣,尚书仆射又接着上奏:

“帝王之兴,莫不褒崇至亲,以光群后,故鲁卫於周,宠冠诸侯,高帝五王,封列于汉,所以籓屏本朝,为国镇卫。”

先是列出古时帝王周天子和汉高祖的做法,说明此乃推崇至亲,以光扬皇宫美德的行为。

“建昌侯虑禀性聪敏,才兼文武,於古典制,宜正名号。陛下谦光,未肯如旧,群寮大小,咸用於邑。”

然后再说孙虑文武兼备,按典制是要封王的,只是陛下比较谦虚,不愿意按旧例,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方今奸寇恣睢,金鼓未弭,腹心爪牙,惟亲与贤。辄与丞相雍等议,咸以虑宜为镇军大将军,授任偏方,以光大业。”

最后话锋一转:只是现在天下大乱,奸寇四起,兵戈不止,能够完全信任的,只是亲人骨肉和贤臣良将。

陛下要是不愿意封孙虑为王,也要给他一个镇军大将军的名号,再授任他一个地方,以光耀大业。

孙权没有答应丞相顾雍给孙虑封王,若是再拒绝尚书仆射的提议,不但会引起群臣的怀疑,甚至连儿子都会不满。

所以只好松口,答应封任命十八岁的孙虑为镇军大将军,授予假节,单独开置府署,迁出武昌,就任于半州(即江西九江附近。)

陆逊得知,却仍是有些不能释怀。

不封王而封镇军大将军,实是有些古怪。

不过二皇子就任他处,也算是开了一个口子。

只待时机成熟,再让陛下封二皇子为王,以半州为封国,也算是合情合理。

孙权自是不知道自己手下的丞相与上大将军居然联手玩了自己一把。

相比于这个,他的注意力已经是转到了合肥上面,并且念头越发地强烈起来。

因为萧关之战的消息传过来以后,孙权再回想起隐蕃之乱,还有武陵五溪蛮之乱,哪里还猜不出这根本就是曹睿设计下的计谋。

目的就是拖住建业和荆州,不让自己在关键时候北上策应蜀国。

偏偏居然还让对方设计成功了!

你叫他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此时建业与合肥之间,相互逃亡的人本就是每日不断,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前有韩综,后有隐蕃的事情出来。

孙权于是开始派人北上去打听有关合肥的消息,看看曹休死后,江淮一带,魏国究竟又做何布置。

也不知是不是他运气当真的好,细作的传回来的消息,有一条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那就是征东将军满宠和扬州刺史王凌关系不和,王凌同党常有诋毁满宠之言。

知道此事后,孙权大喜过望,开始布置计划。

春末夏初,江南因为各方的动作,似乎已经有了火热的气息。

而在陇右,却正是气温宜人的时候。

冯君侯在冀城呆了不少时日,白天和赵老将军说兵事,晚上和张小四谈剧本,错了,是谈心事。

只是张小四的身体素质大不如关姬,初识滋味之下,又不舍得那等美妙,竟是开始要补身子。

就在冯永准备离开冀城回平襄时,突然有一人从平襄过来见他,让他大出意料之外。

“魏然?你怎么在此?”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广的副将,同时也是统领胡人义从的将领,杨千万。

杨千万的面色看上去很不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