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柱子聊起吃的就停不下来,三柱也顾不上哭了,跟哥哥们你一句我一句聊着。
四平八稳坐着的陈老汉忍不住插嘴:“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能天天吃白米饭和肉,是神仙过的日子。”
他带着五个儿子累死累活,也就能让全家不挨饿呐。
陈小桑不服气了:“我能天天吃白米饭,咱家就都能吃。”
哪怕今年是灾年,老陈家也顿顿白米饭白面地喂陈小桑。
这一年她没怎么生过病,在村里别家饿得面黄肌瘦时,陈小桑长得白白胖胖的,谁看了都说是个有福气的娃娃。
唯一比她伙食好的,就是在牢里的陈老汉。
毕竟他顿顿被闺女喂肉嘛。
不过这项福利只在牢里有,陈老汉回家后顿顿粗粮,人慢慢又瘦下来了。
陈小桑信心十足道:“只要草药都长大了,咱们家就能顿顿吃白米饭和肉了。”
到时候就去地里扯了药草回来制药,拿去卖了就能挣钱,她天天买肉吃,把全家养得胖胖的。
陈老汉没在意这话,悠然地抽着他的旱烟,盘算着二树媳妇是孙子还是孙女。
倒是三个柱子听得满眼放光,围着小姑提议自己想吃的东西。
听着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原本紧张的三树媳妇倒是心安了。
她麻利地把鸡收拾干净,把鸡剁成块,放在陶罐里,用小火煨。
还不等她鸡汤煨好,孩子就生出来了。
陈老汉一看,又是一个男娃,吧嗒了口烟,道:“孙子也不错,就叫四柱吧。”
养到七八岁,又是个劳动力。
帮忙的婆子乐了:“怎么的,生了个大胖孙子你还不乐意啊?”
“哪不乐意了,我高兴着呐。”陈老汉应道。
另一个婆子就道:“也就宝来家儿子孙子多了不在意,换别家啊,早乐得找不着北了。”
“我看啊,宝来叔是想要个孙女,瞅瞅小桑被他养得多好。”
婆子媳妇们把目光落在踮着脚尖看孩子的陈小桑身上。
这一看就忍不住伸手去摸:“小桑可真不像咱们庄户人家的娃娃。”
“八成啊,宝来家的好东西都进了这丫头的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