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汉觉得自己劝过了,人家听不听他不管,直接说自己的来意:“你家不是种了草药么,明天后天收了去我家换粮食吧。”
村长咋舌:“明天后天就要收?”
村里不少人家才收完地里的粮食,还得规整呐。
陈老汉点了烟,对着不远的天抬抬下巴:“还有的雨下,不赶紧收回来,草药得烂在地里。”
一听说要烂在地里,村长心慌慌。
他家也跟着种了草药,就等着跟陈老汉家换粮食。
“成,明儿我就带着一家老小下地收。”
陈老汉满意了,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拿着烟杆子吧嗒烟,挨家挨户去知会。
等到第三天,陈小桑一下学就往家里跑,等她到家,她家院里院外全是挑着担子提着篮子的村里人。
陈小桑高兴地冲进堂屋,挤进人群。
跟在她后头的大柱二柱个子大了,硬是被众人挡在外头。
瞅着近在眼前的家,两人愣是回不去,只能在外头等着。
陈小桑想挤到前头去,可前面人站得太紧实,她挤出一身汗,也没怎么动弹,索性跟着人群往前走。
有人发现她,调侃她:“我们最会算账的女秀才怎么不去算账了?”
陈小桑满脸为难:“我过不去呀。”
那人起了心思,就道:“你帮我算算,我挑过来八十一斤草药,能换多少高粱米?”
陈家湾的人头一年种草药,都不敢种太多,种的少的人家才一块地。
就算种得多,也才二三亩地。
陈小桑心里默默算好价钱,问那人:“高粱米现在多少钱一斤了呀?”
“收价二十文。”
陈小桑盘算了好一会儿,才道:“可以换四十斤半高粱米。”
四十斤半高粱米,够吃几天了。
那人很满意,毕竟家里没什么肥力的地空着也是空着,拿来种点药草还能换粮食,已经很不错了。
再说,种这个草药不用像种粮食那般伺候,栽到地里就可以不管了,最多隔个把月除一会草。
旁边人惊了:“高粱米还要二十文一斤?我前天去粮铺问价,麦子才二十六文一斤呐!”
“麦子价钱降得快啊,之前不是三十文么?”
一个老汉应道:“这不是买麦子的人少,咱们卖的人多了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