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秀才,说明啥,他们村子的人能耐啊。
这是大出息,比那些人了强多了。
几个老头子想到就乐个不停,一个个看沈大郎的眼神,都像是看着什么大宝贝。
沈大郎被看得不自在,便去问陈老汉:“宝来伯,您这些粮食怎么没往外头卖?”
大家就齐齐往屋子旁边看。
堂屋里堆满了一个个鼓囊囊的麻布袋子,整齐地靠着墙码好。
他们只能架着火盆在中间的空地烤火。
大家一看到这些粮食,眼皮就直跳。
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粮食呐!
说起这个,陈老汉就生气:“还不是那些粮商心肠不好呐,小麦在粮铺卖的五十文一斤,他们收价只肯给二十文!”
“不能够啊,我卖的二十六一斤呐?你没多问几家?”村长疑惑。
陈老汉气呼呼道:“问了,他们原本也说二十六一斤收,一听说我家收的粮食多,就压价。”
从秋收后,他就让几个树去镇上问价,后来又去县城问了价,最高的才给二十文。
别家粮食都卖出去了,就他家的粮食还堆在家里。
陈老汉发愁啊:“这一拖,都要过年了,等明年夏收,新粮出来,我这些旧粮还得更便宜。”
他原本指望趁着今年高价,把粮食往外卖,谁知道还卖不出去,吃了大亏了。
来喜太爷颤抖着嘴唇,不敢置信问陈老汉:“有粮食还卖不出去?”
陈老汉苦着脸:“可不是嘛,你们看看我家的粮食,全堆在这儿也不是个事儿啊。”
屋子里的人一个个也跟着苦了脸。
这些本就是村里年纪大的人,脸皮皱巴巴,再苦着脸,一个个就跟蔫儿了的苦瓜似的,看得陈小桑嘴巴都是苦的。
她就道:“爹放心吧,粮食会卖出去的。”
大家齐刷刷扭头看向她。
陈老汉憋不住问她:“你有办法?”
“我们可以是找县老爷,让他再卖粮食。他不是想压粮价吗,有了我们家的粮食,就正好了。”
一听她这话,陈老汉更愁了:“县老爷只卖粗粮,像小麦这些,他不愿意收的。”
要是县老爷愿意卖,他早就卖给县老爷了。
老头子们又一个个发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