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特工傻妃不争宠 > 14、太子之争

14、太子之争(2 / 6)

“哈哈哈,你是我文武山的女儿,还有人敢欺负你不成?”文武山狂傲道。

德妃小嘴一厥道:“爹爹有所不知,皇上新立了皇后,说是以前在皇上还是太子时,就和皇上好上了,还有个儿子,比铭儿还大几个月呢!成了大皇子,皇上对那个孩子很是宠爱,女儿担心他会抢了铭儿的位子,所以爹爹,你是不是赶快帮自己的外孙坐上太子之位啊!免得夜长梦多。之前就铭儿一个皇子,女儿不着急,可现在又多了一个,女儿很担心。

将来铭儿坐了皇上,这天下,不也有我们文家的一半吗?比爹爹提心吊胆南征北战才做个大将军威风多了。”

“哈哈哈——”文武山仰天大笑,狂傲不羁道:“有我文武山在,谁敢给铭儿争太子之位?这太子之位必是我外孙的。好,爹爹一定让皇上尽快立铭儿为太子,让女儿你放心。至于那个什么皇后和大皇子,让他们靠边站。敢让我女儿不安心,活的不耐烦了。”

德妃开心的笑了:“多谢爹爹。”

文武山一回到京城,未来拜见皇上,就先去见德妃之事,很快便有人禀报给了上官傲,包括他们的谈话,上官傲不着痕迹的微勾唇角,心中却早有了自己的想法。

从德妃处出来后,文武山去拜见了上官傲,君臣客气了一番,上官傲晚上为他办了接风洗尘宴,后宫嫔妃只让德妃一人参见了。

饭间,文武山却不知检点道:“听说皇上新立了皇后娘娘,怎么没有让老夫看看呢!是不是比德妃娘娘差太远,带不出门啊!”

“爹爹,不得无礼。”德妃见爹爹如此不懂规矩,担心的提醒道。

上官傲放下手中酒杯,唇角勾着笑容,丝毫看不出怒气,朗声道:“哎!无妨。朕和大将军虽是君臣,但也是岳父和女婿,这么说并无什么大不敬。皇后也的确不如德妃大方得体,朕担心她扫了大将军的兴致,便没让她来。”

见上官傲对他如此恭敬,文武山就更得意忘形了:“既然不如德妃,何以坐上皇后之位啊!”这分明就是在质问皇上。

德妃听的胆战心惊,爹爹太过分了,怎么能这么和皇上说话呢!万一把皇上激怒了可怎么是好:“爹爹,你一定是喝醉了,不如就早些回去歇着吧!”

文武山站起身道:“皇上,老夫的确有些喝高了,老夫先行告退了。”

上官傲点点头道:“好,朕派人送大将军回府,小胜子,赶快去安排。”

“是!”小胜子赶忙下去了。

德妃起身道:“皇上,臣妾先搀扶爹爹出去。”

上官傲点点头。

德妃赶忙来到父亲身边,把父亲搀扶了出去。

看着父女二人离去,上官傲拳头一握,捏碎了手中的酒杯,眸中闪过嗜血的光芒。

走出御宴殿后,德妃不满道:“爹爹,你今晚太放肆了,幸亏皇上没生气,否则文家就要大祸临头了。”

文武山不屑一笑道:“放心,皇帝是不会杀功臣的,否则天下人和朝臣会怎么看。”

“那爹爹也不能如此张狂啊!爹爹毕竟是臣,皇上是君。身为臣子,以功自居,皇上会怎么想啊!”万一给爹爹冠上一个谋反之罪,文家就万劫不复了。

“能怎么想啊!爹爹在边关浴血杀敌,帮他保一国平安,难道说几句话还不成。媚儿,你何时变得这么小心翼翼了。”文武山看向女儿道。

文媚心叹口气道:“不是女儿小心翼翼,毕竟君威不可侵犯,凡事还是小心些好。”

“你呀!知道了,爹爹以后小心些便是。爹爹走了。”文武山拍了拍女儿的肩,阔步离去。

看着父亲的背影,德妃微摇摇头,感叹道:“这次回来,爹爹真的老了些许。”

冯山献媚道:“但大将军的身体和精神依旧不减当年,定能长寿。”

德妃勾唇一笑道:“就你会说话,有爹爹在,我们的日子也好过些,走吧!皇上今晚会去,本宫要回去准备准备。”德妃高傲的朝自己寝宫方向走去。

次日早朝

上官傲嘉奖了文武山和他的部下。

文臣们禀报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就在上官傲打算退朝时,文武山突然站出来道:“皇上,老夫还有一事禀报。”

上官傲道:“大将军请讲。”

“老夫觉得为了江山的社稷着想,皇上还是尽早立太子的好,早立太子,早培养,将来才能把我照国治理的更繁荣昌盛。”文武山气宇轩昂道。

上官傲勾唇一笑道:“朕还年轻,过几年再说也不迟。”

文武山紧接道:“皇上,恕老夫说句大不敬的话,凡事都有意外,为了以防万一,皇上还是早做打算吧!”

“大胆文武山,你居然敢诅咒皇上,你是要造反吗?”有大臣愤怒的训斥道。

文武山丝毫不畏惧道:“老夫只是打个比方,方大人如此激动,太有失臣子规矩了吧!”

“你——”

“好了,都不要吵了,朕知道你们都是为朕好,此时朕会考虑的。”上官傲淡淡道,明显有些不悦。

而文武山的党羽却不肯轻易放手,继续道:“皇上,太子早立,即可安后宫,又可定前朝,皇上还是尽快立的好。”

上官傲的心中不屑一笑道:看来文武山这个老贼已经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了他的党羽,若是朕今天不给个交代,他们是不会轻易罢手的。

上官傲虽然心中不悦,脸上却未表露出来,不怒而威道:“也罢!既然众臣都有此意,那今天我们就谈谈立太子之事,既然各位爱卿这么关心国家未来,那朕想听听众爱卿的意见,觉得谁适合做太子?”此事也能让朕看清那些大臣是文家的党羽,到时好一并除掉。

一位二品官员站出来道:“回皇上,臣觉得德妃娘娘的儿子,铭皇子是最合适的人选。德妃娘娘知书达理,出自名门,多年来帮皇上打理后宫,把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让皇上无后顾之忧。

而铭皇子聪颖睿智,文武双全,是从小在皇上身边长大的皇子,受皇上熏陶,对文治武功都非常的有见解,若是将来能继承大统,必定像皇上一样,是位明君。”

上官傲点点头道:“你们赞同李大人说的吗?”

众人面面相窥,十几位大臣站出来道:“臣等赞同李大人说的,铭皇子是最佳太子人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