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去县学读书花费高昂,吃穿用度,开销过大,他爹一人无力承担。
若是请个先生回来,还能让陈家几个孩子也跟着读书。
不然,凭着他们的脑子,一辈子也写不了文章,更别提考科举。
至于陈小桑……
沈大郎不自觉把手放到怀里,按着那本《论语》。
小孩子过家家罢了。
沈兴义愁啊,愁得要把胡子揪掉了。
他不死心地问道:“要不……咱再商量商量?”
沈大郎不为所动。
沈兴义一个大老爷们儿差点抱着儿子哭,儿子一点不能体谅他当爹的难处啊!
沈大郎冷冷道:“陈小桑也会跟先生一起学。”
一听到陈小桑的名字,沈兴义什么情绪都丢到一边了。
大掌连着把沈大郎的肩膀拍了十几下,把沈大郎拍得全身都在抖:“放心吧儿子,爹一定给你们请个好先生回来,绝不比你县学的先生差!”
他儿子要跟儿媳妇一起上学呀,再难也得把事儿办喽!
沈大郎起身回屋子。
等先生来了,他要把书都搬到学堂让陈小桑瞅瞅,再原封不动地搬回来。
竟然让他整整等一天,以后都别想碰他的书。
一本都不行!
陈小桑连着打了几个喷嚏,李氏担心她受风寒,赶忙给她煮了碗姜汤。
喝完汤,她把大贵媳妇说的事跟李氏嘀咕了。
李氏一听就拧了眉头,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媒婆家,再回来时,脸色很是难看。
大树媳妇赶忙问她怎么回事。
李氏怒气道:“他刘家还真是打着让三树入赘的心思,之前也不说,我还上赶着把三树带去相看。我要真把儿子送给她家,以后到地下,你爷爷奶奶还不得戳着我脑门骂呀?”
刘家肯定是看上她儿子多,就想先处着,过些日子差不多定下来了再说入赘的事。
可谁家愿意让自己生养的儿子去入赘?
只有活不下去的人家,儿子又多,才会给人入赘,还要被人背后说闲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