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行走水云间 > ☆、第三夜:日照金山 (3)

☆、第三夜:日照金山 (3)(4 / 7)

等到她甩着手上的水走出厨房的时候,邹峰正在客厅裏,踩着一把椅子在给顶灯换灯泡。

宁妈妈则站在一边给他扶着椅子。

邹峰仰着头,那颗硬朗的喉结,随着他说话,轻轻浮现:“阿姨,你这灯泡是好几年前囤的吧?太旧了,待会儿我给你买点新款的led灯泡,省电,还亮。一个月,能省好几十度电。”

宁筱曦:……

啧啧。

她有点不能相信,就是这同一个人,两个多月前,还指着她的财务模型说:“你这个参数提升10%,就能出来1000万的利润!”

这一个上午,邹峰就没闲着。

装完了灯泡,他又帮宁妈妈重新设置了家裏的无线网路由器,然后检查了一些的电器的保修期,修理了阳臺上的松脱的铁架子……

最后,他终于在沙发上坐下了,拿起宁妈妈的手机来,帮她清理内存,装杀毒软件,卸载一些不常用又看起来有安全隐患的app。

宁妈妈戴上了老花镜,凑头凑脚地坐在他边上,跟着认真学习。

宁筱曦一直在旁边看着,心情也渐渐地从好笑,变成了辛酸。

妈妈其实今年不过才54岁,就比徒步梅裏的那几位阿姨大4岁而已。可是妈妈的两鬓已经染霜,尤其是做完腰椎手术之后,脊背已经有些佝偻了,看起来,比那些阿姨老了10岁不止。

她,真的不是个合格的女儿。

天天和妈妈在一起,却一直忙着工作,忙着奔赴自己的旅程,从来没有註意到妈妈在一天天的老去。

而邹峰,一进这个家就註意到了。

他不仅看到了妈妈的辛苦,也看到了这个家裏需要一个男人来修修补补的点点滴滴。

说起来,妈妈这一辈子,真的太不容易了。

记忆中的父亲就是个大孩子,万事都需要母亲操心。他虽然也疼爱筱曦,但却没有为她开过一次家长会,也很少接送筱曦上下学,甚至,在记忆中,也没有为筱曦做过一顿像样的饭。

有一年的暑假,妈妈来b市参加培训。那半个月,刚上三年级的筱曦脖子上挂着家门钥匙,中午去楼下吃快餐,晚上,爸爸回家给她做饭。

结果,她连吃了两个星期的西红柿炒鸡蛋,因为那是爸爸唯一会炒的菜。

也是那个暑假,比竈臺高不了多少的宁筱曦,学会了自己煮面,炒饭,和摊鸡蛋。

难怪妈妈不愿意再作一次母亲。

37岁的她,已经太累,太辛苦了,根本没有精力对另一个生命负责任。

可是大孩子一样的父亲,却因此怨怪妈妈,以为她只是自私地想回到b市追回自己失去的生活和青春。

那也许只是一个长不大的男人无心流露出来的真实想法,但这些怨怪,终于渐渐地变成了对妈妈的冷漠,嘲讽和伤害。

阳光温暖的客厅裏,宁筱曦看着坐在沙发裏的两个人专心致志地对着手机。

一个高大挺拔、体贴耐心,一个瘦弱单薄、慈祥可亲。

她突然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完整的家。

这,应该也是妈妈想要的那个家吧。

宁筱曦情不自禁地露出了温情的笑意,默默地站起身来,进厨房准备午饭去了。

吃过了午饭,邹峰帮着宁筱曦收拾碗筷。

刷碗的时候,他突然凑近了宁筱曦,飞快地亲了她的脸颊一下,借着水声的遮掩低声地说:“我待会儿就走了,我改了机票,下午回成都。”

宁筱曦正在给剩菜封上保鲜膜,诧异地抬起眼睛,看着他:“干嘛这么着急?”

清亮的眼睛裏都是不舍得。

邹峰笑了笑,眼中都是促狭:“我一个大男人,又没正式的名分,一整个周末都赖在你家算是怎么回事?”

宁筱曦垂下眼睫,满脸都写着不开心。

他把身体倾斜了过来,嘴唇便贴上了她的耳朵,热热地:“我下周末……还来。嗯?”

宁筱曦立刻抬起了头,转过来,亲了一下他的唇,眼裏有千言万语,嘴角是压不住的笑意。

邹峰却一下子直起了身体,飞快地转头看了一眼厨房门。

宁筱曦笑嘻嘻,说:“那,待会儿我送你去机场。”

邹峰收拾行李告辞的时候,宁妈妈也有点诧异,听说他下周还来,就会意地笑了笑,然后进厨房打包了自己做的酱牛肉和卤蹄筋,包的严严实实的,塞到了邹峰的行李箱裏,正好占满了护肤品和颈椎仪的空间。

出门前,妈妈拉住了宁筱曦,低声地说:“把小峰送到机场再回来吧,不着急。”

宁筱曦甜甜地点点头。

宁妈妈站在阳臺上,看着两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楼下,娇小活泼的女儿垫着步子去拉男人的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