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税粮,大树媳妇又挺直了腰杆子,一双眼上上下下打量陈子都。
既然是县令老爷,那肯定不是找二弟妹的。
大树媳妇松了口气,又把小桑放到扁担上坐着,乐呵呵对陈子都道:“一看你面相就知道你是个大好人!”
陈子都乐呵:“你刚刚可不是这么说的。”
大树媳妇“嗨”一声,道:“刚刚我不是担心我家小姑子嘛,这么一看,哎哟,你长得可够俊朗的,那能是坏人吗?”
陈子都双手一拍:“可不是嘛,像嫂子这样生得周正的人肯定也是个大好人。”
老陈家虽说不是看脸娶儿媳妇,可娶的四个儿媳妇长得都不错。
也就是二树媳妇生得太好,把大树媳妇给压下去了。
单单看大树媳妇,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
当年大树一眼就看上的。
被陈子都这么一夸,大树媳妇高兴地不行,觉得这个新县令真真是个大好人。
大树媳妇高兴了,被买粮食的人围着的大树心头不舒坦了,竖着耳朵听外头的动静。
这哪儿来的臭小子,连他媳妇都调戏上了。
一会儿给他套了麻布袋好好打一顿!
陈子都对此一无所知,还跟大树媳妇聊上了。
陈小桑到底不如大树媳妇懂农事,真问了,才知道农家收成有多差。
“最差的是水稻,连往年的一半都没收到,麦子也不到六成。也就耐旱的高粱好点。
今年怕是更差了。”
陈子都疑惑:“为何?”
大树媳妇叹口气,忧心忡忡道:“没肥啊,我们给田地下的肥料,都被水冲走了,地里的水稻长得比往年慢,怕是不能结穗。”
旁边的老伯惊了:“不结穗不就没收成了吗?谁说的这话?”
“我公爹说的,村里老人也是这个说法。”大树媳妇应道。
老伯沉默着不说话了。
种庄稼也是有精和不精的。
别看他年纪一大把,种了一辈子地也说不出个三五道道。
往年都是村里的老把式做什么,他跟着做什么,也没操这心。
陈子都知道个差不离了,便问他们:“有什么法子能增加粮食收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