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恼怒的说道:“你也来骗我”
曹化淳急忙说道:“京师的百姓,都是明眼人。他们都知道陛下乃是饶舜禹汤之辈,眼前只是暂时的困难,只要跟着皇帝陛下,很快就会转好的。其实,那些童谣,都是张准派来的恶人,在人群里面散布的。只要将这些潜伏的细作抓起来,所有的童谣,自然就会消失无踪。”
崇祯斜着眼睛,盯着曹化淳好久,好像是在判断曹化淳的话,到底是真是假。曹化淳内心有些发毛,这些时候,却必须硬着头皮顶着,脸上尽可能的展现出坦然的神色来。
报喜不报忧,从来都是为人臣子的基本原则,现在,京城的情况,非常的混乱,要是如实的报告给崇祯,那还得了?你要说了实话,他听了不高兴,马上就要挨板子。只有张彝宪这样的傻瓜,才会跟皇上说童谣的事情。
崇祯其实感觉有些泄气。那些可恶的百姓,居然不体谅朝廷的难处。他们不体谅朝廷的难处,自己也没有必要体谅他们的难处了。该菩萨心肠的时候菩萨心肠,该使用霹雳手段的时候,就该使用霹雳手段。崇祯感觉,自己不能心软了。
想了想,崇祯冷冷的问道:“曹化淳,京师还有多少难民?”
曹化淳急忙回答:“十三四万人。”
崇祯说道:“都撵出京城去。”
曹化淳顿时一惊。
皇帝主子的这番话,还真是有点要命啊
撵?
往哪里撵?
弄不好,又是一场风波。
曹化淳不怕杀人,更不怕杀所谓的难民。但是,风波闹大了一自己镇不住,搞出更大的事情来,崇祯又要借自己的脑袋来平息民众的怨气了。这样的事情,是有过无数的先例的。崇祯从来都不会主动的承担过错的,所有的过错,都是下面的人造成的。
就好像当初的李国瑞一案。崇祯一心想要逼迫李国瑞掏银子出来,补充国库,结果李国瑞死都不肯,托人四处求情,最后还出动了懿安皇后。崇祯很恼火,暗中让锦衣卫动手,给李国瑞一点颜色看看。
结果,锦衣卫真的动手了以后,事情泄露出去,一众的皇亲国戚,纷纷向崇祯责难,崇祯马上就矢口否认是自己的意思,指责是锦衣卫不听上谕,擅自动手,伤害皇亲国戚,结果骆养性和吴孟明都挨了板子。现在两人都还被罚俸呢。
幸好大明朝的官员,从来不靠俸禄过日子,否则,两个锦衣卫指挥使大人,伸冤都没有地方。作为崇祯身边的老人,曹化淳对崇祯的脾气,真的是太熟悉了,他可不想变成下一个的骆养性和吴孟明。
曹化淳勉强说道:“皇爷的意思……”
崇祯不耐烦的说道:“只要不在京师就好。”
曹化淳还是无奈的说道:“那……将他们都撵到天津卫去?”
崇祯随意的说道:“你自己看着办”
曹化淳才算是稍稍放心。
将那些难民,用个什么借口,输送到天津卫去,将这些烫手的热山芋,交给吴三桂处理,倒是个好法子。至于吴三桂他们如何处理,曹化淳就不管了。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