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兼城头箭如雨下,檑木滚石呼啸而落,更是让攻城的吴军如在地狱。
只是这一切,根本没有让吴军有一丝退步。
他们仍是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不断向前涌来。
看得蒲忠是眼皮直跳。
他发现,自己是真的低估了吴寇这一次的攻城力度。
就连左右亦是默然好一会,这才又开口道:
“诚如将军所言,贼军攻城之志甚坚,与往日大有不同。”
这也是蒲忠有所疑惑的地方。
他所不知道的是,为了攻下襄阳城,陆逊不但定下了严苛的军令:
此次攻城不力者,皆斩!
而且“首攻入城者,可优先挑选城内女子财帛”的军令,早已是传遍吴军。
重罚以绝怠战,重赏以求勇夫。
吴军这一次,自然是与往日大不一样。
更别说,吴国此战,还得到了季汉的粮食援助,以及“租用”了一批兵器。
对于陆逊来说,这一批来自汉国的兵器,用于攻城,而非用于野战,未免有些遗憾。
但只要拿下襄阳,构筑起汉水防线,屏护南郡,让汉水之南,再不受到北军的威胁。
那么这点小小的遗憾,也就微不足道了。
站在楼船的最高处,陆逊遥望南边的襄阳城,目光深幽,没有人知道,此时的他正在想什么。
襄阳城的城墙大约高十来丈,不到十一丈。
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已经算是极为高大了。
长安城与洛阳城,听说也不过十二丈左右。
但长安城和洛阳城这种城池,就算城墙再高大,也不过是为了体现出它的巍峨,衬托出皇权的威严。
事实上,就算长安和洛阳,有再高的城墙,对防守也没有太大的加强作用。
因为长安和洛阳太大了,占地太广。
这就会导致守军根本顾不过来。
想要面面俱到,就必须要在城中布置足够多的兵力。
而这样的话,大量守军不但会消耗太多的粮草——你当然可以提前存下足够的粮草。
但供水呢?
城内的水源基本都是固定的。
如果再被城外敌军掘地断了水源,那就更难受了。
还有,城内可长不出烧火用的柴薪。
特别是突然多出数万乃至十数万的守军,对城内来说,可谓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故而历史上,被围城久了,城内容易出现瘟疫,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城内连干净的饮用水可能都用不上了。
没有柴薪,就只能拆房屋,拿门板窗框梁柱来烧。
城内的老百姓,甚至可能连拿自家房屋来取暖的资格都没有。
到时候有个头疼发热的小问题出现,很可能就容易演变成无法救治的大瘟疫。
所以有利于防守的城池,要么是占据险要地利,要么是城坚池深。
城坚池深,并不等于越大越好,相反,城池规模不能太大——至少需要防守的地方,不能太大。
襄阳城就完美地符合了这个条件。
它的城墙足够高大,城坚。
它的护城河足够宽,池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