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二舅连连摇头:“那不成,她难得回来住一回,大哥和我家的青砖大瓦房不住,去住你家的茅草屋,村里人得怎么说我们兄弟两。”
李家大舅一巴掌拍在李家二舅的后脑勺上,气得直磨牙:“你还嫌弃上三弟妹家的茅草屋了。”
二舅娘一点不气,还跟着附和:“就你嘴巴没个把门,也就三弟妹人好,不跟你计较!”
要不是三弟早早的没了,三弟妹家也不会比他们差。
李家二舅怂了,只得道:“我哪儿敢嫌弃啊,这不……这不就那么一说,三弟妹别往心里去啊。”
三舅娘这些年听的话多了去了,当然不会把这话放心上。
她不放心上,李家大舅可不能不放心上。
背着她拎着李家二舅的耳朵就道:“你家就这么一间青砖大瓦房就得意上了,有本事你也学宝来,一口气起九间青砖大瓦房。”
李家二舅快冤死了:“这年头活着都不容易了,我哪儿有本事建青砖大瓦房啊,大哥,我真没瞧不上三弟妹家,七斤不比我家几个小子有出息啊。”
李家大舅想想也是:“要不是七斤坚持买牛,咱三家得跟村里别家似的,饿得皮包骨。”
几家商量完,一窝蜂去了大舅家。
陈小桑正抱着碗吸溜面条,碗上还有个鸡腿,她学着她娘的样子,把鸡腿夹到一边,专心吸溜面条。
这鸡腿可不是给她吃的,后头有客人来,还得煮给别的客人看。
庄户人家过年走亲戚多,总得备一些肉待客。
宽裕些的人家,会自己宰一只鸡,有客人来了,煮了吃的,把肉往往铺一层。
要是不宽裕的人家,就会去借一只鸡腿,绑上红线,来一个客人,就把鸡腿往碗里放。
当然,无论是宽裕的,还是不宽裕的人家,客人都是不能吃这些肉的,得留起来,主家洗一洗,又能用。
她一抬眼,就被门口涌进来的人惊了一下,转瞬她就一个个甜甜喊起人来。
大人们跟她说了两句,就跟李氏说话去了,只有李家二舅一屁股坐在陈小桑身边。
陈小桑扭头,就见二舅巴巴瞅着她。
陈小桑瞅了眼碗里的手擀面,就往二舅跟前一推:“二舅吃不?”
李家二舅双眼一亮:“可以吗?”
问完,才想起来自己是长辈,不能抢孩子吃的,便咽了口水,摸摸陈小桑的小脑袋道:“二舅不饿,你自己吃吧。”
陈小桑不确定地又问了一句:“你真的不吃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