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乔年似乎有些走神,沉吟片刻以后,才跟史可法打招呼。
他身边有个家人,显得很是精明能干的样子,看到史可法出现,就迅的告辞离开。史可法依稀觉得那个家人似乎有些奇怪,好像还有些面熟,可是对方到底是谁,史可法却是想不起来了。史可法暗自疑惑,身为汪家的家人,怎么不跟随老爷一起回去,自己急匆匆的跑掉,这是什么意思呢?
汪乔年好像生怕他看出什么来,随口解释说道:“老家来的,才见面,又要急匆匆的回去了。”
史可法当然不敢追问尚书大人的私事,急忙说道:“打扰大人了,真是不好意思。”
汪乔年错开话题说道:“宪之,你去过南城吗?”
史可法摇头说道:“没有。”
他觉得汪乔年的问话,有点奇怪,我好端端的,去南城做什么?
所谓的南城其实就是贫民窟。好,贫民窟这个词语,史可法还是从张准那里学来的。南城本来是平民的居住区,那片地区居住的,多半都是普通的民众。后来,鞑子到来,大量的难民涌进来,将这片地区几乎占据了,史可法就将其称之为贫民区了。
北京的东城和西城,都是富贵人家和各级官僚的聚居区,北城是皇城的所在,是皇帝的住所,当然不能让难民跑到这里来”因此,南城就成了安排难民的主要场所。随着难民的涌入,南城已经变成一个禁忌的词语”一般的大臣,在朝廷上都不会提及的,以免引起崇祯皇帝的不快。
十几万甚至可能是几十万的难民,一起涌入京师,又被遏制在一片集中的区域,南城生的问题,自然就多了。根据五城兵马司和巡捕营的报告”南城聚集的难民,数量早就出了京师的承受能力。
曾经有刑部的某位郎中,向崇祯皇帝报告,说京师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这些难民而引的。这些难民缺衣少食,为了生存下去,当然是什么样的手段,都能使得出来,导致京师内的治安刑事案件,直线飙升。刑部和顺天府的这么点”人,根本忙不过来。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难民而言”他们进入京师,几乎是在这里默默的等死的。朝廷的赈灾能力,根本无法解救这么多的灾民。在寒冷的夜晚,几乎每个晚上,都要冻死几百人。但是,所有冻死的人”尸体都不要清理,难民们内部就会消化掉。至于如何消化掉,就看大家的想象力如何了。
汪乔年神色深沉的说道:“宪之”去那里看看!”
史可法回答说道:“下官会的。”
汪乔年点点头,转身去了。
史可法不免好生怀疑”老汪让自己去南城,到底要做什么?那些难民,境况的确非常的悲惨,自己也很同情他们,可是,自己就算再同情,也没有能力帮助他们。自己去哪里,又能做什么呢?
带着些许的疑问,史可法回到家里,准备换衣服,然后前往南城。先不管去那里能做什么,去了再说。忽然脚步声响,却是夫人来了。夫人低声的告诉史可法,说家里的粮食,只够吃两天了。
他的夫人,原本是江南世家的大姐,年轻美丽,聪慧仙灵,这些年跟着史可法,经历官场沉浮,却是苍老了不少,好在两人的感情甚笃,两个妾也都安分守己的,一家子还算和睦。
史可法皱眉说道:“家里没有银子了吗?”
夫人叹息的说道:“银子倒是有,自从你调往兵部,每个月的银子倒是多了不少。只是那些商户太黑心,一斤掺了沙子的白米,居然要五分银子,简直跟抢钱似的,这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史可法当然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事实上,整个京师,可能都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鞑子在北直隶,好像还没有退走的迹象。鞑子一时不走,漕运都休想恢复。漕运无法恢复,江南的钱粮,都无法输送过来。江南的钱粮无法输送过来,京师的物资,肯定会继续紧缺的。
以朝廷目前的能力,想要主动的迫使鞑子撤退,根本不可能。只有等到鞑子烧杀抢掠够了,心满意足的,想家了,才会撤离。因此,京师的悲惨日子,肯定要继续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微微叹息一声,史可法简短的说道:“快拿银子趁早买,能买多少是多少,晚了可能会更贵的。”
夫人有些担心的说道:“老爷,不如我们辞官,回去江南,我总是感觉京师要出大事的……听说今天在午门,皇上打杀了不少百姓,红彤彤的鲜血,都流淌到正阳门外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