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要建屋子,大家都高兴。
陈小桑兴奋地问他:“爹,我们什么时候建新屋子?”
大家全竖起耳朵听。
陈老汉应道:“等秋收完,把粮食换了钱,咱们就建新屋子。”
最高兴的要属陈四树。
他家五柱子出生后,家里就没空屋子了。
再建,五柱子就有自己的屋子了。
陈老汉对大家道:“只有两个月就要夏收了,你们都努努力,伺候好田地,多产粮食。”
“爹,这回咱要建几间屋子?”四树激动问道。
陈老汉应道:“那得看看咱家有多少钱。”
这话里的意思就很明显了,有多少钱建多少房子。
陈四树暗暗盘算自己要卖力干活,多多产粮食。
陈老汉扭头就问沈兴义:“要不,秋收完咱两家一块儿建新屋子?”
沈兴义听得一个头两个大:“我欠了一屁股债,得先还债才成。”
“你那么多债,一时半会儿还不完,就一直住茅草屋?”陈老汉拧了眉头。
提到建房子的事儿,李氏也帮着劝说:“大郎已经是秀才老爷了,住在茅草屋不像话。”
沈兴义一想也是,扭头就看沈大郎。
沈大郎道:“那便一起建吧,我家建两间青砖大瓦房就成了。”
儿子都答应了,沈兴义当然没意见,跟着答应下来。
等老陈家人都走了,沈兴义才拽了沈大郎到旁边,着急道:“咱家还欠着债呐,咋建新屋子?”
他不喜欢欠债,只要债压在身上,他浑身不舒坦。
沈大郎把那一百两的银票掏出来,递给沈兴义:“先还柳知府吧。”
沈兴义看到上头显示的一百两,惊呼:“你哪儿来的一百两?”
“挣的。”
“咋挣的,你带带你爹。”沈兴义激动道。
沈大郎往院子里坐着的陈小桑一指,就道:“跟着她挣的。”
沈兴义忍不住凑近沈大郎,小声问他:“你现在算不算吃软饭呐?”
沈大郎想了想,很无奈地点了头:“算。”
哪怕他干活多,也万万拿不到一百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