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先生惊奇:“你还收了女学生?”
“她聪慧过人,家里便把她送到村学来读书。”郑先生瞥了陈小桑一样,就道:“只是她已经半年没来上学了。”
魏先生惊奇:“这是为何?”
“我在学医术,还要帮我师父开医馆,就很忙,顾不上学业了。”陈小桑乖巧地应话。
实际上,当然是她已经学会大部分这个时代的字,不用再费时间学习了。
魏先生笑道:“能转医学倒是不错,往后还能帮着家里人调养身子。”
郑先生难得见到陈小桑,就好好叮嘱了一番:“你要好好跟你师父学医术,有空了多看看书。”
“知道了魏先生!”陈小桑笑得灿烂。
郑先生便不好再责备她,转而问沈大郎:“这次考试觉得如何?”
被问道正经事,沈大郎就端端正正应道:“前面四场倒还好,只是最后一场,我写得不太好。”
“最后一场是什么题目?”
“此次旱灾。”沈大郎满脸凝重:“旱灾之下,朝廷的处理方式如何。”
郑先生抓紧了椅子把手:“你如何写的?”
沈大郎就瞅了眼旁边的陈小桑。
魏先生会意,便笑着对陈小桑道:“你去找婶婶,让她上些茶来吧?”
陈小桑很识相地应了声,就出去了。
沈大郎将自己写的文章背了一遍。
郑先生惨白了脸,猛得一拍桌子:“你怎能如此写?”
“朝廷拖延,下头官员瞒报,才致使旱灾如此严重。”
沈大郎不觉得自己写的有错:“我们县都有不少流民,可到现在,还不能给他们安顿,这便是收尾工作没做好。”
郑先生听得心慌。
魏先生却满是欣赏地瞅着沈大郎:“你倒是跟郑先生很是相似。”
“跟我相似就不好!”郑先生震怒:“当年我不懂事,就是写了这样一篇文章,从此就再无法参加科举!”
郑先生满眼忧伤:“睿庭,你要走先生的老路吗?”
“若是为了明哲保身就不闻不问不听不说,就算我考上科举当了官,也只是一个庸官。”
只是的沈大郎一点不惧怕他先生的威严:“若只是一个庸官,我倒不如也当一位先生,教书育人。”
“只有走进官场,你才能帮百姓造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