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没有不高兴,她只是没有高兴而已。其中区别,并不足以跟人细述。这个世界的人将理义孝看得很重,他们也不会明白,她本不是那个人。所以,没必要说什么。
“嬷嬷,替我送封信给凌昭吧。”
大刘嬷嬷拿了信,便快速去了。凌昭的暗卫一直跟着她,鉴于这家里一个魔教教主,一个前教主,都是高手,应该是瞒不过他们的,但幸而他们也没有对此说什么,更没有阻拦他们进出。
………………
住在永宁侯府的感觉……总得来说,有点怪怪的。
对七七来说,这是自己家,本该再自在不过的地方。可偏偏她就有一种客居的感觉,比最开始住凌昭那里还不自在。究其根本原因,大概还是态度问题。
七七无论如何没办法像个十六岁小姑娘那样简单,对着这一家三口,没办法把他们当父母当哥哥。按灵魂年纪算,他们比她还小。虽然她上个世界的感情被消了,可记忆是有的。
这会儿要让她像个小女儿似的撒娇卖乖,自然是做不到的。
家里这三人么,也还是那句话,疼爱有的,却总被愧疚盖了。对她是小心翼翼,又哄又宠……可叫她看,多少带着客气。
不过谁也没说什么,七七是不在意。那三口大概是觉得,时间长了就好。觉得只要他们真心疼爱她,女儿(妹妹)总会跟他们亲近的。用真心去焐,总能焐化了她。时日还长着,也不争这一朝一昔。
可他们绝想不到,仅过了三天,皇上和皇后娘娘居然亲至,来给他们才接回来的女儿说媒了。
先甭管说得是谁,能请动皇帝皇后两尊大佛,亲自为这事,鱼龙白服的上门,这就不是一般人。再不管永宁侯多大的功劳,侯夫人又是不是皇帝的长辈,既然他们授了爵,那就得照着官家的规矩办。虽不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地步。但皇帝皇后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这两位再是没拉架子,再是好声好气,可地位摆在那里。
结果就是,哪怕这三人再不愿意,这婚事还是应了下来。
只是送走帝后,三人这才找到七七,问她怎么想。都大包大揽,言说:若是她不愿意,他们便舍了这爵位,与她一起去混江湖。以魔教的地位,他们便是入了江湖,也是受人尊敬的,绝不叫她受气。
七七只问了提亲的是谁,知道是凌昭,便直接应了下来。
这一应,之后一切便顺理成章。过礼下定一应程序快速的走起。本来七七也不小了,她又让凌昭催着些,到了年底,八抬大轿抬着她过了门……
婚礼过程不必细究,那多到过份的嫁妆也没必要关註,只待三朝回门一过,她便与凌昭收拾了行李,再次离开了京城。
所谓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实在这个时代交通不便,若是远嫁,终身不回也是有的。再一个,女子出门,总要有男子相陪才好。或是父兄,或是夫婿。可男子事忙,哪有那么多功夫就陪着妻子一趟趟往娘家跑?因此,这女子一旦嫁了,若非必要,总是少回娘家的。
而七七出嫁之后便了京城,以后什么时候再回来,也就难说了。
凌昭答应了她,要带她去看名山大川,去访名宿仙人……没个三年五载,必然是不会归来的。
事实上,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