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那可是顶厉害了,排在快两百人前面呐?”陈老汉感叹。
陈小桑觉得这么说太掉价了:“全大梁有千千万万的学子,大郎哥排在千千万万学子前面。”
虽然在陈家湾这种乡下地方,一般人都读不起书,显得读书的人不多。
可是在县城、府城乃至京城,读书人不少。
大梁人极多,算下来读书人不少。
而且有许多人是以前没考上,这回又来考的,所以考生极多,这个探花的含金量十足。
这么说,压根一点不算吹嘘。
陈老汉再次倒抽一口凉气,惊骇地瞅着沈大郎:“大郎你这么厉害啊?”
沈大郎谦虚道:“小桑夸张了。”
“我一点都没夸张,你们的科举就是千万人争那两百个名额。”
在她看来,科举比她前世的高考难多了。
高考状元都被不能跟科举前三甲比。
陈老汉就嘀咕:“大郎你怎么这么厉害?”
李氏也跟着问:“大郎你怎么就考上探花了?哎哟,这可是探花啊!”
沈大郎试探地问:“大概我比较聪慧?”
“那不是一般聪慧,那是顶聪慧!”陈老汉纠正他。
李氏很赞同:“咱大郎就是跟别的孩子不同。”
不止聪明,还懂事,还能干。
陈小桑觉得不能用一句聪明就概括,这对沈大郎太不公平了。
她道:“大郎哥很努力,每天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再加上聪慧,好不容易才得到今日的成绩。”
沈大郎深深看向她。
她太懂他了……
“对对对,咱大郎能吃苦!”陈老汉想到沈大郎平日的情况,就赶忙改口。
李氏乐滋滋道:“能吃苦是一回事,还得聪明才行,你几个哥哥都能吃苦,可让他们读书啊,还不如杀了他们。”
之前陈小桑教过几个树读书,几个树天天抓耳朵挠头,认了些字,想再让他们学文章,他们就死活不肯了。
李氏感叹:“大郎啊,你比你几个哥哥能耐啊!”
陈老汉满心满眼都是高兴:“大郎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啊!”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恨不得把沈大郎夸到天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