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刺明 > 第158章 三个大礼包

第158章 三个大礼包(2 / 3)

来多少,消灭多少!

有本事,你下次再来!

要在毛家屯设置足够大的战场,除了保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涉及到战损。只要鞑子在毛家屯登岸,护卫队迎头痛击,战斗必然非常的惨烈。这一场战斗下来,毛家屯的所有房屋,还有其他固定资产,说不定都要被全部毁掉。别的不说,单是上百间的茅草屋,还有部分新建的砖瓦屋,就要遭受到灭顶之灾。

“玉麟,放心,老头子亲自主持这事,绝对不给你添乱!”

“杀鞑子,我们不讲条件!”

毛三爷拍胸脯保证。

张准的内心微微一热。

“杀鞑子,我们不讲条件!”

多么简朴却又多么豪迈的语言。

要是明朝的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鞑子岂能嚣张?

“既然如此,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希望乡亲们都能理解。”

“战斗结束以后,根据房屋损坏的具体情况,实行赔付!”

“撤退行动,在二十七那天晚上秘密进行。”

张准沉吟片刻,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

在研究了一些细节问题以后,毛三爷等人便离开了。

随后,张准就来到了匠作坊。

为了迎接鞑子的到来,他要给鞑子准备几个大大的礼包。

比炸药包还要更大的礼包。

“地雷?”

“大人,你说的这个地雷……”

听完张准的描述,周石文和罗大山有些不敢肯定的问道。

张准要制造的武器,的确是叫做地雷,最原始的地雷。

其实,中国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使用地雷了。公元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这是有记载的最早使用地雷的年份。到了明朝初年,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

据公元1413年焦玉所著《火龙经》一书所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

从这段文献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可惜,这种压发式地雷的制造技术,已经失传了,一般的工匠根本不懂得如何制造。周石文和罗大山自然不懂。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