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一个个附和起来。
他话头一转,便道:“建朝五十年,总该有些不一样。”
大臣们一听,圣上这是要有动作啊。
一个个心思一动,纷纷提各种主意,比如大赦天下,比如免税粮,比如办万叟宴。
皇帝便看向站在人群里的陈致远:“陈爱卿,你怎么一言不发?”
被点名的陈致远上前,跟皇帝行了一礼,满脸忧愁道:“下官想起家父一辈子操劳,总算对大梁有些微贡献,很是感激。”
提到陈阁老,大殿各个大臣都安静下来了。
皇帝便痛心道:“先生一辈子操劳,也未过上休养的日子。”
朝中大臣又纷纷附和。
眼见差不多了,皇帝便道:“朝中不少大臣年纪都大了,也为我朝贡献了一辈子,若是年纪太大的,也该颐养天年了,只可惜,朝中还没人能顶上。”
这不是把话头递出来了么。
傻子才听不懂呢。
便有大臣提议要开恩科,多招纳新人。
什么,明年才到贡试?
今年可是建朝五十年,这么大喜的日子,怎么就不能通融一下了?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皇帝勉为其难点点头:“那就传下去,贡试提到今年。端午前,这消息得下放到各个郡县,腊月开考。”
皇帝一句话,下面忙得团团转。
尤其是礼部,简直要哭起来了。
便有人忍不住在心里抱怨陈致远,你说说,没事提起陈阁老做什么。
现在好了,他们全都没个歇息时候了。
不过这个时候,谁也不敢耽搁,公文纷纷往下发放。
当然最先知道的就是国子监,接着便是京城的各个书院。
得到消息的沈大郎回来便跟沈兴义说了自己要参加贡试,沈兴义上下打量了一番沈兴义,难得的没反对。
陈小桑却有些担忧:“你能忙得过来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